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1(1 / 2)
部落的人看看,这手掌里是没有任何东西的。
然后他又故意摞起双袖并偷偷把袖中的息壤转移到手掌里面。
接着他又双手合十念起了咒语,吟唱了一会儿后,他便慢慢把手掌摊开。
他的手掌中突然多出了一颗拇指大小的球状息壤。
这个简单又低级魔术可把这些从未见过魔术的人给惊呆了,这个人怎么突然就变出一坨泥巴来的呢
“这是我用法术变出来的息壤,这是一种能自己生长、永不耗减的土壤。洪水长一寸,息壤就长一寸。我现在将此神物传递给治水大使共禹,让他去帮助你们治水,只要你们拥戴他为首领,这里就不会再有水患。”
华夏伸出手掌,继续说:“共禹上来接受神物”
“是”
共禹立马上去跪在他的面前行了一个大礼,共禹把双手举过头顶接过了他递来的息壤。
全场的人莫不做声地看着他们两个在演戏。不过,荆部落的人却是十分信服的样子。
把息壤递交给共禹后,华夏又说:“我要回到天庭去了”
“噜噜噜”华夏再次全身发抖。
恢复过来后,他一副懵然不知的样子,夸张地说:“嗯怎么我在这里了刚才发生什么事了”
他走前一步,来到荆楮的面前,故意道:“荆楮族长刚才发生什么事情了你知道吗”
虽然现代人一眼就能看出华夏在演戏,但这个时代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演戏,他们都有点半信半疑。
“刚才天帝借用你的身体任命治水大使共禹当我们荆部落的首领,帮助我们治水”荆楮默默地说道。
“是吗”华夏一脸懵地说道。
“族长这是刚才天帝借用你的身体,变给我治水的神物,这个东西叫息壤。不如我们去试一试吧。”共禹来到华夏的面前。
“嗯”华夏接过息壤认真地观察了一会儿后,便说:“好快去试试”
接着,共禹又对荆楮说:“荆楮族长,请问你们这里有什么地方是需要修筑堤坝的呢”
“有有有请跟我来”荆楮也是非常有兴趣去看看这个天帝变出来的神物到底有多神。
荆楮一脸期待地带着众人来到前面大江边上的一个大缺口。
此时这个缺口足足有十多米长,大水滚滚流向北面平原的一处低洼地。
“就在这里这个缺口有1人深,我们把土一堵,水流就把土冲走了。我们都要绕路走。”荆楮叹气道。
过来围观的荆部落族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得到消息,天帝派了一个神人下凡去当他们的新首领,帮他们治水。
共禹上去查看了缺口一番,然后他便把手中的息壤分为两半。
把一半息壤收回到口袋里,他捧着另一块息壤在念咒语。反正他是瞎念的,让这里的人相信就好了。
念完咒语后,他便把这块息壤投到那个缺口里,他马上把一袋石灰取来,准备用来限制息壤的生长,达到修筑堤坝的目的。息壤接触到水就会长大,但会长大的是露出水的部分,只要在上面散上石灰,息壤就会停止生长。
很快,刚刚投了息壤的位置便长出了一堆洪水冲不掉的土堆来,土堆冒出水面慢慢长大。
土堆慢慢与陆地相连接,一条结实的堤坝慢慢长出了形状,共禹连忙取出石灰按照堤坝的样子慢慢洒下石灰,将息壤定型。
不到十分钟,一条稳固的堤坝便制作出来了,刚才这个喷洒着滚滚洪水的缺口,此时被封闭得严严密密。
荆部落的人看到后连忙面向共禹跪拜起来:
“大禹首领大禹首领大禹首领”
共禹也是懵然了,他不好意思地上前说:“你们快起来快起来”
接着,荆楮便站了起来,然后他又命令自己的手下说:“你们快去请土部落的人过来,让他们在堤坝这里雕刻一个大禹治水的石碑。”
“是”荆楮的手下连忙跑了出去。
华夏也有点搞不懂,便回头向旁边的苗黑山询问道:“为什么他们称共禹为大禹的”
“族长有很多部落称呼首领为“大”,比如以前的有巢氏,他们的族人就称呼他们的首领为大巢。现在,共禹成为他们的首领,当然称他为大禹啦”苗黑山介绍道。
难道说大禹治水的传说就是这么来的
第三百六十章 新城建设
共禹成功地成为了荆部落的首领。当然,现在的共禹只是花部落的一名城主,兼水利部的部长。
共禹作为荆部落的新首领,他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让荆族人接受盘古教的思想改造。这样,荆族人又很自然地将华夏奉为天帝的化身。
荆部落的总人数有3万人,他们分散在这片平原上,他们过着游耕和游牧的生活。
而这个荆城寨只能容纳5000人,荆部落的其它氏族分散在这片平原上。
共禹的这队治水队伍已经达到了1000人,而多出的500人正是荆部落的人,荆族人从祖上几代开始就在这里与洪水搏斗,他们也积累了不少丰富的治水经验。
据了解,荆部落这些人原本是这里的不同的部落,后来这里受到水患影响,这就导致他们有很多人妻离子散了。他们也试过离开这里,但他们的游耕文化导致他们没法轻易离开这片平原。
长期与洪水的搏斗,这让荆部落的人非常信奉天神。
所以,经过共禹和华夏演的一出神话戏后,他们就完全当真了。
华夏在荆部落这片平原上骑着马匹到处逛了五天,他对这一带也有所了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