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6(2 / 2)
朱武看对方不是凡人,自己的两个兄弟也在对方手上,无奈叹了口气,把武器交给对面的喽啰下马来到张三马前抱拳:“少华山朱武拜谢壮士不杀之恩。”
张三点点头:“陈达和杨春两位寨主也一起过来吧,咱们把今天的事情说道说道。”
四人来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张三先说话道:“我乃京城张三,听说少华山有三位壮士英雄了得,特地想招募三位为我做事,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三人相互看看,现在张三的大名已将传遍天下,见张三主动邀请,他们哪还有不应允的道理,立刻抱拳说道:“我三人感谢三哥抬爱,愿追随三哥左右万死不辞。”
张三对于三人的纳头便拜还是比较满意的,自己现在终于也算个人物了,张三点头说道:“好很好那你们先回山寨,我会安排人手分批遣送你们的这些兄弟下山。然后你们三个过年再到京城找我。但是你们不要跟手下说此事。”
说完之后,张三招呼杨泰和张元霸就走了,朱武尽管不知道张三为什么不让大家告诉下面的喽啰,最后只好之后少华把愿意回乡的发放了路费,愿意跟着三人出去闯荡的就分批带走,愿意继续经营山寨的也不阻拦。通过威远镖局的关系,年前总算都安排妥当。
而张三也在这些天开始给人开始送礼,比起去年张三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是送礼的人确没有多少变化,毕竟张三在东京就这几个朋友,利益相关的官衙今年就不用张三亲自去送了安排燕青去就行了。
不过今年给张三送礼的人确增加了不少,一开始张三还耐着性子接待了几个,后来干脆都交给李四接待,张三则开始抽空教这些孩子一些东西。
朱武三人来到之后,张三对三人又做了简单安排,当然考虑到送人对东京的向往,张三决定让三人过往上元节看完等会在走,而这段时间三人则参见张三的镖局进修班学习。
镖局进修班是张三以前在杭州提出的镖局优秀镖师培养计划的延伸,正好过年,张三让各个镖局选派一名到三名优秀的镖师到京城接受训练。
这些镖师除了接受护镖和武艺的训练之外,张三偶尔还会给他们讲上一节管理客,当然名目上是护镖队伍的管理,因为这些优秀镖师将来都是要独立带领运镖队的,所以也没有人绝对不妥。
张三请周侗还有杨泰和赵云龙教他们武艺,然后又是周侗和林冲教他们基本的攻防阵型使用和突发情况的处置方法,最后张三则教他们扎营原则,还有物资安排还有兵法战例讲解。
这既是一次进修也是一次到东京游玩的机会,所以除了上课之外,张三还组织他们游览东京的名胜古迹,参观一些总局的训练还有分批去观摩禁军的训练等等。
现在林冲已经和林家娘子成亲,并且依靠着师傅和张教头的举荐顺利的在王进走后当上了禁军教头,所以带几个人去见识见识禁军的训练也不是难事。
第四百二十七章年夜饭
张三除了上课之外其他的时间也都是忙着让猴子收集各地探矿和冶炼大师,当然优秀的工人也是查探的目标,年后好请这些人去琉球。
只是让张三担忧的事情出现了,闻焕章自从当上了报社的主编之后,现在已经有逐渐脱离张三掌控的趋势,只是让闻焕章受挫的契机确迟迟没有出现,张三现在真的怕闻焕章做出什么成绩被朝廷所用。
无奈之下,张三只得自己想办法这种事情又不好假手与人,张三梳理了一下情报发现闻焕章最近和几个文人谈论诗词的时候似乎有意讽刺蔡京等奸臣靠着媚上邀宠上位,而且用人唯亲。
张三敲了敲桌子,决定靠着这个先整一出事情再说,于是张三在蔡京府上一个平时最爱告状的门客上街听书的时候,在他隔壁桌和人谈论大宋日报主编讽刺蔡京等等。
果然每到过年蔡京就通过御史台下了文书,以大宋日报编辑去年鼓吹蝗灾妖言惑众之罪下狱,闻焕章没想到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张三知道这些奸臣有仇不隔夜的性格,没想到会这么快的起到效果,不过为了保下闻焕章张三不得不进宫面圣,只是蔡京似乎知道张三会这么做早就跟官家通气,还拿出了大宋日报报道江南有人家因为运送花石被迫拆掉祠堂的事情。
这个引起了天子的不快,张三去了不仅没有免掉闻焕章的罪过,自己反而被赵佶训斥了一顿,张三无奈之下请辞进奏院院正,赵佶念在张三往日功劳和情分上答应从轻发落,只是报纸事物除了受到进奏院监督之外还要受到御史台的监督。
两天后闻焕章的处理结果出来了,因为他谎报灾情,妄议朝政被免去大宋日报总编一职,并且永不叙用,因为这个总编没有品级,要是有了品级之后恐怕还要发配到军州去监视居住之类的。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御史台的监督御史竟然是苏轼,这个被张三救活的历史人物,混到了朝廷碰到了一个文青皇帝,所以现在过得非常滋润。
听说为了这个朝廷还好好的争斗了一番,毕竟报纸的喉舌作用渐渐被大家所熟知,新旧两党都想占领这个宣传阵地,最后被苏轼这个和新旧两党都有关系的人物获得,当然最关键的是,皇上觉得苏轼是一个文化人能指导好报纸的发展。
所以年底张三又不得不去苏轼府上拜访,好在有救人的情分在苏轼对张三还算客气,而且张三的几篇诗词也文人圈打响了名气,两人相谈甚欢,最后在苏轼的建议下,张三把京城市井消息版块取消换成了诗词版块。
毕竟上一任主编就因为这个事情栽了,苏轼也劝张三吸取教训,张三想想这样对于报纸也没有什么影响,就算有影响也无所谓,到是诗词确实也很重要,大宋的科举中就有考诗词这一项来着。
经过张三的一番活动,闻焕章终于赶在年前被放了出来,闻焕章出来之后,除了对张三非常愧疚之外,也彻底死了报效朝廷的心思,张三安慰了他一阵子,让他先不要想这么多,先在义学教一阵子书。
张三顺利的搞定了闻焕章,则开始物色新的主编人选,人选有三个张择端、李汉良和徐梦龙,张三考虑了一下,张择端似乎心思更多的用在画上,徐梦龙身份有些问题科场舞弊的事情虽然早已经过去,但是要是有心人还是能翻出来整到他。
所以最后张三还是决定由李汉良担任报社总编,想起当初见面时张三用脑筋急转弯询问他,他能迅速思考答对,担任副总编之后更是兢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