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87(2 / 2)

加入书签

这也让京城原本濒临倒闭的烧炭业又火爆了一把,张三的英雄楼更是几乎成了一家火锅店,京城一些饭店受此启发,竟然也改成了火锅店,一时间生意也是大好。

最受益的就是张三的义兴和记了,最先推出了加辣椒的菜品,然后把辣椒作为一种调料使用,这个瞬间就让义兴和记和其他模仿者拉开了差距,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了只有义兴和记的小吃才是最正宗的。

虽然这种优势在只保持了一两个月,随着张三的辣椒开售其他店铺也买了辣椒,但是口碑已经形成,只要义兴和记自己不砸自己的招牌,这种优势就一直存在。

义兴和记记过这几次改革之后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小吃街,他现在是集餐饮、娱乐、服装、首饰、日用百货为一体的大型消费中心。

有义兴和记小吃的地方必有棋牌室,必有赌场,必有百货店,必有服装布匹店,必有珍宝阁,必有青楼这个还没有,因为受到一大帮子女子的干涉,张三的青楼产业推进的比较慢。

就算是张三也感觉到了众女的压力,张三原本以为招募也自营户到自己楼里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毕竟自己给她们提供场地只需要少量的抽头这种事情你情我愿多好。

但是张三忽略了这要是有正经工作谁愿意做这种皮肉生意,众女就抓住这个机会,在张三安排给这些愿意加入的女的做妇科检查的时候,他们就在医务室进行逐个劝说。

张三招募来的特种工作者,竟然十个有九个被她们说动,最后加入了她们的服装加工厂,剩下的十分之一别说全面铺开了,就算是想填满一座楼就需要一个多月的拼凑。

张三也想过从其它楼里买一些,但是被买回来的姑娘谁没有一段苦难的血泪史,众女一个个泪眼汪汪的来求情,张三只好再次把这些女孩安排到服装厂。

结果张三辛辛苦苦给青楼招工最后竟然演变成了给她们的服装厂招工了,无奈之下,张三只好就这么着吧,反正张三这个事情不急。

张三的那帮老兄弟曾经跟钱进提议过,京城的义兴和记大多是租用的商铺,这每月都要上交大把的租金,他们看着心疼,想出钱逐渐把商铺都买下来。

因为他们联合在一起也有不少钱,钱进跟张三汇报过,张三考虑了一下,确实是有这个事情,而且有些地段的商铺还有哄抬铺面价格的趋势。全靠一些特殊手段才压制下去。

而且随着张三报纸产业利润的增加,还有威远镖局生意铺开之后逐渐亏空的少了一点,张三现在确实有能力报这些商铺买下来。

张三就吩咐了杨大嫂专本组织了一个谈判队伍由猴子配合着逐个去谈铺面的购买,这个计划进行的非常慢,因为张三那些老兄弟出钱只买义兴和小吃的摊位,其他的生意都是张三独资的,所以都需要张三自己出钱来买。

张三手里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了南方的扩张上面,还有威远镖局这个吃钱大户,张三还有留下必要的预备资金,所以每月能拿出的购买铺面的资金不多。

其实张三现在最担心的是自己的产业的安全性,人们常说钱越多就越缺乏安全感,张三现在虽然不担心自己的人生安全,但是生怕有人眼红自己的生意。

张三现在还算是得圣眷,所以很多官员虽然有想法,但是不敢付诸实施,但是随着徽宗宠信奸臣的想象加剧,将会有一大批宠臣得圣眷上位,别人也不不懂张三在赵佶心中的地位,但是这些人确懂得,张三的纸老虎是吓不住这些人的。

其实张三现在手里也算是有一件大杀器,那就是报纸,掌控舆论的张三要是一个政治高手,利用手里的舆论工具跟这些人玩政治,那么估计这些人可能都不是张三的对手。

可惜张三不喜欢政治那一套,所以用不好这个东西,张三现在的想法就是利用自己现在虎皮犹在的这段时间努力积蓄力量。

这也是张三急着去江南的原因,常言说狡兔三窟,那么杭州的产业就是张三准备的第二个窟,现在杭州的那些还称不上产业,因为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所以现在只能算是势力。

而且江南的那些东西可能几年内都需要不断的投入,所以张三打算趁着这次南下在江南开辟一些新的财路,这样一来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所有的生意都集中在东京,整日担心京城的生意鸡飞蛋打。

这些生意经过张三几个月的梳理,生意都顺畅了很多,各个产业也有了自己的目标和发展方向,这样东京的产业也算理顺,从创业初期的忙乱进入创业中期的有条理发展了。

第三百八十八章庆余堂和南下的最后准备

其实张三这三个月最大的收获就是终于把义学的孩子又认了一遍,还有就是给他们建立了侠士之道的正确人生观,这个对于他们后续的培养有很大的意义。

义学里最近又有四百多个超过十四岁的孤儿要进入半工半读的岗位,张三还要抽调一批学生去江南,除了原定的学习了航海术的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学生。

例如现在账房里参与做账的孩子,张三打算抽调一批处理江南地区的账目,上次张三虽然从东京抽调了几个有经验的账房,但是没有监督时间久了难免有些人会贪污,用这些孩子就可以尽量避免这种事情。

还有就是有机械天分的孩子,将要被安排给凌振,参与到武器的开发工作中,现阶段依靠弩炮和床弩张三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海上优势,但是不代表大宋水军就没有办法对付他。

不说其他,宋军只要在大船上装上床弩和投石车,就能威胁到张三的船,至于船速的优势,宋军也不是没有快船,像海鳅船之类的,速度短时间内追上张三的新船没有什么问题。

张三相信自己要是想像郑芝龙一样收取所有商船的过路费,那么就必须一直对大宋水师有优势,而大宋水师和大明可是不一样的。

大明是禁海的,只要海盗不攻击城镇一般情况下明军是不会管的,而且大明水师名存实亡,根本无力管理海上次序,所以郑芝龙面临的压力都是来自于同行。

而大宋确不是如此,大宋是开海的,而且海洋贸易的税收一度占据总税收的一半,所以大宋不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