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4(1 / 2)
之时,把他一并带回去好好审问”
林卓借题挥,顺手儿把锦州知府也给拿下了,生死攸关的大事儿,锦州知府也顾不得礼仪了,一嗓子嚎了出来,还没开口喊冤,听到王公公的话,噶倍儿一声,直接噎昏了过去。
“就该这样,这帮子人连林大人都照顾不好,就吓唬人能耐,三天两头儿让您上战场打仗,就该好好拾掇拾掇,不用审,京师谁不知道,林公子这一番彻查,辽东的官儿,就没个好东西,抽三个杀两个,都还有漏网之鱼呢”王安的表现很奸邪,一口赞成下来,还加了码,让旁边的辽东文武如丧考妣,“林公子这趟出门儿,仗是打了一个又一个,虽说都是捷报,可不知道京师里多少人牵肠挂肚呢,咱家这次来,可还给您带了私信,厚厚地一摞,林公子好福气,嘎嘎嘎,对了,您后腰没有伤着吧,还能用么咱家摸摸”
王安的思维兔起鹘落,电光火石之间就摸到了林卓的后腰上,看那趋势,竟然还有往下面采菊的意思。
饶是庇阳经大成,风流阵中无往不利,但可不包括阉人呐,林卓惊起一身冷汗,果断大招,公事为重,还是趴地上听圣旨比较安全。
“忠臣报国,但求尽心尽力,边镇多事,岂是旦夕能定,林卿出京月余,功劳卓著,真相大白,宵小被逮,纵然辽东之事未竟全功,亦足可告慰水师忠勇,会试之期将近,士林翘以待,着听旨即刻还京,不得迁延”
“臣领旨谢恩”林卓捧着圣旨站起身,心情很复杂,能回大本营,他当然高兴,这份圣旨相当于给了他光明正大撂挑子回京考试的机会,但是,却也把收拾辽东残局的大权给剥掉了,这两场胜仗,他的功劳跑不了,其他的战功和官位分配,可也是油滋滋的肥肉,就不知道哪个坑爹货捡了便宜。
看样子,本公子练得不是庇阳经,是嫁衣神功啊。
“王公公,按理,林卓奉旨,应该驰驿回京,可这辽东局面,还有待收拾,可否”林卓打算试试有没有空子可以钻一钻,大家摸来摸去的,很熟了不是么,给个面子呗。
“不行”王公公丝毫不念肌肤相亲的旧情,摇头摇的斩钉截铁,“咱家身负皇命,必须对林公子负责,即可启程,片刻不能停留,春闱会试,可耽搁不得”
“呃呃也好”林卓悻悻然,做最后一丝努力,“辽东局面,恐怕离不开人镇守,不知道是哪位大人前来”
“不是大人,是公公”王安好歹透露了点儿讯息。
“哪位”林卓厚着脸皮继续追问,没说完,就意识到了什么,眼睛瞪得溜圆。
再看王公公,这厮果然摇头摆尾,非常得意。
林卓抱了抱拳,心中无耻地想着,早知道是这货来接盘,刚才就豁出去让他多摸一会儿了。
“林公子放心,都是为太后娘娘效命,咱家唯公子马是瞻”王安笑嘻嘻的,脸上的谄媚没有什么变化,让林卓有些惊疑不定,莫不是他跟李御姐的奸情外泄了
“多谢公公”林卓客客气气,“既然是公公坐镇,林卓就放心了,这就安排起行”
“我来,我来”王安殷勤地吩咐从人去安排车马,传令林卓麾下的兵马,忙了一圈儿,拍拍额头,突然想起来什么了,“林公子,这锦州知府,您要不要带上,路上也好出出气,泄泄火”
“呃呃不用不用”林卓大汗,挥手引来了锦州同知邵若钦和李如松,“公公,辽东一地,文武官员,功过是非,他们二人都清清楚楚,可以为公公参谋一二”
想了想,林卓还是不太放心,王安要是突然出什么幺蛾子,自己远在京师,肾再好也鞭长莫及,还是得有个自己人在这里居中协调,捏合投靠自己的势力才行,他把陈苏拖出来,轻抚着他的背脊,隆重介绍,“陈苏乃是我心腹家人,也是我的知交好友,在我微末之时,就一直陪在我身边,是我的左膀右臂,我留他在辽东,若是公公不嫌弃,琐屑杂事,就交给他处理也无妨”
王安上下打量了陈苏半晌,细皮嫩肉,唇红齿白,身段窈窕,风姿如玉,再看林卓的手还在他背上抚摸,顿时就误会了,这可是林公子的房里人,他收起笑脸,换上一副矜持规整的表情,小心地保持了距离,“不敢不敢,有陈先生在,咱家凡事也好有个商量”
林卓点点头,四周望了望交了投名状在自己手里的辽东文武,神色平淡无波,他当众交代北洋水师6战队的统领李文全,“文全,大连本港有哈龙在,你也不要急着回去,辽东两次战乱,为防万一,你暂时在广宁驻扎一段时间,配合一下王公公”
“是,大人,末将知道怎么做”李文
“哎哟,李公子哎,娘娘可是记挂你的紧呐”王安这次没了顾忌,直接扑上去,摸啊摸。
辽东文武这下都懂了,林卓留了一个心腹大阴人还不放心,又安排了一个级大牌的衙内,实实在在地威慑。
“戚老将军,晚辈素来倾慕您抗倭英雄的威名,本来还打算与您秉烛夜谈,不想皇命急切,只能期待下次了”尽管戚继光也有政客属性,但是林卓还是更敬重他军人的一面。
“老夫若有机会入京,一定去林大人府上就教,林大人学究天人”戚继光的套路又来了。
“大人,车驾准备就绪,路智将军、邓子龙将军均已准备好开拔”马千乘窜进来催促启程。
“好,王公公、戚老将军,诸位大人,林卓就此别过”林卓翻鞍上马,一鞭子下去,就已经远远抛下了锦州城。
“呼呼”辽东的暮春,依旧翠绿,林卓深深吸了一口带着青草馨香的空气。
在辽东待了一个月,总算能回大本营了,阔别月余的京师,你还那么风情万种,那么善解人意嘛
第二百四十三章 京师的水温
京师里风情万种的不缺,善解人意的当然也有,但是跟林卓过不去的也不少,应该说更多了,张居正毕竟是辅,度过了艰难的适应期之后,小偷小摸的动作一直没有断过,朝廷内阁、六部七卿还有很多佐2官都换了血。网
申时行开创了历史性的先例,从刑部尚书,转任吏部左侍郎,不要以为这是降级,实质上相当于易筋洗髓了,明朝内阁有个很歧视技术岗位的不成文约定,内阁成员只能出自礼部、吏部和都察院,是不是一把手都不是问题,但是刑部、工部永远都没有机会备位内阁,尚书都不行,为了申时行的脱胎换骨,张佳胤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的。
张四维这个骑墙老油条的吏部暂时还稳得住,谭纶被弄下课,回家荣养,曾省吾官升一级接替他担任了兵部尚书,万士和的礼部固若金汤,张佳胤勉强保住了自己的基本盘。
作为交换,都察院左都御史换了人,督管两广军务的张瀚被张居正调回京师,接任了这个职务,老朱衡尽管老当益壮,终究年岁不等人,工部尚书的职位也坚挺不下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张居正的亲家翁大胖子李幼滋,加上自留地张学颜的户部尚书,张居正的地盘儿显著扩大了。
建极殿里,正在开朝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