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57(1 / 2)

加入书签

聚三十余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击绍别营於杜氏津,破之。”在官渡之战时,也只有于禁多次带兵攻击袁绍别营。

于禁在军营中军风正直,从不罔顾军法,一切均严格按照法律行事,信服于人。于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曹操曾经恼恨朱灵,欲夺其兵权。曹操因为于禁有威重,遣于禁引数十骑,赍令书,往朱灵营夺其军,朱灵及其部众无人敢动。曹操让朱灵为于禁部下,众皆震服,其见惮如此。

这时,空空又说道:“之所以各方面能力值评估过低,全是败给关羽投降关羽所致,可那次败给关羽,能怪于禁能力低微吗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攻樊城,于禁与庞德一起救援曹仁,此时大雨连绵,汉水暴涨,七军都被大水淹没,于禁和众将登高坡望水,没有可以回避的地方,关羽乘船攻打于禁等人。

这是天灾所致,非人力所能为。

看看98年的洪水,便是现代化军队应对起来都很费力,更别说三国时期的军队,同样的情况,让五子良将其他几个前来,也都是一样的结果,而于禁为五子良将之首,有足够威望统领七军,反倒让他成了倒霉蛋。

加上于禁又投降了,在东方的文化体系里,他便成了小人一样的人物,当然能力值便成为了五子良将中最低的那个。说实话,于禁只是五子良将里最倒霉的。

而他为什么投降关羽,据传是为了保全被关羽俘虏的三万曹军,所以不得已才投降的。”

魏延又奇道:“为什么于禁对曹操的忠诚度那么高”

“一开始,于禁投靠鲍信去讨伐黄巾军,后来鲍信迎曹操做兖州牧,于禁当时还只是一个都伯,约相当于百夫长,在将军王朗的帐下,王朗看出于禁的才华,把他推荐给曹操,曹操召见于禁,提拔于禁为军司马。大将军之军分五部,每部校尉一人,秩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秩比千石,不置校尉之部,单设军司马一人。军司马能独领一部人马。拿现代的比喻,曹操是一下子就把于禁从一个连长提拔成师长,这种知遇之恩,于禁当然感激涕零。”

魏延跟空空沟通的时候,手却一点都没停下,赤血长刀犹若血色长龙四下飞舞,虽然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却依然游刃有余。

曹洪、于禁、满宠三人围攻魏延,本来应该是魏延有压力,实际上,曹洪、于禁、满宠三人压力更大,特别是于禁。

他原本跟夏侯渊一起南下,结果夏侯渊全军覆灭,现在如果曹洪再被魏延拿下,他就算带着双边马镫、高桥马鞍的秘密回去,也有撤职重责的风险,如果他被魏延生擒,没法带着秘密回去,可能他那个主公曹操会把战败的所有责任都推在他的身上。

这个时候,于禁并不知道,这个世界后来会出现一个定律,名为墨菲定律,其中一点是专门说给他这种倒霉蛋听的,“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第118章 生擒满宠和曹洪

魏延以一敌三,依然有若闲庭信步,手中赤血刀,犹若血色长虹,席卷而来。

曹洪、于禁、满宠三人本来以为三英战魏延,必定能像当年三英战吕布一样,逼得魏延败退,他们可以从容撤退,却没想到,三个人竟然被打得狼狈不堪,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甚至连逃都没机会了。

当年那三英,关羽、张飞都是综合武力破百的主,刘备拿上雌雄双剑的综合武力也比他们任何人都要高,他们这三英单论武力,跟人家那三英提鞋都不配,反观魏延,综合武力破百,已然进入超一流武将行列,便是跟吕布单挑,也能打上数十回合甚至上百回合,岂是他们这些二三流武将可以抗衡的。

本来魏延可以很快就能解决战斗,可为什么他会打得那么慢条斯理,把而三十回合就能解决的战斗拖延到一百多回合

原因很简单,他就是要拖着曹洪、于禁、满宠三人,让他们无法指挥麾下士卒,方便魏军碾压曹军。

毕竟魏军成军日短,又没有经历过几次大战,跟成军多年经历百战的曹军完全没法比,而且魏军的数量还略少于曹军,如果曹洪能像于禁一样冷静地指挥麾下士卒顽强抵抗,那么魏军即便胜利,也是惨胜。

可曹洪太过冲动,竟然想着自己单挑魏延,结果让自己陷入危机,又因为他是曹氏宗族大将,不可有失,满宠、于禁先后去救他,结果搞得曹军上层指挥系统完全瘫痪,曹军完全陷入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而魏军呢,在廖化、管亥、陈到、文聘、文鸯、傅彤等人的分别统领下,每个战斗单元都在积极地配合着,完成着各自的战斗任务。

现在的局面就是,虽然曹军单兵战斗力很强,但就像没有狮王统领的狮子一样,各自为战,一片混乱,是干不过有几个狼王统领的狼群

用游戏里面的术语,曹军的大将们都被魏延用计策弄瘫痪了,曹军的综合战力、统率力已经无法用曹军大将的能力值来确定,而是变成了由小兵们的平均战力、统率力来决定,变得只有三四十了,而魏军方面,他们的战力、统御则由廖化、管亥、陈到、文聘、文鸯、傅彤等人的能力值确定,平均都是八十以上,如此一来,魏军对曹军进行碾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于禁、满宠都很快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想要返回各自的指挥岗位,可魏延把曹洪打得随时要死掉的样子,他们不能坐视不救,而且魏延胯下乌骓马比他们的坐骑快得多,刀更快,只要他们有想跑的想法,魏延立马压上来,逼着他们招架,根本没有拨马逃走的可能。

而随着战斗进入尾声,他们更加没可能逃了,因为此时,文聘、文鸯已经压了上来。

当战斗进入尾声,文聘、文鸯的轻骑兵已经无需冲锋,便以队为单位分散开来,协助其他步兵队伍来解决敌军。

文聘、文鸯不需要指挥骑兵作战,便冲上来,想要帮助魏延。

魏延朗声笑道:“无需二位相助,只需防止他们逃走即可把他们活捉”

说话间,他一刀劈向满宠。

满宠连忙用枪招架。

这次,魏延再不留手,以狮子搏兔之势劈来。

满宠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力涌来,双臂剧震,虎口剧痛无比,长枪再也握不住,脱手落地。

他见势不妙,拨马就逃。

魏延并没有追赶满宠,而是示意一旁观战的文鸯将满宠生擒。

满宠胯下战马不是宝马良驹,而文鸯胯下白马是蔡阳以前的坐骑白马,速度2,马速超快,瞬间就赶上满宠。

文鸯本来想用钢鞭把满宠打死,但看满宠器宇不凡,再想起主公刚才的交代,便轻舒猿臂,将满宠从马上抓起来,生擒活捉。

曹洪见势不妙,拨马就逃,他胯下白鹄马速度2,跑得飞快。

魏延紧追不舍,胯下乌骓马速度3,很快就要追上曹洪。

曹洪忽然一压白鹄的马腹,胯下白鹄马半蹲下来。

曹洪猛然回身,挥舞大刀,来个回旋斩,斩向魏延

这一招,名为拖刀计,曹洪善用这一招,不久前,就斩杀了一个武力跟他相差无几的黄巾大将何曼。

几个月前,曹操讨伐黄巾,黄劭引军来,一将步行出战,头裹黄巾,身披绿袄,手提铁棒,大叫:“我乃截天夜叉何曼也谁敢与我厮斗”曹洪见了,大喝一声,飞身下马,提刀步出。两下向阵前厮杀,四五十合,胜负不分。曹洪诈败而走,何曼赶来。洪用拖刀背砍计,转身一踅,砍中何曼,再复一刀杀死。

拖刀计如果在马上使用,威力更大,以诈败诱敌,然后根据惯性原理,逃方拖刀回击,追方策马冲击时来不及勒马,躲闪不及必败,但惯性是同样的,因此逃方马术要好,回击也要把握时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