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81(1 / 2)

加入书签

夜空,繁星,虫鸣,微风

基地位于山间,外面,也自然是山林。

“想说什么”

“我不会死。”何斌简单的回道,看着付芳,走上去站到了她的身边。

“你死不死和我有什么关系”付芳嗤鼻讽刺道,“如果你想说的只有这些,那你根本不用叫我出来,在实验室里面就可以说。”

“我会活着回来。”何斌的语气,还是一向的简单。

“那就活着回来,你完全不用担心我的工作状态,我也不会拖后腿。”

付芳强迁出一丝笑容摇头说道,看着天上的那两颗月亮,转身向着来时的路走去,

沉默,无话可说

何斌看着付芳的身影,几度想要出声叫住,但话到嘴边,却总会无意识之间停滞

一个人,山间小道,风儿摇着她的衣摆,凄清,带着悲凉,和着脸上那抹迁出的难看笑容

如果还有重来的机会,我不会爱上你,就像天上挂着的两颗月亮,一南,一北

请假,

没有存稿的锅,

今天有点事情,

其实还是我的锅,

第三百二十七章 危

从古至今,甚至于遥远到未来,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之下,赢得一场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往往不会是双方顶尖的科技,而是在信息层面上的较量。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这是出自孙子谋攻篇的千古名句。

当然,在冷兵器时期,获取敌方信息的渠道也十分有限,传播信息的方式,也显得过于缓慢,以至于可能敌人都已经连克几城,而朝中帝皇才收到第一座城被破的消息。

不过到了现代19世纪,随着无线电台和电话的发展,一切都已翻天覆地,己方的通讯已经不再成为阻碍,任何了解到的情报都能第一时间传送到后方进行整理。

任何谋略和计谋都是依据战场形势信息所设计而出,而到了现在,在己方没有信息阻碍之后,那么获取更多有关于敌方的信息显得尤为的重要。

地下工作,反间谍仪器,没有姓名没有身份的人

不得不说,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科技的发展已经从牛车变成速度七十迈的小轿车,科技的日益更替,带来的就是各种新的战术思维和战场大局观。

信息化部队,空天一体,海陆军一体化作战

这些无一不是依托于信息网络的存在,而说到网络,这里并不是指的互联网,而是蜘蛛网,一个有着中心节点的蜘蛛网,即便一个小小的波动,也能可以引起全部节点的响应。

同时,高科技武器,使得一场局部战争往往只会存在一个胜负手,一子落差便是失败,这一点,不仅适用于现在,也适用于未来。

当然,这是局部战争。

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毁灭性的武器总会层出不穷,也许到了2000年以后,一发反物质武器,就足以吞噬掉一片星空。

所以说,未来的战争,主导权永远掌握在有信息权的那一方,这也是黑暗森林的缘由。

而暗战,也永远不会随着时代的更替而谢幕,它会一直存在

“今天下午,国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宣称为维护国家安全,国内形势稳定,保障六月六日建国六十六周年盛大阅兵的正常举行,将会全力清理任何有着危害国家安全的反抗人士,为六十六周年盛大阅兵的顺利举行保驾护航,接下来是我们记者带来的现场”

光屏上的画面飘过一面蓝红色的星条型旗子,然后转接到发布会的现场,方言看着,伸手一点将其关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闭上眼睛,用手指揉起了清明穴。

所有事情都在有序而又稳定的进行,秦国方面也没有任何的反应,似乎对于这个反抗军组织真的一无所知,但越是这种平静,反而让方言越发的心悸。

脑袋在最近无视作息的工作之下已经出现了一丝偏头痛的症状,身体素质的变弱在这种情况之下,显得异常的明显。

“石磊,来会议室一趟。”方言睁开眼睛说道,看着旁边挂着的地图,压下脑中的杂乱思绪,开始细细的分析起现在的局势。

己方最主要的情报来源是李德光,秦国警察局的局长,但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其实联系的次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其次,便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政府小官,而网络上的讯息,方言也只能接触到深蓝中交互的信息,并不能接触到独立系统

“队长,有什么事”

轻轻地敲了三下门,石磊直接走了进来,看着正站在白板前的方言开口问道。

“最近你们有没有收到什么异常的情报”

方言回头问道,想得越多,他的脑子就越发的混乱,他也知道自己并不是玩谍战的料子,但现在也不得不顶上去,因为他更适合于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现在的局势,而这样,才能看出更多的东西。

“没有。”石磊摇头回道,看着方言稍显凝重的表情,问道,“队长,有什么问题”

“这处基地是什么时候动用的”方言看似没有头绪的问道,事实上,他也真的没有太多的头绪,他也觉得自己只是瞎想,但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太静了,像一潭死水

“半年前,我们都是三年换一次基地,有时候也会两年。”石磊想了想回道。

“基地里面的人”

“都是一直跟过来的,没有任何的问题,最近也没有补充什么新人员。”石磊回道,也隐隐的猜到了方言的想法。

“嗯。”

稍稍的点头应了一声,方言眉头紧锁,对面的石磊看着,也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