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64(1 / 2)

加入书签

不信,林卓保得了自己,还能保得住你们这帮武夫“巫大人不肯认账,反应很激烈。

“林大人自然知道会有反弹,三亲六戚的,会给大人找麻烦,但是,可惜啊,我们有证据在手,我们这些武夫不仅不会有罪过,还会有功劳“校尉不紧不慢,非常淡定,说的话能把人鼻子气歪,“当然,说老实话,你们两人,从来不是林大人的目标,只要您巫大人还有许朝玺大人,愿意主动招认,配合我们,结果或许会有所不同“

巫大人脸色阴晦,腮帮子一咬一咬的。

“巫大人,我们不妨猜测一下,要是林大人的奏疏和罪证上了京城,保你们的人多,还是落井下石,撇清关系的人多“校尉又开口了,直刺巫大人的胸口。

“还有啊,巫大人的另一个族侄,叫做巫天良的“校尉招式连绵,不停攻击巫大人的心防,“好像嫖宿幼女,被北镇抚司给抓了,啧啧,多大的荣耀,一介商贾,居然能劳动锦衣卫出手,您这个族侄,也算不凡了,他是您的骄傲么“

“你们,你们如此处心积虑,就是为了对付我们巫家“巫大人身形踉跄,形容枯槁。

“不是,从来都不是“校尉的眼睛里杀气四溢,非常阴狠,“我们要对付的人,不是你们,你们也只是别人的马前卒而已,谁谋害我北洋水师,谁就必须付出代价,林大人不会让海军兄弟们白死的“

巫大人嘴唇哆哆嗦嗦,心里拔凉拔凉的,他感觉到了小人物的无奈,啪的一声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子,“让你嘴欠,让你嘴欠“

这一大堆的风波的端,好像就是自己一时贪图嘴巴上痛快,骂了林卓几句,一步步堕落到如此田地,被那镇守太监王安盯上,又被张居正利用,每一步都是死棋。

“我真的还有活路“巫大人想了想自己的第十九房小妾,才纳进门儿两个月,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实在割舍不下啊。

“巫大人,抢救一下,说不定有“校尉回答得很模糊。

“好,我干了“巫大人不敢回头看那两颗血淋淋的头颅,先把自己的保住再说吧。

于是,刀兵相向的兵备道门口,迎来了按察使巫大人的大驾,他有气无力地冲着邓子龙交出了兵备道的一应账目,还有会议通信的记录,谁吞了多少,谁拿了多少,谁出了什么主意,谁说了什么话,列得清清楚楚,跟甄行健的证据一对照,辽东兵备道必须在劫难逃。

邓子龙接过这些黑材料,心情很好,很抱歉地表示要暂时剥夺巫大人的人身自由,又表态会提供最好的福利待遇。

侧眼一瞟,看到了在地上蠕动的许朝玺,摇摇头,叹了口气,“许大人,竞争意识太差,现在,你已经没用了“

“嘿嘿嘿“邓子龙麾下的杀才兵痞们冲着许朝玺淫笑不止。

“别别别,我有用,我有用,我知道的,巫大人不知道,他不知道啊“许朝玺大惊失色,胖大的身子在地上拼命地拖动,带起一阵阵尘土,竟然撵上了邓子龙的脚步,“广宁城里有倭寇,旅顺港也有倭寇,有倭寇哇“

邓子龙神色一凝。

第二百二十三章 辽东对决

万历二年二月十八日,右佥都御史、海军大臣、兵部职方司郎中林卓上奏,臣出京师,四日到辽西重镇锦州,彻查辽东兵备道一案,得人证物证大批,证据确凿,兵备道胆大妄为,积弊已深,无良海商附逆作乱,罪酋按察使巫大人、兵备道许朝玺招认无误,一并押解入京。据许朝玺招供,北洋水师遭遇,另有隐情,有逆贼勾连倭寇,伙同异族,陷害官兵,形同谋逆,臣因缘际会参与此事,不敢推诿,愿暂留辽东,查探情实,廓清吏治,惩处败类。

“诸位,林卓的奏疏你们都看过了,这一摞证据你们也都验证过了“李御姐高居上坐,神气活现,底气十足,分毫看不到前两天林卓被弹劾奏折埋起来时候,那种顾左右而言他的心虚气短,“中央军和北洋6战队的那些人头,是该砍,还是不该砍林卓,是有功,还是有罪“

“娘娘,老臣以为,纵然辽东海商和兵备道俱有罪过,然而林大人毕竟年轻气盛,行事过于操切,手段酷烈,有伤天和“吕调阳倚老卖老,站出来不阴不阳地装死狗。

“哼有伤天和“谭纶站出来不满意了,“敢问吕大人,大明海军官兵被无辜陷杀谋害,莫非就不伤天和“

吕调阳转过脸,不跟他打嘴仗,自顾自表意见,“老臣以为,林卓深入辽东,辽东兵备道舞弊一案已经证据确凿,两名罪官也已经绳之以法,不宜再行株连,以免地方离心,百姓不稳“

“臣附议“

“臣附议“

“老臣附议“

一长溜的朝官点赞,认为吕大人的提议非常棒,就应该适可而止,不能再让林卓在辽东瞎折腾,附议的队伍里还有几个勋贵。

“臣以为不可“曾省吾站出来反驳,“如今眼看辽东局势即将破局,正应该一鼓作气,刷新辽东吏治,巩固京师边防,若浅尝辄止,岂不是助长了奸贼气焰“

“曾总宪所言,不无道理“张居正慢吞吞出来了,他站在位,气势很足,“林大人固然一腔热忱,不畏艰险,但是朝廷必须有所考虑,不能让林大人一直陷在辽东险地,换个人去,也可以嘛,再说了,林大人的会试也只剩下十几天,会来不及的“

张居正娓娓道来,入情入理,很是一番我这是为你们老大着想,还不快点儿来附议的架势。

“辅大人所虑,不无道理“申时行的话让张居正眼眸一亮,可惜也只亮了一下,“然而林大人有志于此,朝廷不能泼冷水,还应加以鼓励,辽东局势糜烂至此,恐怕卷入其中的,不止兵备道和按察使司,林大人身边虽有中央军,恐一旦成对峙之势,颇为不利,臣建议赋予林大人调动辽东都指挥使司和总兵府的权限,令其没有掣肘,大大方便查案“

“臣以为不可,林大人手中中央军一万,神机营两千,外加北洋6战队不知其数,足以威慑地方,再把地方兵权赐给,权势滔天,林大人又年轻轻率,恐怕杀孽更多,更有伤天和,再说了,辽东糜烂,罪过在于开海通商,林卓作为倡者,难辞其咎“有个颤颤巍巍的老头子表示反对,反对的范围还挺广泛,依着他,林卓不仅无功,还有罪过。

只不过他说得开心,李御姐的眉头却重重拧了起来,她听朝臣辩论,已经揪心得不得了了,这人还来添堵,真是没有眼色,“查老大人,您高寿几何“

“老臣七十又八,尚且年轻“

“想必查老大人不会年轻轻率要不您往辽东一行,如何“

“老臣年事已高,实在不能承担重任“

“既然年高,就致仕吧“

“老臣尚且年轻“

李御姐气炸了肺,这么大年纪,还臭不要脸,“查大人,去辽东,还是致仕,选一个“

“老臣可留在京师备位咨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