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77(1 / 2)

加入书签

须要让南方有能够吸引人的存在。能够吸引老百姓的只有土地,如果有人愿意去开辟那片土地,百姓们自然愿意迁移而去。

而大唐最具有冒险精神的就是商人,相比较农夫讲究的落叶归根,这些人反而可以在利益的趋势之下,而变得无所畏惧。

而一旦有了商业的形成,那么人员流动就会增大,到时候再进行开荒,以此来吸引人定居。所以这也是秦泽这次面见李二的原因。

李二依旧是那副不怒自威的样子,面前也永远是摆放着看不完的奏章。而他也永远可以心平气和地看下去,就好像那里面真的有什么无穷的吸引力一般。所以从这方面上看,秦泽还是很佩服李二的。

李二现在手里捧着的正是一本薄薄的,只看了一眼秦泽就认出这东西就是先前李泰印刷的书籍。

看到秦泽前来,李二也是将手里的书籍合起,然后冲秦泽晃晃道:“青雀说他苦思夜想数载,才研习出此物。还特意在朕面前好生炫耀了一番,说实话看到这东西的时候,朕也是吃了一惊。若是此物利用得当,日后我大唐自当文人昌盛不息。可是朕转念一想,青雀什么能力朕知道,怕是能做出这东西的只有秦侯吧。”

说到这里李二也是将书籍往桌子上一拍,然后佯怒道:“此物若是得到推广,于我大唐绝对百无一害,可对于世家来说岂不是灭顶之灾。你小子也是聪明知道这件事自己不能做,索性就拿来坑杀朕那青雀,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李二虽然话里这么说,但是脸上的表情却是没有丝毫的杀意。秦泽当然知道为什么,不管怎么说印刷术这东西对于李二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世家对寒门学子最大的一个吸引力,就是因为他们掌握着大量的知识。而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以书籍的形式存在,像崔家就听说是藏书万册。而这对寒门学子自然也是拥有无上的诱惑。

可如今印刷术的出现,就意味着只要李二愿意,别说藏书万贯。哪怕把整个弘文馆的藏书全部印刷个数十遍也不是问题。所以和这个相比,让李泰去抗个雷又怎么了

再说了这可是一个流芳百世的机会,谁能推脱

装傻就要装到底,秦泽望着李二,也是恭敬道:“小子不过是从中指点一二,功劳远远不及越王殿下,又哪里敢觊觎。”

“哼,算你小子识趣。说吧来找朕做甚”李二冷哼一声,冲着秦泽摆摆手说道。

秦泽也不含糊,直接就开口将自己这次的来历和盘托出。

“如今草原之上商业格局已定,铁矿、煤炭之贸易也是往来不断。太原商会从来不敢忘记陛下的恩赐,所以如今已经将草原与大唐的水路商道打通。日后草原货物也就能以水路运送,自可以节省大量成本。”秦泽说着也是将一份水路图递给了一边的阮诠。

李二看了看秦泽,随后从阮诠手里接过水路图,却是只看了一眼就合了起来。

“说吧。”李二淡淡地说了两个字,就又看向了秦泽。

“太原商会能够昌盛全依靠陛下恩赐,从不敢逾越雷池半步。既然如今草原格局已定,臣想要撤出太原商会七成力量转而南下,日后定当为大唐开辟南荒。所以臣斗胆恳请陛下同意。”

李二听了这话,却是皱起了眉。他知道秦泽想要的是什么,说是恳请自己同意,其实就是想要自己为太原商会正名。

太原商会不同于皇商以及长安商会,其根基太浅,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如今太原商会蓬勃发展,甚至听说太原已经有富过长安的苗头,如此李二怎能容忍。

士农工商,这句话可不仅仅只是出于儒家思想的考虑,更多的则是政治考虑。

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始终绝不是偶然的,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利益所决定的。

对大唐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

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

因为商业活动自然会造成人员的大幅度流动,而其丰厚的利益回报又会吸引着相当一部分农民“舍本趋末”,这样一来就会大大削弱了王朝的统治基础。

尤其是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只有大力发展农业才能稳定帝王的统治,如果大量的人员开始从事商业,势必会造成时局的动乱。

所以一直以来大唐对于商业都是处于一种抑制的态度,而现在秦泽想要他为太原商会正名,这岂不是变相地要求李二鼓励商业。

秦泽看着李二的眉头皱在一起,也就知道对方的心思。当下也是连忙说道:“太原商会至始至终都属于大唐,属于陛下所有。”

“你的意思可是想要将太原商会培养成皇商”李二终于是明白了秦泽的意思,也是开口问道。

其实换个方面想想,太原商会的确和皇商没多大的区别,甚至另一方面来说,太原商会的贡献要远远比皇商大太多。只不过一旦太原商会收归皇商,就意味着以后要听从李二的命令,这

李二知道自己是什么本事,治国可以,若是想要让他去管理一个太原商会则就显得有些可笑。一直以来皇商都是长孙在管理,可是李二心里也清楚不论是谁都不及秦泽管理的出色。

“哈哈,说来说去不就是想要一个正名吗”

李二也是无奈地笑了起来,哪怕秦泽真的将太原商会交给李二,怕是也只能让秦泽来管理,所以这么一说貌似对太原商会对秦泽一点损失都没有。

“既然秦侯如此有心,那朕自然不会寒心。以后太原商会就当做我大唐义商,至于其中封赏自然少不了。”李二摆摆手,有些不耐烦地冲秦泽摆摆手。

秦泽自然不会不识趣,大唐义商这个名头已经足够太原商会成就皇商一样的地位。那批跟着自己的商人,也终于是有了扬眉吐气的一天。

美滋滋地从皇宫回到侯府,秦泽第一时间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王雨曦。

听到大唐义商这四个字,王雨曦也是激动异常,连忙就是写书信往草原递去。

太原商会能够得到这些,其一是因为对大唐的巨大贡献,其二也是李二知道大唐现在离不开太原商会,在商业管理上皇商和长安商会都要差太原商会太多。反正现在既然太原商会收归皇商的一部分,李二自然也不用害怕有一天太原商会会脱离自己的控制。

所以这么一来都谁都是百利而无一害,而李二也是一高兴直接赐予了王甫太原别驾的官职。

京兆、河南、太原这可是大唐一级州府,一个太原别驾其职务已经是足够证明李二对太原商会的看重。

第四百零六章 喜鹊进门

既然是李二给的权利那就要肆无忌惮地使用,反正秦泽是向来不会放着便宜不占。大唐义商的名号刚下来,秦泽就找人做了一块金光闪闪牌匾,然后挂满了整个长安的秦府店铺。

对于秦泽这种做法,满长安也是只能无奈摇头。而秦泽也很信守自己的承诺,在两个月后就开始调运太原商会的人向着苏州进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