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05(1 / 2)

加入书签

到最后面。

任何东西,一旦多了就会非常恐怖。

就连蚂蚁,聚集起来之后都能将大象啃成白骨,更何况是人呢。

这么多的人,光是看看就感觉到恐怖,聚集在一块之后,除了一些没有脑子的毒虫外,再也没有任何东西敢阻挡他们的去路。

王昊带着玲珑走在最前面。对于玲珑,这些西大荒的人并没有感到太过吃惊,毕竟,天上翱翔着的,短短几天时间已经和别的高级禽类打了两场架的天狮就是从华城派出来的,像天狮这样的高级生物都是华城驯养的,那玲珑这种相对来说体型较小的普通蟒蛇,自然也能够驯养。

当然,他们没有见到过玲珑以小搏大,以普通猛兽的身姿,反杀了掘地食蛇狐王的一幕。否则的话,他们肯定不会将玲珑当成普通生物一样看待的。

带着这么多的人走,在大荒上,基本上就是无敌的存在。

走了一天,王昊发现,没有任何生物胆敢拦在人群的前面。

就连大荒上最为强大的普通陆地生物巨型迅猛龙,远远的看到人群后,都吓的落荒而逃。

只不过,如果搁在以前,它们还能够逃得掉。

但是,当王昊知道大迁徙的人数翻倍,食物不足的时候,黑甲军足足抽了一半出来,用以猎杀路途上碰到的一切生物。

短短半天下来,黑甲军就已经猎杀了数百头猎物了。

这些猎物中,个头大一点的有泰坦蟒,长毛象之类的,而小一点的,则是鬼头龟等。

这些,都是跑起来比较慢的,至于那些跑得快的,远远的看到人群后就开溜了。

如果不是大迁徙比较重要,担心发生突发状况,黑甲军非得追上去不可。

虽然人群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没有碰见野兽来骚扰。但这并不代表大迁徙是安全的。

大荒的毒虫毒蛇太多了。这些毒物,隐藏在草丛里面,很多情况下,众人都会在不知觉的情况下踩上去。

如果一脚没能将其踩死的话,往往它们都会临死前反咬一口的。

碰见小点的毒虫还好说。在大迁徙之前,王虎再三强调了,每个人至少要带两双类似于草鞋的编织物。就是为了防止踩到毒虫的。

因为强调的次数太多,这种情况,就连那些自主加入大迁徙的部落都知道了。

所以,每个人都带有用草,用叶子,用兽皮甚至用木头做的鞋子。

小点的毒虫无法咬到被保护起来的脚。但是毒蛇之类的却能够扭头咬到踩住它的大腿。

一人被蛇咬了之后,在十三万多人的人群中,根本连点波澜都翻不起来。

杀死咬到自己的蛇后,被咬的人只能继续听天由命的朝前走,如果运气好,蛇不带毒的话,他们就没有事。

如果运气不好,蛇毒发作的话,他们就会倒在前进的路上。

虽然后面的人会主动避开那些倒在迁徙路上的人。但因为人数太多,往往等到人群走过之后,被毒蛇咬死的人,就只留下一摊和泥土混合在一起的红色烂泥了。

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并非是一起两起,而是很多起。

据走在后面的王虎所说,基本上每走五十米,就会有一个人倒霉的被毒蛇给咬死。

如果在高处看的话,就会发现,大迁徙中人群所走的路,会延伸出来一条红色的血线。这也是为什么,经历过大迁徙的人,最后会将这条路称之为带血的路的原因。

第527章 大荒的夜,死亡的夜

按照古牧划分的时间,大荒的夏末,一般都是晚上八点天才彻底黑透的。

不过等队伍走到六点左右的时候,王虎就从后面追了上来,告诉王昊,需要扎营了。因为人数太多,如果再晚的话,就会引起混乱的。

扎营的事情王虎去安排,从西大荒到蛇窟的这几天来,王虎处理这些人的问题已经十分熟练了,根本就不需要王昊操心什么。

河滩,是最好的宿营地,因为河滩没有碎石,毒虫并非那么多。

因为人数太多,又不容易指挥,所以自然不可能搭建临时居住的地方。

王虎告诉王昊,从西大荒过来的这几天,每天夜晚,都至少有一百来人会被毒虫毒蛇咬死。

虽然一两百人相对于十多万的人口基数来说实在是算不得什么,但就这一点,也足以见得到大荒的残酷了。

选则在沙滩上休息,除了沙滩上舒坦平整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沙滩毒虫少了。

尽管沙滩很厚,但十多万人,还是占了足足摆了将近两千米的长度。

王虎带着黑甲军,先用钩爬将这两千米内的水域梳理了一遍。

钩爬就是华城的铁匠打的大铁钩子。

一个铁棒上面,足足有六根钩子,只要一甩出去,落到鳄鱼之类的生物前面,然后朝回拉,钩子就会勾住它的。

这短短的两千米水域,王虎他们足足钩了四十二条大鳄鱼。

当然,河中的鳄鱼密度远远不止这一点,主要是其余的鳄鱼,见势不妙都跑掉了。

水域肃清之后,人群才被准许打水。

渴了一天的人早就迫不及待的来到河边。

众人虽然比较乱,但经过这几天的磨合,都已经知道该怎么办了。

人与人之间,都留有足够通行的缝隙,痛饮了一顿之后,大荒人又不用洗澡不用煮饭的,只是各自将他们带的装水的容器装满就行了。

大荒人那装水的东西五花八门,有被掏空的壳果,有动物的胃囊。不过大部分的,用的都是竹筒。

因为白天要负责人群的安全,所以黑甲军需要保持良好的睡眠。

因此,夜晚守夜的人,自然不会是黑甲军了。

等到天色微暗的时候,数百个火堆便被支了起来。

打水的人也远离了河边。

在人群的外侧,每隔二三十米,便会有一个火堆,而每个火堆边上,都会有两名被随机挑选出来守夜的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