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9(1 / 2)
他恨不得当天就把隐藏的蜀军找出来灭了,然后再去教训那些跟着一起抢粮的氐民。在他的催促下,四十里的路段,当天就有一半的路边山头上架起了观察哨楼,还有一部分军士已经开始翻过山梁下去搜寻了。
隔天,大搜捕全面展开了,并且很快就有了成果。
朱灵的部下翻过山梁下到谷底,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人员活动痕迹,许多草木都被踩踏过,地面上到处都是脚印,整个谷底竟然难以找到几处残留的雪痕,全都是污泥,赶紧向朱灵报告。
朱灵亲自过来查看,立即断定道:“没错,这差不多就是千人规模的行动了,看来,那些敌人已经移动到这带来了。大家注意了,跟着脚印追过去”
追出没多远,朱灵眼尖,立即发现在前方山坡上,正有不少敌人在拼命往上攀爬,一些人已经爬上山顶,还回头望了几眼,又迅速消失到山背后去了,赶紧招呼众军士:“快,敌人逃窜到那边山上去了,赶紧追上去,不要让他们跑了”
众曹军一个个踊跃向前,顺着敌人事先踩出地道路,钻进山林奋力追赶,只是这山坡地实在难行,不少人脚下不稳,身子就往后一倒,还把正紧跟在身后的他人踹下去了。
“嗖──”不知从哪里飞出来一支短箭,正好插在排前军士的喉间,他都来不及叫一声,就仰面倒下滚下坡去了。
“快散开小心暗箭”领头的军侯赶紧吩咐大家注意隐蔽。
大家赶紧蹲下,紧张注视着前方,并立即以乱箭加以还击,就见前方灌木丛一阵晃动,一个人影跳出来就迅速往山上窜。
“快,跟上,抓住他”军侯又赶紧让大家起身快追。
众人刚一站起,“嗖嗖嗖”前方又射来好几支短箭,顿时又被射倒好几个。
追着追着,曹军越来越分散了,三三两两一群,一边艰难攀行,一边凝神四望,随时准备躲避敌人袭击。
三名曹兵小心翼翼往前搜索,突然身边巨石后传来响声,赶紧趴下来紧张观察。
前方一名蜀军从树后闪身出来,往山上快速逃去。
而巨石后现,有两名曹军现身出来,轻声喊道:“追”
原来是自己人,三人爬起来,抬腿就要一起去追赶。
从巨石后出现的那两名曹军似乎才发现身边还有人,急忙转过身来:“谁”
“自己人,自己人哎呀,兄弟,你们这衣服上怎么这么大块的血迹啊刚才被他们伤了”三人赶紧打招呼。
那俩人放松下来,向他们靠近了,也热情地说:“自己人,自己人。”走到他们身边,却突然挥起腰刀,趁着他们没注意,一下子全砍翻在地。
“自己人我是你大爷”俩人把刀上的血又全抹在自己身上,还轻声互相调侃道,“你看,我又比你伤得重。”
原来,这竟然是穿着曹军军服假扮的蜀军。
朱灵看着自己手下追杀良久,却没有多大进展,心里有点急,赶紧令在附的搜索的属下都赶过来,又派军士向夏侯渊报告,说蜀军都在这里,赶快派人过来一起围剿。
第176篇 夏侯殒命
夏侯渊正率领大军守在中段,随时准备接应两头,听到军士来报,只是点头表示知道了,并叮嘱道:“要把他们咬死了,千万不能让他们跑了”
“将军,不给我们增派人手吗”军士觉得自己刚才把朱灵的话说得够清楚了啊。一 看书
夏侯渊瞪了他一眼:“告诉朱灵,敌人应该知道我们开始搜山,不可能全聚到一起,让他跟紧了就是难道他有一千多人,还害怕打不过人家就算敌人全都在你们那里,只要你们盯紧了,到时我们再赶过来也不迟”
军士唯唯诺诺,赶紧上马回报朱灵。
夏侯渊认定了,肯定还能在别处发现敌军,果然紧接着,又有军士来报:“将军,十里之外,山里发现了大批敌军”
“大批,有多少”夏侯渊赶紧问道。
军士回道:“好像有好几百。”
夏侯渊看了看身后的军士,又问来报信的军士:“你们那里有多少人”
“有五百人,将军,要不要赶快增派军士,要不然,可能就让他们跑了。”
夏侯渊犹豫了一下,终于下令道:“走,我们过去,把他们包围起来。”
“怎么样了,抓到他们没有”夏侯渊一到,就赶紧询问负责此处的部将。
“禀将军,属下无能,那些蜀军一个个在山地里行走起来,就像会飞一样。我们的人追过去,好像到现在还没抓住一个敌人,自己倒已经损伤了近百人了。”
夏侯渊跑到山顶,看到对面山坡上,不少蜀军在草丛和林木间跳跃穿行,居高临下不断向追赶的曹军射击,而一部分敌人,已经占据了对面山顶,随时准备接应后面的蜀军。
“你们,分头从两边爬上去,把敌人合围起来”夏侯渊赶紧从自己亲率的军士里分出一部分。一 看书
“不好了,将军,五里地外,发现不少敌军,偷偷从山上跑下来,正在破坏路面”又有军士匆忙跑来报告。
“不少,到底有多少”夏侯渊想不明白,朱灵那边说所有蜀军都在那里,看来有不少,这里又有几百,那还能剩下多少敌人呢难道昨天逃回来的军士所报有误
军士气喘吁吁:“将军,足有两百人,我们正在攻击他们,但他们现在已经退到山上,居高临下,我们那里人少,一时间拿不下来,将军,能不能派些人支援我们一下。”
“两百人都拿不下来你们有多少人,是谁在带领你们”夏侯渊正关注这里的战事呢,这不刚从那边跑过来的吗
军士回道:“将军,我们那里也才三百人。只是,那些敌人好像是敌将魏延亲率的,我们不想让他们跑了。”
哦,原来魏延在那里夏侯渊有兴趣了,再留下三百军士,带着一千多人立即下了山,往五里之外扑过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