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8(2 / 2)

加入书签

于是,华夏结合了古代和现代的军事制度方式,把军官划分为九个等级。由最低级别往上排。

第一等级是伍长,带领4个人组成的5人小队作战。听从下一级班长的命令。

第二等级是班长,带领9个人组成的10人小队作战。由于基本的作战单位是10一个班,所以在这个十人小队长里,伍长也相当于副班长。一个班设有一个侦查员。

第三等级是列长,5个班为一列。设一个副列长。包括2名正副列长,一个列也就是52人。

第四等级是佰长,2个列为一个佰。设一个副佰长。一个佰再额外加一个10人的炊事班,就是116人。

第五等级是团长,带领5个佰。设一个副团长。每个团再额外加一个10人的医疗班,就是590人。

第六等级是军长,带领2个团,设一个副军长。1182人为一个军。取千军之意。

第七等级是将军,可带千人以上,万人以下。

第八等级是大将军,可带万人以上。

第九等级是部落最高的军事指挥官,也就是相当于总司令。负责部落的军事指挥权。当然,现在这个总司令的位置肯定是作为族长的华夏。

部落采用军功制度。普通士兵累计杀敌10人,或者俘虏5人,就可晋升为伍长。伍长累计杀敌20人或者俘虏10人就能晋升为班长。班长累计杀敌50人,或者俘虏25人,就能升为列长。以此类推。当然,所有士兵完成上级的下达的任务也是可以额外获得军功的。又或者打胜一场仗,全体参战人员就能额外获得军功。当然,这个战胜后额外的军功大小是按照军官等级优先的原则,就是军官越大,胜利后得到的军功越多。积累一定的军功就能晋升一级。所以呢,由于班长以上光靠杀敌和俘虏人是很难再升一级的,更多的是完成上级的任务和打胜仗来得到军功晋升。正常来说,杀敌一人得一个军功,俘虏一人得两个军功。当然,打胜仗获得的军功更多。

鉴于部落当前的人口状况和附近部落的形势,华夏决定把部落的军队数目一次扩大到了2600人。当然,这些军人是一边工作一边训练的。没办法,部落还不能把人全都投入到军事中。

华夏把其中的2450人分为5个团,也就是一个团490人以后抓到人再补充够。所以现在一般的将领暂时最高的是团长。

华军第一团,团长是华虎,主要是刀、戟、弓、弩各4个佰加一个医疗班。就是490人。驻守在种花城和华夏工业园。

华军第二团,团长是华豹,兵种跟华虎一样。驻守在北面的华夏牧场。还有一个车骑列是单独另计

华军第三团,团长是华丰,兵种也是一样。驻守在东面的花田城。

华军第四团,团长是白起,兵种一样。驻守在西面的华夏农场和养殖场。

华军第五团,团长是共工,由于共工驻守的地方是南面的造船厂,所以,第五团是海军陆战团。兵种是1个刀甲佰,一个弓箭佰,一个弩箭佰,一个战船佰。

接着就是部落的特种部队和车骑兵。华军的特种部队就是龙组,一共是100人。还是玄女带领。但这个龙组是一个团的级别,团长是玄女。

车骑兵是战车和骑兵的集合体,华夏放弃了驴作为骑兵的念头。驴被用于部落的运输工具。现在部落有25匹成年马,华夏把5匹马分发给5个主要的作战团后,还剩下20匹马。这些马10匹作为重骑兵,5匹作为轻骑兵骑射。4匹作为战车用马。2辆长戟战车,2辆是床弩车。还有一匹是骑兵列的列长的坐骑。这个车骑列的列长就是在上次战斗中表现优秀的句芒,而副列长就是常先。但目前,部落的车骑兵只有20匹马,但总人数是50人。所以这个骑兵暂时归属于第二团华豹的管理。

这次的大规模扩军,华夏降低了以往的征兵要求。很多以前的普通士兵都晋升为小军官。虽然这次的征兵要求不高,但是训练可是一点都不马虎。文化科和武力科的训练可是一点都不含糊。很多人都是武力强,文化科低。这样华夏肯定是要批评教育的。考试多次不合格可是要扣军功的,所以某些文化水平低的军官就要加紧学习了。

比如,现今部落里除华夏外,武力值排第一的共工。这共工武力科目很厉害,但文化科就惨不忍睹。很多作战的战术考题转个弯就不会了,刚刚升为团长的共工对此很是着急。团长不但要武功了得,更重要的是灵活指挥队伍取得胜利。

于是乎,共工便打上了龙组的团长玄女。是的,玄女的文化科是全部排第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