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2(2 / 2)

加入书签

于仲文这时听了宇文述略带寻衅的提问后,用手捋须道:“强攻肯定是不行的,我们拖不起,所以我们此次唯有智取,不可力敌”

宇文述又追问:“怎么智取”

于仲文将自己想好的计策说了一遍,众将听后,都叫了一声好,宇文述也不得不承认,于仲文的计策确实挺不错的。

九人将计策商议妥当后,便回到各自的军帐了,宇文述心想:“于仲文这计策要是成功了,岂不是让他大出威风”

于是他眼珠骨碌碌一转,挥笔写了一封信,然后找来亲信道:“你去将这封信射进乌骨城中。”

那亲信立即猜到了宇文述的用意,迟疑的道:“国公爷,要是因为我们送了信去,导致这乌骨城久攻不下,那岂不是耽误了圣上的交给我们的任务”

宇文述哼声道:“耽误了就耽误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要是让于仲文在这战中接连取胜,大肆立功,恐怕回去之后,我这左卫大将军就该他来坐了”

那个亲信听后,见宇文述态度甚是坚决,便只好按的意思去办了。

于仲文的计策无非是诱敌之策,他让人挑选了瘦弱的马、驴几千头,放在大军后头,接着率部缓缓往东而行,想让高丽在乌骨城中的守军,见到那些瘦弱的马、驴后,以为隋军已疲弱不堪,然后出兵袭击隋军。

这时,乌骨的守军将,在听闻隋军竟然开始撤退后,都是大为诧异,纷纷走到了城墙上想一探究竟,看到那些瘦弱的马、驴后,守城主将一拍大腿道:“隋军应该是没粮食了,不然这些马跟驴怎么会被饿得这么瘦哈哈,我们立大功的机会到了,众将士,快跟我一起出城袭击”

就在这时,有士兵前来禀报说发现了一封可疑的信件,乌骨的守城主将拿过信件一看,见什么写的是几个汉子:“这是诱敌之策,切勿上当出城”

守城主将将信件交给其他副将,陷入了沉思,有个看不懂汉子的人,向其他人询问过信上的内容后,大声道:“我也觉得是诱敌之策,我们千万不能出城”

有人纷纷应和,守城主将却冷笑道:“我看这封信,才是隋朝人耍的计谋”

有人不解的问:“将军,你的意思是”

那守城主将道:“我问你们,假如隋军现在真的是想诱我们出城,那他们会将这消息告诉我们吗”

“不会”

“当然不会了,他们又不傻”

乌骨城主将听了众人的回答后,将手中的信撕碎了,然后往空中一抛,“这封信又不是我们的人给送来的,肯定是隋军迷惑我们的手段,所以,各位还在等什么击败这三十多万大军的机会就在眼前了”

在高丽将士的呐喊声中,乌骨城轰然打开,直乌骨城守军几乎全部出动,直向隋军后部袭去,等候多时的于仲文,当即命令回军迎击。

三十多万的隋军,即使现在疲惫不堪且饥肠辘辘,但在组织有度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输给仅仅一万多人的高丽士兵

不久后,隋军大破高丽军,并一举趁势夺得了乌骨城。

宇文述见到高丽守军出城时,整个人都懵了,事后一直想不通,最后认为是自己那个亲信骗了他,其实并没有将信送到,于是叫人将那亲信拖出去杀掉了。

当晚,隋军进驻乌骨城,连日赶路的将领,有的舒舒服服的洗个热水澡,有的则去捉了几个高丽妞来乐呵。

右第一军的大将军卫文升,却什么都没做,在夜深之时,仍在勤勉的处理军务。

卫文升,名玄,文升是他的字,是东都洛阳人,少有器识,曾单骑说服山獠,在北周武帝宇文邕还是藩王的时候,卫文升就为宇文邕的记室,宇文邕为帝后,南征北战,卫文升都随之左右,立下赫赫战功,隋朝建立后到现在,仍是颇受重用。

这时,敲门声忽然响起,门没有关,敲门的人自觉走了进来:“将军,有个人持着平壤道行军副总管周法尚的令牌,说有要事见您”

“周法尚”卫文升疑惑的说了一声。

他对周法尚倒是不陌生,两人曾多次共事过,但是并无太大的交情,卫文升实在想不出周法尚到底派人来找他做什么。

“叫他进来吧”卫文升吩咐道。

那人得令下去不久后,便将一个风尘仆仆的汉子带了过来,此人正是李隐派来的吴汉。

吴汉能来到这里,并不容易,期间几度生死,因为普通的高丽百姓,都是往南走的,往北走的基本都是成群的士兵,吴汉自己一个人往北而行,显得十分的异常,只好一路抄偏僻的小路走。

他最险的一次,都被人抓住了,幸好在押送的途中,被他咬开绳索成功跑掉了,不然现在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第四十一章 小人搅局

卫文升向吴汉问道:“周副总管派你来我这里,是有什么事吗”

吴汉从怀中拿出一封李隐交给他的信,然后恭敬的呈上,“我家公子是周副总管的属下,被派到平壤城打探敌情,得知了一个重大情报,所以派我来通知大人您。”

卫文升怀着疑惑将信封打开,看了一眼后,脸色大变的站了起来,盯着吴汉道:“这信上说的,可完全属实”

吴汉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我只是个送信的,并不知道信上说了些什么。”

李隐在那信上,主要说了两件事:一,乙支文德将会来诈降,目的是窥探隋军的虚实;二,如果乙支文德察觉到隋军疲弱的话,他将在萨水对隋军半渡而击或用水淹之策。

如果这信上说的是真的,卫文升觉得隋军麻烦可就大了。

卫文升理了理自己的情绪后,重新坐下,“你家公子,叫什么名字”

吴汉道:“我们公子姓李名隐,是唐国公的庶子。”

“哦原来是唐公的庶子,李家多人才啊”卫文升感叹道。

卫文升跟周法尚属于是泛泛之交,但跟李渊的交情却很不错,年轻的时候,还曾时常一起去青楼喝花酒。

卫文升叫吴汉退下去后,在房屋中来回踱步了许久,最后才打定主意,出了房屋,来到了乌骨城的城主府,于仲文便在此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