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06(1 / 2)

加入书签

走节奏。

“臣等万死”大臣们按照套路,跪地请罪,表示主忧臣死。

李御姐的节奏让很多大臣心中惕惕,从文艺的角度来,李御姐的排比句能加强语气,气势也雄浑,但是你这五个有不少人,五个排比,怎么能跟林卓主张的德能勤绩廉那么高度一致呢这明目张胆拉偏架,还能不能好好廷议了

张四维看不到前面张居正的表情,只能跟张瀚交换了一个忧心忡忡的眼神,这特么还没有开始廷议,他们已经被迫要放弃一道防线了,古老的务虚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四格八法是不能再提了,提了肯定会被打脸。

“娘娘英明,京官积弊,由来已久,老臣这几日也是辗转反侧,也不成眠,细细思虑之后,前日所提京察方案,大有缺漏”张四维不要脸地跟最高领导保持一致,撇清了自己这个吏部尚书的责任,“沈御史所提德能勤绩廉,五科督查,正当其时,理应大行”

“唔既然张尚书坚持,那就依你所请,就以这五科行京察”李御姐顺水推舟,反手就把帽子给张四维扣上。

“是”张四维感觉身体有点儿虚。

“娘娘,臣以为京察周期和对象,也应重新计议”刑部尚书卿鹘出列,攻击第二道防线。

“臣以为不妥,京察为期一月,考课侍郎从二品以下,实施有年,不可轻动”李幼滋大胖子急赤白脸反对。

“臣也以为似可商榷,本年京察刚刚换了科目,就又换时限和范围,变动太过剧烈,不利于见证科目的实效,反而不美”潘晟出来,他口气和缓,一副老好人的样子,看着至今没有开腔的于慎行、王家屏、沈一贯的狼群大部队,联系到京师士林中海权一派的蠢蠢欲动,虽然他们也有所布置,联络了些京官,仍旧感到山雨欲来,压力山大。

“若有必要变动,那得是延长京察时限,毕竟刚刚换了科目嘛,或许需要更长周期准备实施,就延长一个月,不知卿鹘尚书以为如何”张瀚一副好商量的样子,讨价还价。

“倒也并无不可,可虑者在于悠悠众口,调整京察科目,严行纠察,各部会寺院堂上官却都不在京察之列,恐怕难以服众”卿鹘的调子起的很低,但是给的压力很大,因为这个大殿里,除了第一方队的几排,后面都是京察对象。

“臣等附议”冒出来一长溜言官御史附议,歪七扭八的,每一排都有人出来,这是他们优越的地方,从来都不怕话,而且御史的成分十分复杂,根脚崎岖,你权力够大,能压住事务官,让他们全都沉默,但从来没有谁能让言官全都沉默的,严嵩、杨廷和那种大拿都做不到。

“这事儿吧,大也不大,都是朝廷重臣了,风格还是要扬的,不要计较那么多”李御姐又话了,飘满了群嘲的酸味儿,“弄得像是各位部堂高官心里有鬼,心虚似的,京察么,怕个什么”

“娘娘圣明,不过,若是京察将部堂官纳入考核,恐怕就不能由吏部和都察院办理,瓜田李下的,咱们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自己查自己,终究好不好听呐”这回出来风凉话的,是左副都御使赵锦,阴阳怪气儿的,盯着张瀚。

“荒谬,朝堂大政已定,论起监察职司,人事职司,若是脱开吏部和都察院,哪个部能担当”张四维蹦出来反对,虽然京察要得罪人,但是主导权丢了,搞不好自己就要栽进去。

“正是,都察院权责在于纠劾勘验,吏治大事,怎能无都察院处置”张瀚也怒如狂,夺人权力犹如杀人父母。

“臣以为,外官大计,可在吏部与都察院,京官京察,应当在内阁”赵锦很淡定,他早就对这俩人的激动反应有所准备,打定主意要种刺。

这话一出,张四维和张瀚悚然一惊,扫了前头三位大佬一眼,缄口不言。

“哦京察工程浩大,内阁及中书人员稀少,赵大人可有什么谋划”张佳胤出言询问,他对这个很感兴趣,毕竟他对吏部和都察院的掌控力度都比较薄弱,能把京察捏回来,肯定对他有利。

“此事易耳,内阁在中书之外,另设一司,专务京察”赵锦劲劲儿的一通忽悠。

“此事干系重大,牵涉过多,应从长计议”张居正皱着眉头打断了赵锦,强行刹住了节奏,他察觉不妙,似乎有一帮人正在温水煮青蛙,东拉西扯,连破两道防线,林卓的意图已经实现了大半,再让赵锦胡扯下去,大事不妙,“如今京察科目、时限及对象都有所厘定,京察处分该如何,还须公议”

“按照惯例,京察不合格者,分为五等,留档、罚俸、降级、遣出京、革职,严格周密,已经齐备”张四维赶紧出列唱双簧。

“臣深以为然,从留档记过,一路到革职,轻重有序,警钟长鸣,已经无可置喙”张瀚也察觉出了老大对这个拖拖拉拉的过程不满了,紧跟着踩上一脚。

“臣等附议,处分方案已经登峰造极”

“臣等附议,处分方案绝不容更改”

“臣等附议,处分方案多一字则肥少一字则瘦”

京官们察觉到了决定命运的危急时刻,以前所未有的万众一心,力挺原有的处分办法。

这时候,于慎行皱了皱眉头,把袖子一撸,像是要上场话事,一直紧密关注的李幼滋菊花一紧,赶紧先一步窜出来,“臣以为,林大人锐意革新,本次京察理当有新气象,若是处分换汤不换药,科目、时限和对象变了,也就毫无用处了,不如把处分类别再丰富一些”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这大胖子得了老年痴呆,但是反应了一下,大家恍然大悟,这大胖子实在搞卡位战术。

“此言有理,可以在增加停职待勘”

“降职留用也可以有”

“停本月绩效也行”

“还可以扣当年度年终奖”

搞破坏搅混水,大家都是练过的,一的不疼不痒充场面的处分冒出来,反正场面上是很热闹了。

七嘴八舌,硬生生把五等处分,弄成了十等处分。

于慎行顿了顿脚,不再上前,李幼滋大松一口气。

第三百零二章 人有病天知否

李幼滋处心积虑,刚刚摆平了于慎行。

这边的王家屏却又抬了抬脚,似乎很有话要说。

“臣以为,革新的幅度还不够,既然处分门类丰富了,处分的规模也要相应放大,不如就把每个单位的半成的人作为处分对象”这次出来劫道的是张四维,嘴巴上说的扩大,其实很可耻,明朝的官很少,京官更少,巅峰时期也不到两千人,半成也就是百分之五,刚好一百人,估计每个衙门口儿扔出几个绿皮青皮小官儿就完事儿了。

“或许可以每单位半成一”

“哎,要有气魄,每单位半成二也是可以的嘛”

“每单位半成三,这可是极限了”

弄清楚状况的京官们积极踊跃,拼命打酱油刷脸,你一言我一语,双簧唱得很带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