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60(2 / 2)

加入书签

三月初十,辽东兵备道开始拒绝给大连的北洋水师队伍,驻扎在外岛的水师6战队提供给养,理由冠冕堂皇,因为辽东总兵李成梁要剿匪,军饷不敷使用,没有办法提供,致使李文全坐困穷城,狼狈不堪。

随后,五军都督府几位勋贵联名上奏,历数北洋水师各项乱象和惨重损失,质疑海军衙门的管制能力,强烈表态,北洋水师需要重新编练整饬。

与以往勋贵奏章形同放屁不一样,这一建议,引起了内阁和司礼监的高度重视,三不五时在李太后面前提上一提。

听的多了,李太后也心生疑窦,压力颇大,传旨让林卓进宫,询问他的意见。

入宫的路上,林卓心情极度恶劣,他写天演论本身就是想让士大夫群体放开眼界,不要总是窝里横。

只可惜,劣习难改,狗始终要,为了利益,为了排斥异己,文官勋贵和内宦,很利索地勾结了起来,阴招绊子层出不穷。

奴儿干都司和辽东总兵在春天剿匪,真是个有创意的借口,特么的春天你们不躲着憋了一整个冬天的蒙古鞑子都是好的了,你们还去剿匪

李成梁这么公忠体国,历史怎么不知道

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的后背

“林卓,北洋水师的事情该怎么收拾“李御姐罕见地没有东拉西扯。2

林卓稍一愣怔,飞快转动脑袋瓜,“臣以为,北洋水师的问题,不在大连本港,也不在海军衙门,而在朝堂之中。“

“你也不用为文全说好话,局势急转直下,他应对不力,要算得上主因“李御姐瘦削的肩膀一塌,白了林卓一眼,“那现在,你可有打算“

“南洋水师和关税,让很多人蠢蠢欲动“林卓揭破了因由,“财帛动人心,他们意图将北洋搞乱,掌握到他们手里,如今已经图穷匕现“

“朝廷中,恐怕还有很多人不想看到皇家有钱“李御姐满脸讥诮,愤怒的小火苗儿窜一窜的,“皇家没钱,求着他们,他们才高兴“

“娘娘无须忧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微臣有上中下三策,要与娘娘商榷“林卓凑上前,轻轻抚了抚她的丝,安慰着李御姐,像个最温柔的情郎,“上策乃是从辽东入手,斩断黑手,瓦解当地将门势力,强力处置作乱的海商,重振北洋水师声威,中策是做出让步,引更多勋贵入局,达成妥协,保住北洋水师局面,徐图调控,下策则是声明不在北洋实施关税,断掉闹事根基,腾出手来,处置不安分的勋贵“

“上中下三策做起来都很难的吧,他们合起伙儿来闹腾,肯定不会由得你展布对策,通州那种事儿,肯定会有更多“李御姐抬脸望着林卓,尽管她也有政客属性,但是面对心爱的人儿,心里没有忧惧,没有怜惜也是不可能的。

“呵呵呵,娘娘,中下两策,都等于将北洋利益拱手相送,在京师搅和,插手干预的,也更多更强,只有上策,才能既圆圆满满保住北洋水师和关税,又能远离中枢,从容处置“林卓接收到李御姐的关怀,甜甜的笑了一个,还是继续说正事,他们这对政治情侣,在风波诡谲的大明中枢,注定无法拥有太多的你侬我侬。

“你早就想好了的,是么“李御姐心中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轻声慢语,让她拉扯出了层层叠叠的酸甜苦辣,“你调派一万人到大连本港,说是长途奔袭拉练,其实就是为了压制辽东本地将门做的准备,是么“

林卓默然,点点头。

“你还想亲自去辽东,是么“李御姐嗓音突然沙哑了。

林卓再度点头,“干系重大,李成梁居心不明,辽东又有女真和朵颜三卫,格外复杂,不亲自前去,我心不安“

“要是,要是我选了下策呢,咱们不要北洋的关税了,皇家在南洋收关税,在北洋有海贸,已经足够了“李御姐的话有些天真。

“娘娘,你不会这么选的,人心欲壑难填,让步了,也会后患无穷,利益当前,他们也不会轻易止步,若是十年后,几十年后,他们再用太祖家法,让皇家禁海,他们自己大横财,岂不是一切心血付诸东流,白白贻祸子孙“林卓眨眨眼,俏皮地看着李御姐。

“可是,可是,如今已经三月了,三月底就是会试春帷,耽搁了可就又要等三年,太可惜了“李御姐扯了扯嘴角,没有笑出来,拍了他一下,继续忧心忡忡。

“这些,我不考虑,我去辽东,后背就全都交给你“林卓很讨厌地开始煽情,第一次主动把李御姐拥进怀里,捋着她柔顺的丝,“这一次,要是我在辽东渡劫成功,北洋水师保住了,那就天空海阔,皆大欢喜,要是失败,不仅海军断去一臂,恐怕我也会成为众矢之的,会试什么的更不要提起,你要给我准备好床垫,不要摔着我“

李御姐闭上眼睛,感受着林卓的嘴唇在她腮边落下一个个滚烫的吻,心却拧成了一团,她深深拥着林卓的腰肢,不会说话了。

出宫之后,林卓捡去肩头上一根长长的丝,甩掉身后浓郁的惆怅,转身向张佳胤府邸行去。

次日朝会,王用汲和沈一贯领衔的一大票御史言官,一窝蜂弹劾辽东兵备道和辽东巡抚,一大堆罪名直接按在了他们头顶上,对辽东总兵李成梁只字不提。

这是林卓的既定策略,对于这些文官尽管放口去喷,他们除了喷回来大抵不会如何,但是对于暴力集团,喷了他们,再去他们地盘儿上,恶心的事儿,要提防的就多了,搞不好有了防备,万事都不顺遂,而且还是烈度很高的不顺遂,毕竟武将可没有学过打嘴仗,只能用他们擅长的方式回应攻击。

林卓站在朝官后段,徐徐出列表示,“辽东吏治废弛荒谬不堪,辖地年年内蹙,辖地越来越小,历来只守不攻,今岁却突然以剿匪为借口扣下水师粮秣,上下员等皆有取罪之道,臣虽非科道言官,自况嫉恶如仇,请旨前往彻查;且辽东剿匪形势危急,危若累卵,北洋水师新生,便有全军尽殁之风险,臣为倡,自请前往处置,护我海疆。“

“臣以为万万不可,兵备道之事,不过疥癣之疾,不足以大惊小怪,辽东地带四面皆敌,林大人国之干臣,岂能轻身犯险,委任一员掌道御史前去已经足矣“被张居正下了大本钱死活保下来的吕调阳赶紧出列阻止,以他翘起地球的个性,辽东非得弄个天翻地覆不可,这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臣附议,林大人五品朝官,不可轻动,况且春帷将至,科举乃是大事,耽误不得“张学颜紧跟着反对。

“臣以为两位大人所言大谬,林大人曾有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个人私事干碍国家大政,非为臣之道“于慎行帮着反驳。

左都御史曾省吾出列表示,“至于职衔问题,更不值一提,林卓精通兵事,且持身甚正,可授佥都御使衔出京畿,行天宪。“

“臣以为不可,林卓举人授官,手握兵柄,已是破例,一年不到,岂能无功再行升职,此举大大有害朝廷铨政“吏部有个侍郎从自己分管的领域出,表示反对。

“礼有经,亦有权,诸位不必争执,加衔而为钦差,乃是惯例,何足呶呶不休,臣以为,辽东兵备道之事不只涉及贪腐,还与北洋水师密切相关,林卓赴辽东彻查,正得其所“申时行出面了,点了题,强烈支持。

“老臣深以为然“张佳胤站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