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6(1 / 2)

加入书签

事和人。这一期的标题我称为大江东去。

赵国涛和陈教授对视一眼,这小子行啊,口气这么大,看你下面能不能圆回去。

郝仁继续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的这个诗句真实的反应出这个时期百姓的苦难和悲哀。时势造英雄,也因此就从这个时期走出了一批个性张扬的英雄,他们或许是为了私心,称王称霸。也许是为了百姓,天下太平。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都为了统一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本来心不在焉的观众听了这话也打起了精神,“这段话说的还不错啊,有点意思。”

赵国涛看着台上冷笑一句,“呵,照本宣科谁不会就这还有脸说我讲的无趣”

看着赵国涛在下面一脸藐视的嘴脸郝仁心里想到道下面看你还笑不笑的出来,“说起三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诸葛亮,而说起诸葛亮就想起周瑜。不同与诸葛亮的机制多谋,算无遗策。周瑜就是个反面教材,小肚鸡肠,气量极差,能记起来的和周瑜靠边的就是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然后就是他吐血而亡的那句既生瑜何生亮。但是,这只是三国小说和戏剧里面的桥段,我要告诉大家真正的历史不是这样的,周瑜也不是一个气量狭小的人。”

“不是吧,周瑜不是这样的人”

“难道小说里都是胡诌的”

观众席上议论纷纷,都以怀疑的目光看着郝仁。

赵国涛差了点笑出声来,“你刚开始就推翻三国演义,在这信口胡说。你吸引眼球也不是这样的吧。”

郝仁面色自若继续道,“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24岁就被任命为建威中郎将,24岁什么概念现在的年轻人24岁要么刚参加工作,要么还在读大学硕士什么的,可周瑜呢都成将军了,这就是官场得意啊,而当事江东百姓怎么称呼他呢,周郎,这个郎字,表示的是帅哥,也就是大家现在说某某张的帅,自古美女配英雄,更何况这英雄还是个帅哥呢,所以周瑜和孙策娶了江东最著名的美女,大乔和小乔。”

“大家想想,这是什么这是官场情场场场得意啊,这样的人会嫉妒别人咱们嫉妒他还差不多,更别说能把自己气死这么荒谬的了。”

“美女。”

“帅哥。”

观众都笑出声了,“怎么古代还有这称呼,咱们不是穿越了吧。太搞笑了。”

郝仁摇摇头继续道,“周瑜的器量很大可不是我信口胡说,大家看看当时的人是怎么评价他的,陈寿写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这是说他气量大,识大体,品质好。刘备说他器量颇大。他的老同学蒋干说他雅量高致。另外我说一句,蒋干这个人确实去过周营,但是他没盗什么书。他也是被冤枉的。”

第三十六章 观众懵比了

观众看郝仁一本正经的引据也都将信将疑的。赵国涛俩人心里骂郝仁胡说八道,信口胡诌。

郝仁继续道,“有人肯定说我是胡说,说从小到大听说的看的书和电视剧都不是这样的啊,怎么差别这么大其实大家都走进一个误区,事实上历史一直都有三种形象,第一种是历史本来的面目,我们称为历史形象,这一种都是历史学家主张的样子。第二种呢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样子,我们称为艺术形象,三国演义就是文人以自己心中的形象撰写出来的。第三种是老百姓主张出来的,民间信仰中历史人物的形象,这是民间形象。”

“打个比方吧,拍了电视剧,大家一看,不对,这周瑜不像啊,这诸葛亮也不像,甚至还说孙悟空也不像的。为什么”。

郝仁喝了口水眼睛看着赵国涛,“但是谁见过周瑜见过诸葛亮你见过吗你都没见过为什么说不像

观众听得哄然大笑,这家伙太坏了,你讲节目就讲呗,你盯着他问干嘛。

赵国涛心里破口大骂,尼玛的,你盯着我干嘛。他还不能发火,这时候摄影机也对着他拍,赵国涛只能努力挤了一个笑容,比哭都难看。

“这就是因为大家心里都有一个人物形象,看到的和自己心目中的不一样就会反驳。这就是民间形象。不管民间形象还是文学作品都不能代替历史,他们真正做的事也不可能是小说里写的那样。”

郝仁停了一下继续道,“而民间形象和文学作品里最离谱的大概就是诸葛亮了。说起诸葛亮,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空城计,草船借箭。而空城计表现出了诸葛亮极高的军事天赋,胆大心细利用人类怀疑天性躲过一劫。而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是怎么想起空城计的呢这就不得不说一个人,郭冲这个人绝对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

“我去,铁杆粉丝都出来了。”

“听着就想笑。”

郝仁正了下脸严肃道,“郭冲这个人大概是觉得以当时诸葛亮的事迹并不能衬托出他的伟光正,觉得诸葛亮的军事天赋大家叙说的比较少,所以他就写了一篇文章,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与世者,这里面第三件事就是空城计。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就引用了,这并不是他原创的。但当时为什么没人对这个说法产生怀疑呢因为皇帝喜欢。”

“皇帝喜欢什么意思”

“喜欢诸葛亮我去这太扯了吧。”

郝仁做了一个示意大家安静的动作,“为什么说皇喜欢诸葛亮,因为诸葛亮那首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死。大家想想,当皇帝的哪有不喜欢这样的臣子的为了给你治理国家,为了你的位子,我命都不要了。这样的臣子皇帝绝对要捧啊,下面的文武大臣一看皇帝很喜欢很欣赏诸葛亮,怎么办大家也都往诸葛亮那边凑啊,但是诸葛亮都挂了不知道多少年了,没办法,只能当偶像,整天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挂嘴边,对诸葛亮的事迹也都大肆宣扬。恨不得都把诸葛亮神话了说他是仙人下凡。”

“我去还挂了,还偶像。真太有意思了。”

“说的很不错啊,比那个谁谁谁强多了。”

“就是,早知道一开始都应该让郝仁说了。”

赵国涛听着后面的群众议论,脑门青筋都气的冒出来了,这胡说八道的你们也信,真是没点脑子。

“但是。”郝仁脸色严肃,“大家也知道,铁杆粉丝说的话那可信度是很低的,对于神话诸葛亮来说,老百姓可能会喜欢,因为他们希望那些离自己很遥远并且高高在上的人能力越大越好,而有些文人为了拍皇帝马屁也不会去说些怀疑的话,但还是会有些人会持怀疑态度并查找资料。所以,我要说的是,诸葛亮并没有用过空城计这是郭冲编的。”

“什么空城计是假的”

“竟然是编的,怎么可能”

赵国涛站起来发火道,“你胡说什么呢,不会讲就下去。”

严宽小张他们也是目瞪口呆,懵了,全场就没几个相信的,他们听了几十年别人这么说,郝仁现在突然说这是假的谁也不相信。

郝仁神情自若道,“这就是我说的民间形象,几十年的观念很难一下改变,这位是赵国涛赵教授吧。”郝仁看向赵国涛,“你是搞历史文学的,在这方面我相信全国没几个能比得上你,但是文学作品不是历史,它只是借助历史改编的而已,如果你还不相信,那我想问你几个问题,空城计大体就是说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但是呢,这个马谡是个书呆子,典型的就是说说天下无敌,做做无能为力然后把街亭丢了,司马懿就率兵进攻阳平,是这样吧。”

“没错啊,书上不就这么写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