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44(1 / 2)

加入书签

说道。

听罢刘邦的言语,县令颇为皱眉,“还请亭长细讲,吾定当遵从。”旁边的刘邦稍微颔首,也不在和沛县令废话,拔出长剑刺向其腹中。

“吾等心意已决,恐怕县令扰了大家,故出此下策,还望县令莫要见怪”刘邦此刻有些心狠的说道。

沛县令想要说话,可是嘴中却止不住的流血,最终指着刘邦,有些不甘的倒下,刘邦当即割下县令首级,提着出了府门,竟无一人敢阻拦。

这时,萧何等人早就在外面等候多时,见到刘邦取下县令首级,立即派兵占领了县府,很快整个沛县尽归刘邦所有。

此刻的刘邦可谓是意气风发,虽然快要五十岁的人了,很快让曹参占领了旁边的丰县,派雍齿把守。

然而刘邦等人正要大展抱负的时候,丰县的雍齿竟然反了,投靠了魏国的周市,沛县与丰县的战役就进入了焦灼的局势。

两处都不是什么大地方,不过是两个县之间的斗争,刘邦派人攻打了三次愣是没有打下来,应该是打群架输给了雍齿。

刘邦此处焦灼暂不提,且说齐地临淄,陆言很是悠闲的坐在院子之中,旁边摆着一张舆图,乃是整个秦帝国的地图,其中还略有百越和匈奴的土地范围。

张文儿在一旁为陆言斟茶,如今已经是公元前二百零九年冬,张苍在咸阳依旧没有消息,因此陆言也不好意思对张文儿有什么非分之想。

陆言稍微看了一会儿舆图,便向着屋内走了过去,其房间之中亦是有着一张舆图,不过却是现下群雄割据的地图。

“子玉,难道你就一直留在临淄吗”张文儿有些无奈的说道。

陆言只是笑笑,“那文儿希望我做什么呢”说罢便向前面的地图走去,仔细观察各个地方的地形和水流。

“这般生活自然悠闲,当初子玉不是说过要挥洒一腔热血,大展宏图吗现在不正是时机吗”张文儿说罢便为陆言斟满一杯温茶。

“文儿莫要忧虑,我只不过在等着师傅回来,如今咸阳来的使者我已经辞去,想必老师不久就要离开咸阳可了。”陆言故作神秘的说道。

就在这时,叔孙通带着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儒生前来拜见,张文儿略微颔首,便向着后室走去,陆言立即备茶将二人请进客厅。

三人叙礼完毕,叔孙通首先起身,“侯爷,这位也是学宫的儒生,我却觉得他胸有大才,因此想推荐给侯爷,希望资助他些财物,让他出世。”

叔孙通言罢,那人立即起身向着陆言躬身行礼,“在下琅琊山人,名曰蒯通,见过侯爷。”补充,蒯通本命蒯彻,因避汉武帝名讳,后人称之为蒯通,本书暂称为蒯通

陆言听闻此名心中大惊,当即起身挽起,“阁下莫不是鬼谷三代弟子蒯通,如此开来,着实有大才”

旁边的蒯通更是茫然,这不过是刚见面而已,就知道自己的背景,着实有些不可思议,“侯爷神机妙算,在下佩服。”

“原来两位认识,是我疏忽了。”叔孙通有些尴尬的说道,蒯通与陆言对视一眼,只是微笑,并未解释。

陆言与二人说了几句,便将两人带进书房之中,两人看到房中地图,心中大惊,叔孙通在旁犹如木石一般立在原地。

“侯爷久居临淄,竟然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吾等实在是佩服”蒯通很是直接的说道。

陆言不过付之一笑,“如今天下变化莫测,今日他之地,明日便易主,现下十八路反兵,唯有陈胜吴广声势浩大,另外会稽项籍之辈亦不可疏忽,周文所带军队不日就要攻打到咸阳,想必章邯也能守住,其余诸国,有大志者,不多,割据势力者,犹如蚊虫,多虽多,却过不了冬。”

“那侯爷以为如何”叔孙通有些瞠目结舌的问道。

旁边的陆言将手一指,直接落在沛县之地,“此处举兵者,日后新皇也,与之争锋者,吴中子弟也。”说罢又将手指移到会稽郡地。

“侯爷为何知道的如此详细”蒯通很是不解的问道。

陆言故意露出腰间的玉佩,蒯通看到玉佩,很是平静的表情突然激动了起来,“莫非平南侯亦是鬼谷传人,不知道侯爷所学习的乃是何种绝学”

“相术观星,阴阳易经,知兴衰之术”陆言毫不含糊的说道,叔孙通听到此话更是惊讶的不敢说话,原来平南侯离职是看透了秦朝的国运,所以才会搬到临淄。

“蒯通拜见大师,还请助我财资,为侯爷铺平前方天下之路。”蒯通听闻此言,竟然不由自主的跪了下来。

陆言连忙将蒯通扶起来,“我知万物,因此不可随便入俗世,暂且留在临淄,诸事皆有你们去办,另外英布、陈平、张良、韩信皆已入世,你们也去吧。”陆言说罢当即在案牍前做了下来。

叔孙通与蒯通二人自然不敢叨扰,很是恭敬地退了出去,见到两人离开,陆言当即掩面大笑,“刘季啊,本侯爷又帮你招了两位谋士,一恶一善也,你可要好好发挥他们的才华啊。”

第300章 季布访能人范增

陆言虽然身在临淄,但是所派出的密探一直关注着秦帝国各个郡地的变化,何人称王,何人被杀,陆言全部了如指掌。

项梁与项籍召集了诸多将士之后,准备占领各地,但是他们虽然有很多优秀的将领,但是却没有优秀的谋士。

无论哪个朝代,谋士在军中的地位都很高,毕竟他会帮助帝王如何步步谋划天下,项梁身边不缺将领,只缺为以后打算的谋士。

而军中有人名曰季布,得知项梁心事,便前往府中拜访项梁,会稽郡守府中,项梁为人谦和,待人和睦,与人友好。

听闻季布前来,慌忙迎接入府内,两人对坐叙礼,“公欲图天下,却无良谋,因此不肯出兵,可有此事”

项梁听罢当即点头,“将军所言是也,如今将精兵广,却不知下步为之奈何,盖因无良谋也,将军可有举荐之人,某定当重谢”

季布心想我若直接说出范增,项梁很难重视,不若先和平南侯做点比较,如此项梁必可重视此人。

“我闻平南侯离职之后,并未失踪,而是一直留在临淄,公为何不请人将其带来辅佐军事,如此便可成就千秋大业。”季布很是恭敬的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