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10(2 / 2)

加入书签

那便是用作探查灵识,进而引发。

虽说灵识只是修士灵力残余的一种体现,但因为本身携带着部分记忆的缘故,他们的存在也是无比珍贵。

只是岁月无情,非但能使英雄化作烟尘,红颜变为枯骨,还能使灵识不断被侵蚀,其中记忆渐渐丧失,这也正是为何秦苍等人来到这五道石门之前已有一些时辰,但都未能在它们身上发现什么明显灵识的缘故。

非是不存,而是经历了悠悠岁月的腐蚀,这其中的灵识变得极为稀薄,已不能自行显化,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出现。

如此重要的一点,并没有人主动透露给秦苍他们,而是他们凭借自己的推断所作出的猜想,既然是猜想,便不敢说百分之百的正确,究竟是否与事实相符,还需要仔细验证一番。

所以在场众人都很期待桑芷柔以灵衍虫沟通石门的这一幕。

灵衍虫本身并不具备太强的攻击性,即便未能取到成效,也不会像柳三刀那般招来太强的反震力,所以即便桑芷柔此举无果,对他们而言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而若是桑芷柔当真用灵衍虫沟通出了石门中的残存灵识,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得石门灵识之引,他们便不会再像现在这般只能眼巴巴地站在原地干等,而是会有很大的机会进入石门之中,通往巨塔更高的楼层,得到秘宝。

无声的期待使得场面出现了短暂的静谧。

桑芷柔的心却不静,因为早在她从灵戒中释放出上百只灵衍虫时,她的整颗心也就随着这些灵衍虫的移动,被牵动了起来。

自桑芷柔自加入大衍魔门起不久,她其实便已经受了易潜的指引,开始与灵衍虫打交道,一开始仅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熟悉这些虫豸的习性,并没有多么复杂,只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记忆而已。

但到后来,她在易潜的要求之下,开始了从一个旁观者到培养者的转变,从刚刚出生的灵衍幼虫入手,通过自己对它们习性的了解,营造一个最为适合它们生存以及锻炼的幻境。

这自然就不再简单。

她既是一个培养者,也是一个见证者,将近二十年的时光,她不只看到了自己由一个怯懦的小女孩到大衍魔门年轻一辈精英修士的蜕变,也看到了自己所培养的灵衍虫不断地死亡。

她自认自己为这些灵衍虫所营造的生存环境已经足够好,投入的精力和心血也足够多,只是无论环境再怎么好,耗费的心血再怎么多,也依旧无法改变生死这等沉重的自然命数。

愈是微小的生物,生命其实就愈是脆弱。

七尺凡人,尚不过几十年匆匆岁月,微末虫豸,那更是寿命短暂。

夏虫之所以不语冰,不是因为它们不喜爱冬天的寒冷,而是它们连见到这份寒冷的机会都没有。

无法亲眼所见所带来的惋惜,不会逊于擦肩而过转瞬即逝的遗憾。

这当然是件莫大的悲哀。

既是灵衍虫的悲哀,也是桑芷柔的悲哀,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自己亲手培养出的一批批灵衍虫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她又怎能无动于衷

无法弥补的遗憾,总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桑芷柔却不愿面对这些深刻的印象,而是将它们一一尘封在心底,所以时至今日,她已经记不得自己已经见证过多少批灵衍虫的死亡,她所时刻注意的只是自己现在所能调动的这些灵衍虫能否在短暂的生命岁月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最大价值。

就像从天空中划过的流星那般,纵然在眨眼之间便已逝去,但至少还留下了一瞬间的灿烂。

如此灿烂的瞬间,在特定的人的心中,其实就已经算得上是永恒。

桑芷柔所期望的就是这种永恒。

故而她不带丝毫吝啬地催动着掌心中上百只灵衍虫的灵力,让它们的灵力彼此交汇,形成一条细小但却紧密的丝线,再然后,便是让这些灵衍虫顺着这条灵力丝线向面前的这道石门爬去。

石门依旧紧闭,依旧那般暮气沉沉。

但随着这些灵衍虫的纷纷涌来,这样的沉寂氛围很快发生了改动。

如同一抹虹光穿透乌云

恰似一道星火照亮夜空

石门之上传出了阵阵的嗡鸣之声,那是由死寂走向生机的呐喊

初时微弱,而后强烈

有一股灵气倏然间从石门中透出。

紧接着,成百上千股的灵气被牵动,纷纷在门上显露。

众多灵气汇聚,在这巨大的石门上缓缓勾勒出一道颀长身影,只是这道身影就像是被山间的浮岚所遮蔽一般,只得依稀窥见轮廓,无法看清真实形貌。

同样的一幕,在同一个时刻于另外四道石门之上也得到了体现。

桑芷柔神色一惊,其余诸人更惊,但接踵而至的便是喜悦。

因为仅是沟通一道石门便让另外四道石门齐齐发生变化,这足以说明五道石门之间互通,十有真如他们所料想的那般通往着巨塔的第四层到第八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