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7(2 / 2)
再说万一赵佶想让高俅负责当蹴鞠协会主席呢尽管历史轨迹上,高俅依靠边功升任太尉,但是难保皇上不会心血来潮让他先在京城历练历练。
何况张三对于蹴鞠真的无爱,张三也不是什么球迷,所以也没有在大宋发展足球的想法,所以张三要考虑一个合适自己的谏言,还有因对陛下的策略。
张三不希望改造大宋,挽救大宋危亡的命运,所以并不愿意去争什么实权部门,也不想搞个肥差涝油水,张三觉得自己应该搞一个即为百官所忌惮,又不争抢他们利益的部门才好。
当然这个部门最好还是对自己有利那就更好了,张三突然想起自己年底时考虑过的报纸业务,只是最后不了了之,不是因为张三觉得自己的思想太先进,而是这些东西大宋已经有了。
不仅有了,大宋除了官方的朝报之外,民间的新闻也有专门的经营机构,甚至大宋还有专门的管理这种报纸的机构进奏院。
宋朝中央专门设立刊发传报的机构进奏院,其职能是:“总天下之邮递,隶门下后省。凡朝廷政事施设、号令赏罚、书诏章表、辞见朝谢、差除注拟等合播告四方令通知者,皆有令格条目,具合报事件誊报。”
就是这么神奇,张三看到这个东西,彻底的就斯巴达了,张三感叹看来还是小看了古人的智慧,张三可以想象到,当自己得意洋洋的说出自己要成立一个新闻出版机构,发行大宋日报之后,突然一个官员凑过来问:“这不就是进奏院么”
张三估计真有这样的事情出现张三都能被自己尴尬死。以前张三不在体制内,所以对于这种需要申报又有诸多限制的生意自然是敬而远之,但是现在有了混进体制内的机会,张三就打起了这个机构的主意。
因为进奏院今时不同往日,而且这个部门属于给事中管辖,六品的衙门,在东京真的是小的不能再小,而且因为一些原因很不受人待见。
谍影重重
第三百零四章卖破烂的大诗人
事情还要从庆历四年说起,大诗人苏舜钦担任进奏院院正时,看到来往拆封进奏的封皮纸堆积到了一定数量,按照惯例,这个东西是可以当废纸卖掉充实小金库的。
苏舜臣也是这么干的,卖了废纸充实小金库,只是这个钱按照惯例因该是分给大家或者留着院子里迎来送往报销账目用的,但是这位确不这么干。
苏舜臣叫了一大帮名士用这个小金库宴饮召歌女助兴,然后被人告了黑状,不仅自己被贬为庶民,而且连累了十多个名士都被贬嫡。
且不说这件事和庆历新政有什么关系,单单说这个苏舜臣靠着卖破烂的钱干那事,这事一时沦为笑谈,人们纷纷形容进奏院为破烂院。
如果说苏舜臣是一个清廉贫穷的官员也就罢了,关键这个傻缺被罢免之后回苏州买了一座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改名沧浪亭。当时以四万钱买下。
四万钱也就是五六十贯,然后又修亭台楼阁所以这家伙明显不缺钱,当然后世的沧浪亭几经扩建,这家伙买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大的规模。
他的失误不打紧,进奏院遭受了重大打击,主官被贬为庶人,下面的从属也是全部辞退,部分权利也被门下省给事中其他官署吞没不少,现在的进奏院已经沦为一个抄写刻印朝报管理民间新闻稽查的机构。
以前的进奏院主要职能是整理各地书奏,让后呈递给皇上看的,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部门,但是现在这个作用被给事中吞并张三就有了谋取的可能。
就算不能获得这个岗位,但是混一个新闻出版总署的职位因该还是有把握的,这样张三就能获得出版报纸的权利,掌握大宋舆论张三当然有兴趣。
但是更重要的是,新闻记者是一个可以名正言顺的安插间谍,想想都让人心动,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得到皇帝的支持。
报纸的好处多多,但是被统治者所喜的好处,确没有几个,古代儒家讲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所以君王受儒家的影响,恐怕不愿意分享国家执政方针。
所以张三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考虑怎么才能说服赵佶,张三一直在船上思考这个问题两天才稍稍整理出一些头绪,开始把自己的计划写成奏章。删删改改才算完成。
船只昼夜不停的行驶,当军士敲开张三船仓的门时汴梁城已然在望。船只言汴河入城,到了码头刘公公陪着张三一起去皇宫。
到了宫门刘公公去交旨,张三只能在宫外候着,好在日头还早不过是下午三四点钟的样子,张三在宫外等了一个多时辰,里面一个太监出来,看了看张三问道:“你就是张易”
张三抱拳说道:“正是。”
那太监打量了一下说道:“随我来吧。”
张三跟石宝说道:“石兄弟在这等我,切勿乱走,我去去就来。”说着往内院走去,门口例行的搜身检查,太监出示了一个令牌,张三才被放行。
北宋的宫殿不像故宫那样金碧辉煌,但是也是端庄厚重,威严雄伟,穿过几道回廊,来到一处殿门外候着,看这个样式,肯定不是内廷的什么上书房,后花园之类了。
不一会张三听到了屋内太监的禀告声:“启禀官家,张易求见。”
接着赵佶的声音传出:“张易哦,张三郎,宣他进来。”
不一会那太监出来,看到张易,躬身行礼道:“张公子,官家宣您觐见。”
张三吸了一口气,往屋里走去,大宋不同于大清,既是臣子面见皇上也不用动不动下跪,所以张三进屋之后,只是双手并拢,下拜道:“草民张易,拜见陛下。”
赵佶开心的说道:“免礼,张三郎,听说你去了杭州,怎样玩的可开心来来,看看朕新写的字如何”
张三起身原本以为赵佶在辛苦的批阅奏章,没想到确是在练习书法,略过桌角和旁边椅子上堆积的奏章往赵佶的桌子上看去,只见赵佶桌子上正是一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