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7(2 / 2)
前期在朝廷高官手中的传阅,意外的起到了饥饿营销的作用。
清漪总裁的出版业托拉斯全力开动,短短两天,这本书就铺遍了大江南北。
购书的顾客,多的是青衣小帽的家丁仆役,间或有些管家模样的,主流就是满城大头巾士子了。
士子们天性烂漫,喜欢激扬文字,一边排队买书,一边大声议论,有的认为字字珠玑,有些认为危言耸听,有些认为针砭时弊,有些认为哗众取宠,反正有夸奖的就有鄙视的,有捧的也有踩的。
当然,有识之士并不是那么多,多数人并不能深刻领会林卓大人的精神意图,但是其中的新奇理论和从未有人提及的异域世界仍旧吸引了众多眼球,其中慷慨激昂之处更是让士子赞叹吟哦不已。
大明的士林,从老到小,都染上了文艺癌,最受欢迎的,不是任何一个名言警句,反而是篇末的,大街上,河流边,青楼里,总能听到年轻士子慷慨激昂得朗诵这诗,弄得跟语录似的,开头不拽上一两句,都不会开口说话了。
在京师,林卓亲手培育出来的天择学社,孙继皋无心插柳弄出来的菜根学社,那更是与有荣焉,走路都是横着走的,顺便提一句,自从这两个学社在京师天子脚下胜利会师之后,菜根学社进行了脱胎换骨一般的改造,一切都仿照天择学社进行,就连玉制腰牌,都是一个样式,如今这腰牌在京师士林人尽皆知,吸引了大批赶考士子削尖了脑袋想要钻进来,就连青楼欢场都高看一眼,毕竟是林公子的嫡系,多少都能沾点儿才气的。
只不过,孙继皋这个弄法,显然是将剽窃进行到底,气得汪秉宜脑门儿青,飞天遁地。
趁着天演论的东风,有很多事情,也趁势露出头来,江南地界上,在有心人引领之下,很多涉及海贸的富商大贾,组织了人员精干,实力庞大的“开眼商团”,触角绵延东南半壁,还有些境外人士参与。除了这个外围组织,金凫整合各方面势力,领衔建立起了由林卓命名的裸的“东印度公司”,这个公司是林卓海贸财团的核心,披着通商的外衣,进行海外殖民和圈地运动。
文人和商人奇特的化学反应,让林卓在江南的影响力径直从心学之中脱胎,如果说还是林卓打着心学旗号谋求影响力,那么这本,就实实在在,是林卓在为自己代言。
弄出一本书,让林卓一代文宗的地位更趋稳固,海洋方向的各条脉络逐渐激活,南洋水师已经成了西太平洋上的巨无霸。
但是目前,一代文宗仍旧得关在书斋里刻苦学习,不过,此时的他显然没有心情,因为他手里的那封密信。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林卓悠悠叹息,把信凑到烛火上,看着它渐渐化为灰烬,青烟袅袅,林卓的脸色晦暗难明。
“公子,如果密信的内容属实,北洋那边儿,问题很大啊“陈苏坐在他对面,心中怒火噌噌乱冒。
“北洋啊北洋,我的北洋,注定多灾多难啊“林卓对这个名字的感慨,从上辈子缠绵到如今。
“北洋基地在大连,给养捏在辽东兵备道手里,那里的座山雕太多,不好拿捏,京师的达官贵人伸手也很方便,肯定有黑手,要不要我到广宁卫走一趟,查清楚这个来龙去脉“陈苏忧心忡忡。
“不必不必,如果密信所说的无误,对方显然是打算等到田义这一趟海贸回来之后,再有所行动,这就很好,有分寸嘛,至少不拖累正事,咱们就当不知道,由着他们折腾,事情不大,师出无名,你有空也给他们搭把手,事情闹得不可收拾得时候,把那里连锅儿端了“林卓不着急,不烂到骨髓里,就没人舍得割肉。
“是,公子“陈苏眼睛里神光闪闪,显然已经有所打算。
林卓一笑,并不多问。
林卓在书山学海里麻烦一大堆,深宫里的李御姐也在犹豫。
“母后,王安的密奏您看了么“万历小皇帝凑活在旁边,萝卜头伸伸缩缩,有点儿急切。
“哦怎么了王安的密奏,皇儿有何见解“李御姐有些诧异。
“不是孩儿的,是张鲸“万历有点儿赧然,“孩儿一时间急切,答应了他,要保住这个巫大人“
“张鲸要保住巫大人“李御姐一头雾水。
王安收集了一大堆黑材料整巫大人,张鲸却要保他,什么情况
第二百一十三章 坑爹与坑娘
巫大人,成了一个很有趣的导火索,这个窝在南京的养老大员,赢得了朝野上下很隆重的关注。2
王安的密奏自然不会泄露,就算是泄露了,也没有人会承认,为了大明的体统颜面,大家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但是南京兵部尚书谯处墨和南京左都御史海瑞紧随其后,联名弹劾,是走正步的,公文流转程序一个不缺,公开得不能再公开,大家伙参与其中,乐呵一下,就名正言顺了。
南京的镇守太监和两大部堂异口同声地要搞巫大人,南京统共八位大佬,其中的三位合伙搞一个,肯定有大事件,文臣们个个都兴奋了起来,上蹿下跳打听消息,御史言官磨笔霍霍,煽风点火,要加入战团。
但是,南京那边儿搞一明一暗的双保险,意外的让李御姐尴尬了。本来一个南京政治1oser的死活,李御姐是不怎么在意的。
尽管张鲸的插手力保让她有些生疑,但是皇儿也大了,身边人涨点儿能耐,有些无伤大雅的图谋,都是要照顾一二的。
用林卓的话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是要面子的时候,难得开一次口,她已经打定主意,要全了皇儿的心意,把王安的密奏给压下去,敲打一下,让他不要无事生非。
但是现在这个情势,朝廷大臣都动起来了,肯定不能按照家奴告刁状的画风来处置,得有个交代。
“你是说,王安跟巫大人并没有仇怨“李太后深坐养心殿,蹙着眉头。
“回禀太后,王公公的差事主要在军卫和税赋上头,跟世镇南京的魏国公还有南京户部那边有些摩擦,私下里跟南京左都御史海瑞大人不睦,但是跟巫大人,并无任何纠葛“殿下刘守有单膝半跪着回话。
“那巫大人,跟张鲸可有什么关联“李御姐烦躁不已,问起话来也不讲究了,反正在朱元璋那会儿,太监勾联外臣,两边儿都是死罪。
“并无直接接触,只不过巫大人家族生意做的很大,有些族人跟张鲸公公有些往来“刘守有谨慎地提供了一些信息。
“哦都做些什么生意什么族人“李御姐追问。
“巫大人家族,在南边儿做海贸,获利颇丰,北边儿的其他生意也都停下了,斥资组建了几个大船队,还在辽东起了一个造船厂,这些生意是巫大人的族侄巫天良、巫天德两人在奔走,跟张鲸公公有联系的也是他们俩“刘守有还是把干货说了出来。
“海贸“李御姐坐不住了,站起身来,不安的走动,隐隐感觉不妙。
“是,前几日,南洋水师入京,经南京,南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