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44(2 / 2)

加入书签

“绥宁王和仪封郡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教训不足,废为庶民,递解进京圈禁”

“周王管教不严,又年事已高,夺爵为庶民,封藩事务由世子代理”

李太后高高站在丹陛之上,威严万端,“此事诚然与造反叛乱无涉,然心怀异志之徒,结党营私之辈,尚且不乏其人,今日判令,绝非定巘,锦衣卫务必严加讯问,无论京师地方,但凡与许从诚等人有所勾结,与外地藩王暗通款曲者,宁枉勿纵,严惩不贷,扫清这些无耻败类,还我朝堂朗朗乾坤”

众朝臣唯唯诺诺,陷入被太后娘娘支配的恐惧之中。

第三百七十五章 臣请辞此职

李太后霸气侧漏,快刀连挥,把佃户作乱事件做了官方了结,噤若寒蝉的文武群臣略微回了点血,朝堂才进入正式的议事步骤。

兵部尚书曾省吾率先出来发表谈话,他认为通政使司对朝廷运转非常重要,这个关键岗位上不能没有能干的人,林卓林大人已经挂上了正二品太子少师衔头,才略超群,主掌部曹绝无问题,正该接任,洋洋洒洒把林卓夸成了一朵花,最后意犹未尽地打个总结,“值此动荡之际,以功臣正人居显位,端和视听,正当其时”。

奏报完,他还颇有意味地朝林卓的地方瞄了一眼,脸上笑意粲然,可惜明珠投暗,林大人仿佛还沐浴在李太后的凤威之中,恭谨如恒地站着,腰背微躬,目不斜视,没有接收到曾尚书的示好信息。

“娘娘,陛下,人事出缺问题,吏部已经有所考量,备选名单初成,俟后会有专折呈上”吏部尚书张四维这时候不能不站出来了,他老人家本不打算在这场太敏感的朝会上发言的,可惜树欲静风不止,曾省吾这厮一个管丘八的,插手到他的职权范围内来了,还死不要脸的拿来做人情,不给点儿反应弹回去,这朝堂,张某人还能混“工部、户部两部尚书,才是当务之急,通政使的空缺须押后再议,至于林大人的去向,本官认为,还应从有利于政务开展的角度出发,并尊重林大人本人的意愿,强按牛头,殊为不妥”

张四维人老成精,在朝堂厮混了二十几年,左偏右倒的,还能蹲在吏部尚书的位子上稳稳当当不挪窝,岂能没有两把刷子,短短几句话,既撇清了吏部的干系,表明了主导权的归属,又准确捏住了曾省吾的痛脚,还给林卓卖了好,一箭三雕。

“唔,张尚书考虑的很妥当,两部尚书人选应按流程厘定,草率不得,不过,这通政使的人选,诸卿有何看法”李太后认可了张四维的奏报,但是绕了一圈儿,又回到了通政使的人选问题上来。

这下,内涵就丰富了,众朝臣的表情都生动了起来,这个架势,莫非太后真有意让林卓去干这个搞文案的空头堂官

于是,有人付诸了行动,再次推荐林大人去干这个活计。

“论及能力才干,林卓接任通政使,确乎不存在问题,可还有其他人选”李太后没有直接拍板,而是面带笑意地问了句。

这下,内涵更丰富了,众朝臣略懵逼,这是几个意思,是让他上还是不让他上啊,还得挑个人出来陪跑打擂,搞搞特色民主

没摸清李太后的底细,大家都没有轻举妄动,要是压错宝,白白掉了颜面,还得罪人。

“娘娘,陛下,老臣以为,通政司经历司主事迟罗云,政治立场坚定,大局意识强,又久在通政司历练,内外业务精熟,虽位分稍低,但年资足可弥补,可超擢接任通政使”这是内阁次辅张佳胤,他提出来的人选,是七老八十的五品官迟罗云。

文华殿一时骚然。

“扑哧”有人甚至忍不住笑喷了出来,多数朝臣都在心中腹诽,就算是护犊子,也没有护成这样的,太过了,提溜个这种货色出来,跟林卓竞争,十个捆在一起也争不过好嘛啧啧,太心机了,下面怎么整,该投票k了吧,迟罗云怕是要成为第一个廷推票选上,票数直接挂零的倒霉蛋。

不管下面蠢蠢欲动,李太后却皱了皱眉头,心气儿不顺,她是真有心让林卓当通政使的,再怎么说,也是一个独立衙门的当家人,手里有印把子,怎么也比当副手好得多,但张佳胤出了迟罗云这张牌,就把场子弄尴尬了,在皇庄稽查的阴谋中,迟罗云没有附和田从义,某种程度上,对林卓是有恩的。即便廷推k掉他,名正言顺,但恩将仇报的名声,却也不太好听。

林卓这时候不能不站出来发表意见了,他的意见跟张佳胤一致,还是打的酬功的主意,继续韬光养晦,不肯冒头,于是,很发自肺腑地表态,“娘娘,陛下,臣以为,通政使一职,虽然职责琐屑,却影响颇大,如田从义之流,也能遗祸无穷,务须忠诚正直、心性高洁、行事端方之人,才能担当,以充朝廷耳目,迟罗云久经考验,业务与品行均无可挑剔,是当然人选”

“唔,既如此,那,就让这个迟罗云,当通政使吧”李太后掂量了一下,没有冒险强推,妥协了,下旨意不复先前的铿锵有力,甚至有些懒神无气,暗地里白了林卓一眼,没有上进心的男人,再有本事,也都是白搭,哼,想着想着,心里又不禁苦笑自嘲,林卓要是在官位上太上进了,恐怕她又该睡不着觉了。

“哎”百转柔肠,一声苦叹。

“臣领旨”张四维出来领了差事,瞥了脸色深红的曾省吾一眼,有些幸灾乐祸,拍马屁送人情,那是个技术活儿,你当老夫这种润物细无声级别的高手,是随随便便就能修炼得成的太年轻。

尘埃落定,竟是迟罗云上位,朝廷上下很多自以为看穿的老司机都翻了车,咂摸半晌,才恍然大悟,林大人就是敞亮,有恩必报,连到手的顶戴都能分享出去,真是朝廷里最可爱的人,也有不少人暗自羡慕迟罗云,这老倌儿真是走了运,一脚踩对,可就是平步青云。

“娘娘,陛下,臣为礼部左侍郎,政务繁重,渐渐力不从心,请辞去詹事府詹事兼职,专司部务,建议由少詹事林卓递补接任詹事一职”郑振声这时候出来了,不就是找地方放林卓么,他直接腾空坑位,让林卓在本衙门晋升,总该没有问题的。

“哦既如此,诸卿可都赞成”李太后显然是个官迷,闻言眼睛亮了一亮,对郑振声有坑位就给,没有坑位就创造坑位的行为非常赞赏,一句可都赞成,赤裸裸暴露了她的立场。

“娘娘圣明”众朝臣哪还有话好说,趴在地上,谀词潮涌,使劲儿拍马屁。

李太后面有得色,瞟了一眼撅着屁股的林卓,小女儿一般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