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41(1 / 2)

加入书签

一样把自己歌颂一番。

林卓没写别的,将尽数抄上,看到林卓用正楷字工整严谨的写下“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

小皇帝虽然懵懂但是也知道为了自己母后是吃了很多苦的,眼睛亮晶晶的,来到李太后身旁,拉着她的手,仰视着自家娘亲,甜腻腻的说道,“母后,皇儿一定好好孝顺你。“

李太后早就被揉得一塌糊涂的心肝儿瞬间被煮熟了,抱着自家儿子,连声说道“好孩子“。

林卓这时候也抄完了,看到眼前这幅景象,不由感慨,但愿这对至尊母子不会像前世那样,有善始而无善终。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复杂朝会

林卓上完课,吃完饭,走出皇宫,身后又是一长串的宫廷赏赐。

很快的,林伴读以做游戏加讲故事的方式为皇帝讲课就流传了出来。

朝议汹汹然,很多官员认为林晦如自视过高,妄揣经义,误君误国。

就连多次回护过林卓的老朱衡都对此不太满意,将林卓召到自家府里,很是教诲了一番端方持正老成谋国之类的论调。

有心人见此情形,不甘寂寞,忙即暗里出手,零零星星的奏折顿时集结成一大片,唰唰唰地飞向内廷,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林卓才名徒具,才华虚有,学养不到家,为人师表不够格。

林卓倒是很淡定,没被弹劾过的高官,那就不是完整的高官,背靠皇家和老师张佳胤,他完全不用赤膊上阵。

成-都帮的文臣代表人物曾省吾、郑振声等人言辞激烈的进行了反击,隐晦地提出了攻讦无所不能,实务一无是处的批评,哥儿几个有那时间瞎还不如想想大臣们的年终奖怎么发

孙继皋、汪秉宜等士子也在京师士林大肆宣扬内斗内行,百无一用的观点,将朝堂一干大臣一通臭骂,不断鼓吹林卓同志具有非常广泛的社会效应,皇家率先垂范,功在千秋,而育人必先立德,为寻章摘句呶呶不休,完全于事无补。有意思的是,张居正的两个儿子最近跟天择学社来往密切,更是主动召集京师士林参与其中,也不知道有心人知道这个情况后,会是个什么表情。

张佳胤也在一些比较私人的场合,透露出对这种针对性攻击,党同伐异的厌恶,简略提了一句,若大义在手,何必畏怯如斯。

内宫更是险恶,冯保直接将这类奏折装箱处置,完全不曾呈递御前。

关于林伴读教学方法的争论,很快就被淹没了下去,因为有声势更浩大的活动发动了起来,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这是林郎中的第一次朝会,按照跟谭纶的约定,今天应该提出特种兵训练的动议,按照跟李御姐的商议,今天该讨论一下成立海军衙门的事宜,但是所有的计划都没有变化快,今天注定是高拱高阁老的专场。

林卓第一次感觉到政治斗争铺天盖地的压力,还好,这个压力并没有直接对准他,对准的,是冯保。

朝堂中央有一大票佐贰官和言官,轮番念奏折,人家说的都是冯保的刺儿,什么“四逆”、“六罪”、”“三大奸”,那叫一个抑扬顿挫,你方唱罢我登场,可算是好一派连台好戏。

高拱在那里听得很是得趣,仿佛在品味这些奏折里的韵味似的,连眼睛都闭上了,还摇头晃脑的。

张居正站在旁边却是一副高高挂起的神态,不过眼睛里闪烁的精光告诉这些人尖子,老张也不是吃素的,只要时机合适,出来踩谁一脚都是有可能的,而且绝对是落井下石、趁你病要你命的高手。

张佳胤就有些苦笑了,对付的是冯保,可是打击的却实实在在是自己啊,不行,得想个辙,他眼光溜了后排的林卓一眼,微一对视,两人神色隐晦,有会于心。

高拱要对付冯保,似乎有人比自己师徒俩更不开心啊,林卓的眼神悠忽一瞟,看到了李太后变得刀子一样的眼神,顺便瞟一眼九五至尊,年方九岁的万历皇帝,却发现,一向双目无神,全程静默,等待下班的小皇帝,这个时候眼睛里也有一些可以掩藏的慌乱和恼怒。

林卓心中冷冷一笑,高拱对冯保出手,似乎只需要站在中立立场拖延时间,无伤大雅的配合冯保一下,就够了。

高拱用文人士大夫的立场来压人,阉人可是文人公敌,实在是不能直接硬顶,太过着痕迹,容易导致文臣离心,只能让冯保和内宫出面料理这个胆子越来越肥的高师傅。

张佳胤在前面并不知道林卓的打算,但是他现在也没有立场出面,只能用拖字诀,只要冯保挺过朝议这一关,那么肯定会有秋后算账,高拱必须还要喝一壶。

张佳胤和林卓两人各自盘算的这会儿,又有好几个人窜了出来,找冯保的茬,甚至一向崖岸自高的清流独行侠杨博、朱衡等人都持支持态度,毕竟打压宦官是文官的共同利益。

李太后有些慌神,而万历皇帝更是手都在发抖,冯保倒是干脆,知道自己的命运只在皇帝、太后手中,什么话不说,就跪在龙椅旁边不断的磕响头,脑门子上一片青紫,隐隐有鲜血渗出,万历皇帝仇恨和不忍交织的眼神也落在冯保眼里,磕响头磕得更卖力了。

偌大朝堂上,高拱一系和清流势力要求惩处冯保、挤压司礼监的声音,与冯保磕头的声音一起发作,相映成趣。

李御姐和万历小皇帝尝到了被逼宫的苦楚,满朝公卿大臣,愣是没有一个人为宫内和皇权说话。

李御姐脸色阴晴不定,不可遏制地看向了林卓,眼神里并没有希冀,只有一些悲苦,一些软弱,一些无奈。猝不及防,把林卓心魂洞穿。

于是乎,林卓慢吞吞的站了出来,往朝堂中间一站,朝堂吵吵闹闹的景象就画上了休止符。

张佳胤眉头微皱,旋即释然,古井无波。

高拱斜睨了林卓一眼,给了韩辑一个眼神,等会儿这毛头小子发了言,给我往死里弹劾,整不死他,也得磨掉他的刺儿。

林卓现身,清流大臣跃跃欲试,张佳胤人望高企,与冯保内外相呼应,只是苦于没有实质痕迹和证据,加上又在科道督察院势力强大,没法儿形成有效攻击。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如果林卓出面为冯保说话,那么就相当于把把柄送上门来,断然没有让他全身而退的道理,甚至进一步攀扯张佳胤都不是问题,事关文官集团的集体利益,林卓不明事理,太阿倒持,实在是作了个大死。

静静地,好多人都带着期待的眼神盯着林卓,恨不得他马上就将自己这帮人刚才说的话驳斥的体无完肤,那样就算太后皇帝罩着,这个举人身份跻身庙堂的年轻人就该圆润滚蛋了,第一次参加朝会,也是最后一次,也算是刷新纪录了,至于张佳胤,估计也离退休下岗不远了。

林卓缓缓开口出言,“太后,陛下,自古得国之正无过于本朝太祖者,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虎贲三千直捣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

一串马屁词说出来之后,所有蓄势待发的人全都摸不着头脑,那些心急出列弹劾的,还差点被晃悠了一个跟斗。

“太祖有命,太监内宦不得干政,我等为臣僚,为后嗣断断不敢也不当有违。“

话音一落,冯保犀利的眼神就像是标枪一样投了过来。

李御姐带着些理解的绝望,无奈苦笑一声,万历皇帝未曾对林卓有什么意见,毕竟别人也是无力回天,但是看向高拱的眼神已经不加掩饰的愤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