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2(1 / 2)
子”邓子龙抬脚就把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副将踹得远远,他心底的伤口刚结痂,又特么被人撕开了,血淋淋滴,眼里含着泪水,挥手下令道,“进城,喝汤”
“肉骨头没得啃,也只能喝汤了,呜呜呜”邓子龙心中悲鸣。
进入金泽城,果然有环绕校场的几十大锅羊骨头汤煮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整只整只的羊骨头架在锅里翻滚,葱花香菜绿绿的漂在面上,让人食欲大增。
金泽城中心的守护府,如今已经成了林卓的行辕,议事大堂上演了一出相见欢。
“子龙,虽说你此战功德无量,推进战线二百余里,直抵京都城下,但我还是要批评你,身为我之心腹大将,岂可如此轻身犯险”林卓拉着邓子龙的手,面带嗔怪。
“公子,子龙,子龙当做的,呜呜呜”邓子龙踌躇半晌,还是没脸说真相,只好假装被感动坏了,哽咽不停,泣不成声。
“好好好,子龙勇猛精进,不愧是我部悍将”林卓何等精细,自然察觉出邓子龙心里有事儿,言不由衷,联想到迟土的诡异建功,真相呼之欲出,但为了队伍的和谐,他也只能继续演下去,“来,我为你准备了一碗羊排肉,这东西在日本可不好找,你快快吃下,军务紧急,一切从简,这就当我为你接风洗尘了”
立花訚千代捧出一个漆盘,上面一个大海碗,冒尖尖堆着一大碗肉,边儿上还有一大碟油泼辣子的酱料,一碗绵软喷香的面饼,对大明的食谱来说,这是南北结合了。
“是,多谢公子,多谢众家同袍,子龙不客气啦,嘿嘿嘿”邓子龙所有的怨气尽数散去,朝四周抱拳,接过漆盘,往军用地图上一座,唏哩呼噜就开吃。
军用地图上,一条显眼的红色箭头,从琵琶湖沿岸,直接插入京都腹地,正是邓子龙的丰功伟绩。
“咯咯咯”见邓子龙狼吞虎咽,立花訚千代掩嘴而笑,笑着还白了林卓一眼,在日本,大名公卿一年到头都不一定吃得上一次的东西,直接让他给一家伙给宰了五十只羊,宰了自己又不怎么喜欢吃,挑挑拣拣的,偷摸给他留下的最好的羊肉,都被他给送出去了,活脱的败家爷们儿。
林卓也微微一笑,继续说正事,“子龙先吃着,咱们接着说,据前方探报,织田信长跟公卿势力达成了和解,他的部下兵源又膨胀了近十万人,对我军极为不利”
“唔,嗯”邓子龙嘴巴里嚼着羊脆骨,咔吧咔吧作声,支支吾吾很想表达点儿啥,涨红了脸硬把东西咽下去,“公子说的不错,有个叫诚仁亲王的小瘪犊子,就是阻击我军的主力,要不然,属下早就打进京都城去了”
“是啊,大人,咱们手里有大炮,织田信长有多少城池都不怕,也就是打几炮的问题”安邑言国城之后,迟土对自己的大炮战术更加充满了自信,现在除了给军舰留下自保的火力,他麾下的所有舰炮都已经拆到陆地上来了,百多尊大炮,齐发炮击的话,场面还是很唬人的,但面对可能遭遇的人海战术,他有些忧愁,“但他人多了,搞不好就想着野战、丛林战什么的,咱的兵,都是宝贝疙瘩,可经不起他们一茬一茬地磨啊”
邓子龙嘴里嚼着面饼子,听了迟土吊爆的发言,狠狠灌下一大口浓汤,却如同灌下了黄连,有苦难言,奶奶的大炮大炮,没有哥们儿给你铺路,你的大炮还能爬墙不成
“公卿家无论对历代的征夷大将军,还是强势大名,都是心怀忌惮,织田信长倒是好本事,能说动他们”立花訚千代摸着自己的发髻,有些怯生生的发言。
“唔,訚千代提醒了我,只看他们的兵马是各自统率,没有合兵,就说明他们的合作,基础比较脆弱”林卓捏着下巴,走动着思考,或许这些公卿跟织田信长未必是一条心
“天朝尚书大人,我与诚仁亲王相熟,若是您不嫌弃,我愿与他联络,促成两方和谈”丹羽长秀冒出来了。
“为什么你要什么”林卓对这个死硬分子早有耳闻,即便亲眼见证迟土一路推平织田信长势力,也没有半点儿要投诚的意思。
“我,我也想像这位将军一样吃肉,吃羊肉,大块的”丹羽长秀口水滴答。
“”林卓无语,这是怎么个意思,忠义千斤,敌不过羊肉四两
第四百九十章 伏见和议
在京都郊外,有个市镇,名叫伏见,位于金泽城和京都城的中间点,距离两边都有三十多里,又在两边正面交锋的主战场侧面,是个打累了歇歇脚的好地方。
伏见目前虽只是个小镇子,总人口也不过几万人,但它的地理位置,早早露出了峥嵘,丘陵地形,两面环水,一面环山,是个绝佳的防御地图,只可惜它防御的方向有点儿问题,山在京都那头,有点儿窝里反的征兆,非常尴尬,不为织田信长和天皇所喜,但它有这个姿色,日后注定不凡,在不喜欢京都的丰臣秀吉时期,它就被营建成了煌煌大城,专门用来提防天皇家族。
给丹羽长秀吃的羊肉没有白费,这位老牌大名和织田信长的妹夫,在京都的熟人不要太多,几番勾搭之下,怀着各式各样的心思,大明与日本当局的和议就被提上了日程,谈判地点就定在伏见。
谈判开始前三天,双方就有护卫兵力进驻,按照约定,是一边只能出五百人,不能更多,饶是如此,一千多明火执仗的大兵,穿插着站位,人人都全副武装,打起十万分精神,敌意深重,让伏见这个安静祥和的山脚小镇,变得森严肃杀。
不出林卓所料,日本当局的谈判代表是二元制的,公卿势力的代表就是领军主将诚仁亲王,这位青年贵族的地位高,身份也足够,又素来活跃,一直都是天皇一系的代言人,他在京都的宅邸比正亲町天皇的独门小院儿都要恢弘,话说,他哥哥大门边儿上写有“御所”两个字的烫金牌匾,都是诚仁亲王出钱赞助的。织田信长的代表是老态龙钟的竹中重治,这个政坛不倒翁睿智洞达,利弊沉浮都在他浑浊的老眼底看的清清楚楚,但他却坚持两个不原则,从不说织田信长不喜欢听的真话,从不揭示织田信长不喜欢看的真相,极其擅长经营关系,以至于主仆之间二十余年,他从来没有跟织田信长有过针头线脑儿的冲突,事实证明,其他家臣有人火速得宠,又有人光速得咎,唯有他二十年如一日,安安稳稳,波澜不兴,深得织田信长信赖。
大明一方的代表是邓子龙,妥妥的武将。
“天朝一怒兴师,小国虽无反手之力,然而天皇传承千年,亦有国家自尊和民族意志,奋起实属无奈诚仁自幼受王化教导,总听天朝神州有仁义怀柔之说,若天朝有所不满,尽可直言相商,何以对日本痛加干戈”这是诚仁亲王的开场白,他想的是,天皇不能倒,能不打就更好。
“天朝尚书大人为大明士子走失一事,耿耿于怀,甚至兵戎相见,足见大明看重士人性命,怀好生之德,眼见日本国陡然陷于战火,生民死伤无数,尚书大人又于心何忍织田家掘地三尺,穷搜领地,对大明士子实在见所未见,或许有不法浪人凶徒做下不轨之事,或许有悖逆藩主大名违令行事织田家统御朝政有所不足,愿与天朝合力,揪出凶顽,杀一儆百”老狐狸竹中重治把林卓的借口当成实在缘由,各种揪扯,他的画外音很有意思,要打可以,能不能不打织田家的领地另外找个大名,咱合伙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