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1(1 / 2)
不但如此,就连鬼子电台的密码本也被烧得仅剩下隐约可以辨别的残本,只为迷惑小鬼子。
为了营造出假象,代价很昂贵。
而且一直没有使用,就是担心小鬼子起疑心,而杜鹃一直在监视小鬼子的电文。
因此,小鬼子的一切军事行动都在掌握之中,但不是全部,小鬼子的加密电文难以破解。
致使杨关一直不敢采用电文战术,以假乱真直捣黄龙。
另一原因是小鬼子的兵力太多了,仅凭几千人无法歼灭所有的小鬼子,反而会造成重大伤亡。
时至此刻,在战局混乱的情况下采用电文,以电文误导重炮炮阵地上鬼子军官。
战斗打得激烈而残酷,且隐藏的坦克全部显现出来,这一份最大的威胁暴露在鬼子的眼皮底下。
试问小鬼子会如何判断
面对突然起来电令,鬼子军官根本没有时间去核对真假,也不及防杨关采用电文渗透的策略。
反观两千伏兵,一身鬼子的戎装,配备了清一色的轻重火力,步伐一致,杀气腾腾。
这阵容,威势,以及流利地日语,直接让小鬼子信以为真。
致使两千伏兵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鬼子的重炮阵地,仅遇到礼貌性的盘问。
电令的任务明确,加固炮阵地上的防御力量,杜绝支那人突袭炮阵地。
因此,先遣队员用日语吼道:“全体进入射击位置,加固防线,严防支那军渗透进来,严密防备”
士兵们不懂日语,但说一两句日语不成问题,特别是“哈依”二字,张口就来。
于是乎,士兵们纷纷响应,以齐整的口腔吼道:“哈依”,继而分组奔赴炮阵地周围的工事。
士兵们没有慌乱,反而人人兴奋,迈着整齐的步伐挺近鬼子的工事之中。
小鬼子治军严谨,军容严整,这一点先遣队员耳熟能详,在行动前严令交代士兵不要慌,稳住情绪就是胜利。
当士兵们顺利地进入炮阵地,一颗“砰砰”直跳的心逐渐平和下来。
所有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以为是先遣队员的日语起到了作用。
但一切不重要,重要的是安全进入到鬼子的炮阵地。
而且顺利地进入工事,鬼子兵热情的打招呼,这情景令士兵们几乎都要放声大笑,一脸洋溢。
小鬼子做梦也没有想到,热情满怀的招呼换来索命的子弹。
只听先遣队员大吼一声:“动手,接管炮阵地,干死小鬼子,一个不留,杀啊”
说实话,他的命令还没有子弹干脆利落,话未说完,小鬼子已经在弹幕之中哀嚎,挣扎着那一份不甘。
士兵们人手一杆轻重火力,在进入各个工事的情况下,进一轮扫射便解决了鬼子的守备部队。
这一举动惊醒了鬼子炮兵,鬼子兵没有武器,顿时惊恐四起,大多数小鬼子吓得尿裤子。
甚至有不少小鬼子直接吓昏过去,好像直接吓死了几个小鬼子。
炮阵地失去守卫士兵等同沦陷,根本没有反击的能力。
因此,士兵们端起轻重机枪对手无寸铁的炮兵招呼,“突突”、“哒哒哒”一阵弹幕笼罩,两座炮阵地瞬间变为屠宰场。
战斗胜利,仅仅用了五秒钟的时间,小鬼子便死伤殆尽。
“兄弟们,报仇的机会来了,炮兵进入炮击位置,其余人打扫战场,严防小鬼子反冲锋,快”
第42章力挽狂澜
以假乱真,巧夺阵地。
电文战术顺利地迷糊了小鬼子,致使两千士兵成功的夺取了鬼子的重炮阵地。
不但歼灭了四个中队的小鬼子,而且顺利地剥夺了鬼子的重炮。
战场瞬息万变,时间不等人。
先遣队员率队进入炮击位置,校准炮击仰角,对隘道阵线展开炮击。
炮弹集群升空,“咻咻”飙射,瞬间越过万米的距离,成散弹式砸在阵线的山坡上“轰隆隆”爆炸。
炮弹连环爆,炸得山崩地裂,血肉横飞,也掀飞了一大批鬼子兵。
小鬼子惊恐万状,一片哀嚎,也爆发出惊天的咒骂:“八嘎呀路,炮兵是吃屎长大的吗,瞎眼了,为什么要轰炸自己人。”
“该死,这些炮兵都该死,一定要把他们送上军事法庭,枪毙”
“八嘎,一群饭桶,猪脑子”
“野马爹”
小鬼子惊恐四起,爆发出一阵咒骂声,此起彼伏,乱作一团。
杨关笑了,大声命令道:“前线出击,占据一线阵地,把小鬼子给我压下去,稳住阵线就是胜利,快”
旗语兵迅速挥动小旗子,给后山焦急的三千多士兵传达命令。
先遣队员迅速站立而起,大声喊道:“兄弟们给我冲,胜利就在眼前,杀鬼子啊”
三千多人轰然而动,齐声吼道:“杀,杀鬼子,报仇”
声浪齐天,震动了山林,也惊动了小鬼子。
小鬼子嗷嗷直叫,喝令鬼子兵反击,一定要稳固防线。
然而,第二轮重炮炮火宣泄而下,照例砸在一线阵地前方,掀起一股伤亡洪流。
一次挨炸怀疑炮兵失误不为过,也是正常的分析,毕竟战场没有绝对安全之地,发生错误很常见。
二次挨炸就变味了,而且炮弹全部落在阵线前沿,几乎没有一发炮弹在阵线上方爆炸,小鬼子生疑了。
完了,支那军占领了炮阵地,这怎么可能
正在这个时候,幸存下来的暗伏兵全部出动,再次用手雷轮炸前沿山坡,掀起一股伤亡洪流。
重炮轰炸,鬼子兵已是自顾不暇,亡魂皆冒,几乎丧失了战斗能力。
手雷紧跟而上展开连环爆,鬼子兵彻底被击溃到三十米以下,丢失了已经占领的区域。
不过小鬼子的兵力众多,在鬼子军官的勒令下再次发起冲锋,并没有完全相信炮阵地已经失守。
小鬼子不甘心,已经发现了杨关的二线阵地,也给炮阵地发出了炮击坐标。
只不过炮阵地出现了状况,但并没有引起小鬼子的重视,也不敢相信的结果。
毕竟战场声震四野,枪炮声掩盖了一切,根本无法听到万米之外的战斗声浪。
看不见,听不到,电台联络正在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小鬼子无法正确的把握战局。
故而坚持进攻计划,也不敢在战斗焦灼的情况下撤退。
撤退就是找死的行为,身后是一片开阔地,鬼子军官不可能下令撤退。
致使鬼子兵急冲锋,向一线阵地发起猛攻,抱着一举拿下阵地的决心悍然出动。
放眼望去,鬼子兵黑压压的一片,不知道有多少人,集体向山坡涌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