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99(2 / 2)

加入书签

不过,想想宗望都敢只身来辽阳城前参加四十国会盟,黄杰如今这般看似毫不设防的模样,倒也没什么更为大胆之处。当然了,黄杰敢于不设防般将宗望、宗弼引来,自然不会没有什么保险措施,就比如说如今在帐幕里忙碌着布菜斟酒的侍女,你还真以为是普通的侍女么

这些可都是精锐的女猎鹰,身上虽然没有刀剑,但每人身上至少藏着三支雷火手炮,真要动手只怕也就是个眨眼的功夫就能把宗望他们全部灭杀。

却也说黄杰引得众人落座一番简单的寒暄后,倒也不浪费时间,便与宗弼道:“乌朱,我与翰鲁补所议之事,你可知道了”

完颜宗弼点点头表示知道,这黄杰与翰鲁补所议,也即是放还二帝、割地、赔款,其中割地、赔款都好商量,唯独放还二帝之事却并非宗弼和宗望能做主的,于是宗弼便伸手一指董汉臣道:“此事,还是董安达来说才好。”

董汉臣如今的身份,该也是吴乞买的特使,便也拱手与黄杰道:“殿下,我主也欲息止干戈,不过殿下与二太子所议之事,非是议和之论也”

黄杰便也直言问道:“吴乞买到底要如何才肯议和”

董汉臣却是突然捋须问道:“不若,还请殿下先行告知一下,我主早先送还的康王赵构,如今却在何处”

一提康王赵构,这还真是绕不过的坎儿,自打金使在朱雀门外把人丢了后,此事倒也闹得不大,一面是金使赌咒发誓说赵构没人抢走了,一面是宋廷表示没人见着是假是真,两国虽然为这事扯了些皮,但也没闹起什么风浪来。

所以,对于董汉臣的突然询问,黄杰倒也没有惊讶,倒也直言道:“所谓金国送还的康王,据说国中并不曾见得,再说送还人质这等大事,你等既不曾过境边关,也不曾走正门入城,无人得见他到底是真是假,国中尚在追查其人下落如何。不过如今倒也的确是有个叫赵构的书生,在我黄州的书院进学,想来天下同名同姓者甚多,此人该也与金国无甚干系。”

瞧着黄杰当面就敢信口雌黄如此,金国来人都是当场哑然。这雌黄本是一种染料,古人用黄纸写字时,若是不慎写错,可用雌黄涂抹后改写。因此信口雌黄一语,意既为随口更正不恰当的话,也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妄作评论。

如今黄杰当着面先说什么不见康王,又承认有个叫赵构的书生在黄州,虽然看起来前后矛盾,却也偏偏指不出什么错处。你金国说送还了康王赵构,可你的确没有带着康王赵构正大光明的从边关入境,沿途也没有正大光明的进入过任何一座大宋的城池,然后你突然就说康王赵构在东京城里丢了,这等毫无逻辑的话谁人会信

顿时,黄杰这话差点噎着了众人,但见得宗望与宗弼都还没说话,却是坐在宗望手下的一员大将起身咆哮,喝道:“黄杰,我蒲家奴原本敬你是个英雄,却不想你竟如此睁眼说瞎话,你等宋人从来都如此这般无耻卑鄙么尔等这般无耻之人,也可称王”

这蒲家奴也是完颜乌古乃孙,算起来和宗望他们是堂兄弟,也是金国一员有名的猛将,而且此人与完颜阇母关系极好,据说对于黄杰将阇母斩于马下之事一直耿耿于怀,曾在金国朝中扬言也要阵斩手刃黄杰。

听得这家伙一上来就“人参公鸡”,黄杰倒也并不恼怒,反是笑道:“你等言称将康王送还国中时,本王已然身在辽东,因此本王至今所知,皆是国中传来消息,至于消息是真是假,与某何干至于卑鄙无耻尔等密送康王归国,行得又是怎般光明正大之事蒲家奴,不管是女真文或是宋文,你可能写出这几个字不若我写了与你,好好记下如何”

听得黄杰如此回嘴,蒲家奴差点就气疯了,这前面黄杰推诿也好,说金国送返康王图谋不轨也好,这些都没踩着他的痛点,只有最后这句说他不会写字,却如踩着他尾巴一样,顿时就怒不可遏的见他猛然扯下腰上挂着的佩刀,拔出刀后把刀鞘往黄杰面前一丢道:“黄杰,可有胆与某一搏”

这投掷刀鞘邀战的方式乃是女真人的习俗,反正黄杰也算是得到过阿骨打认可的人,在女真人眼里看来也算是自己人无疑,所以蒲家奴便依着女真习俗邀他单挑。

哪知道黄杰瞧了,却笑吟吟道:“今日战前议事,岂能乱了章程不若明日你来城前叫阵,某一定逐尔心愿,奉陪到底,如何”

听得黄杰拒绝得这般有礼有节,蒲家奴也是哑口无言,当即悻悻的道了一句“明日就明日”,便也转身出了帐幕。

第一千零四一章 阵斩

论说起来,这阵前斗将乃是古风,历来各类稗史、、笔记中记载了很多战将单挑厮杀的场面,然而正史中却记载寥寥。

孙子兵法说,为将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项基本素质,其中并无“力大”、“能打”等指标要求。

而“斗将”之始发,当属三国,三国志记载,曹操东征袁绍,命张辽和关羽为先锋,到了白马坡后,“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袁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后来樊城一役中,关羽与庞德阵前相斗,庞德一箭射中关羽面额,此一役实有损美髯公大名。三国志还记载了魏将张辽率领五百死士攻破孙权大营一战。此战中,张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连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看来张辽之勇不亚于关羽、张飞两位公认的万人敌。

另外,三国志注解中引英雄记称,郭汜攻长安,吕布对郭汜说“且退兵,你我决一胜负。”于是二人对战,吕布以矛刺中郭汜。

这里当然还要多说一句,在正史三国志里,真正使戟青龙戟的是张辽,吕布使的才是矛

后来到了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是战阵斗将的一个高峰期,前代后代均无法超越。

宋书记载的一战例甚为惨烈,衡阳内史王应之起义兵攻长沙,阵前连斩数人,勇不可当。守将何慧文与王应之舍开大军近身博杀,厮杀多时,何慧文身上被王应之重创八处,血流如注,何慧文则硬生生的将王应之的一只脚砍掉。一番苦战之后,何慧文终将王应之斩杀,自己也身负重伤,奄奄一息。

至于隋唐时代,倒也承袭了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尚武好勇之气,正史中也记录了一些斗将的场面。隋书记载,隋朝大将窦荣定出征突厥阿波可汗,派人对突厥人说:“士卒何罪,你我应该各派壮士决一胜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