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36(1 / 2)

加入书签

。”

“你好谦虚,为人低调。”

“你看出来了。”

“我们接触不多,像您这样的老干部,还真的少。”

“此话怎讲?”

“你看啊,你是副县级干部吧,怎么样也到县里买一套房子吧。”夏林皓想你在这里等着我,好,好得很。

“这是要看每个人的经济条件。”

“潘老师,您说笑了。”

对方改了称呼,把夏林皓当老师了,变得真快。

“不是说笑,你不了解我的情况。”

“对呀,农村空气好,我也喜欢农村,老伴没死的时候,是想到农村养老的。”

“现在还有这种想法不?”

“有是有,一时很难实现。”

哗啦一下,来了一大串文字:

《花开有声》

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抓时光的尾巴

告诉过往

恨了又爱爱中有恨

反反复复

总逃不出自已骨髓里的牢笼

悲悲喜喜喜喜悲悲

命运注定多舛

谁对我说

不是从喜到悲从悲到喜

花开有声你听到没有?

《修行在路上》

因果轮回

仍然

出污泥而不染

依然

洁白如故

修行

无需踏入净土

寻求灵魂的归宿

无不是欢愉与悲壮

心寸之地

大可撑船

小如针尖难容

人在路上

心在路上

修行在路上

《让心去流浪》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

涉足陌生的地方

在别人故事里扮演角色

不管你承不承认

去的都是远离喧嚣

远离是非掩饰真实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

即使有很多是羁绊

心底深层总有一个梦

珍惜一次的柳暗花明

珍藏瞬间的感动和记忆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

梦里出现风景

也有恶魔纠缠

无法阻止一颗不安份的心在外流浪

任性未必无悔今生

编辑说,我适合写现代诗,想像开阔境界。

夏林皓看到编辑说的话,心里骂了一句:“古诗不开阔?屁话。‘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人家站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万里外的船。”

“花开有声为最佳,修行在路上次佳,心去流浪还行。”

“潘老师,能不能说具体一点。”

“花开肯定是有声的,谁能听到呢,除非有特异功能。”

“呵呵......”她笑得一时收不住。

“潘老师你真幽默,把我笑死了。”

夏林皓觉得一点也不好笑,也跟在后面附和地笑了笑。

“哈哈。”

“第二首嘛.....其实比第一首写得还要好,本来嘛,修行就是在路上,不走谈何修行。”他声音有意拖长。

“对,对,说得真好。”她在夸他。

“第三首诗写得比前两首还要好,无悔今生,没有后悔事,这好,这就是完美,你说说,不后悔,还有比这还美的事吗?对不对?”

本来是向夏林皓讨教的,反过来他问起她了。

“是,是,潘老师的点评越来越精彩。”

“过讲。”

她不知道夏林皓是有意还是生气,懒得讲,很可能是这样的。其实,她不清楚夏林皓,夏林皓有时写出来的诗,自己都说不清,评诗,他是一个外行。

她也不好深说这事,不过她还是没有忍住,问了一句:“提一点修改意见。”

“语不惊人死不休。对吧。像;‘春风又绿江南岸。’不是为一‘绿’字,修改了七遍。你诗改了几遍?改是重要的,诗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夏林皓说这个,没有人能反驳,这是定了形的东西,一代代教人写诗要改,还要反复修改。

“说得好。”

“我改,不知从哪里改。”

“写好后,最好放上一周,再拿出来,就会有新的发现。”

这句话说得还像个人话,就是这样的,她有这样的体会。

“谢谢夏老师,我的脚站麻了,回见。”

这女的疯了,真疯了,又在装萌了。

非得站着吗?活该,都将我饿死。这个时候,夏林皓才知道自己还没有吃饭,他便朝小饭馆走去。

小饭馆里,人头晃动,过去没有这种感觉,现在见到这种场景,心里总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概,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众星捧月,只是瞬间,酸酸地味道还会涌起。

第一百八十三章怎让女人在外流浪

村头小饭馆,多是本地人在这里吃饭。

吃的是家乡菜,说的是家乡话,没有陌生,没有隔阂,只要你来这里吃个两餐三顿的,不用说话,老板娘大概能知道你想吃点什么。

夏林皓的到来,人们也就只是礼貎式的打了一个招呼,都是乡里乡亲,没有假的一套。

夏林皓一进门,就看到一个角落没有人坐,就走了过去,他现在也适应了这种生活,甚至有些喜欢。

这个角落他是常坐的,只要没有人的情况下,他都愿意坐这个地方。

这个角落大多数人是不愿坐的,感觉手脚放不开,有点挤,出来进去都不太方便。

这个角落有两种人喜欢,如夏林皓,也就是当领导的人,还有一种人就是好观全局的人。

这个角落,斜对着大门,能观到整个小店吃饭的人,出出进进的人在这角落一目了然。

说起来是个小店,大大小小的桌子也有二十张。菜饭的价格,十元钱就能吃上一顿饱饭,几百的也有,九成以上都是面对普通人。

夏林皓一坐下,就有人来了,夏林皓没有说话,只是挥了一下手,老板娘就明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