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3(2 / 2)
不过这种战术的弊端也很明显,只能短途行军,不能长途奔袭,依托营垒是无敌的,一旦置身于旷野,那就悲剧了,所以历来外族入寇只能在城外消灭中原军队,然后取得最终的胜利,很少看到通过攻破城池取胜的。
宋军攻城部队退回去之后,其他部队也缓缓撤退,看着对面的宋军张三有点感叹,这就是战争啊,并不是那种上来扛着梯子亡命的冲锋的游戏。
果然第二天宋军根本没有出营,时迁传来消息,对面的宋军正在商量对策,有人已经建议使用三弓床弩,童贯也在从其它地方调集床弩,预计最迟五日之后就会发起新的进攻。
晚上城墙安静下来,看着城上大量士卒盯着城外,看着城外黑咕隆同的什么都看不到,张三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用弩炮发射火油弹,就像二战那种发射照明弹警戒一样防御,有费不了多少弹药,但是能极大的提高士兵的视野,也能更好的预防偷袭。
张三把自己的想法跟许贯忠说了一下,许贯忠听了也是眼睛一亮,立刻派人准备,不多时城墙上射出了几发弩炮弹,远近都有落点凌乱。
火油弹落在地上瞬间点燃一大片土地,而且持续燃烧的火焰照亮一大片地方,使得城上的士兵都是精神一震,毕竟大半夜盯着黑咕隆同的野地和盯着几个光点区别还是很多的。
火油弹然后了一阵之后才缓缓熄灭,几分钟之后又是几发落在不同的地方,如此往复循环之下,就不再担心对面会偷袭了。
今天的攻城战草草开始有草草结束,对面宋军四更起床吃饭摆阵就花了近两个时辰谁知到最后,可以说连对面的护城河都没有摸到就败退回来了。
半夜张三被门外急报的通传惊醒,传令兵来报,杭州城已经攻破,张三看看时间还是半夜,想想拿下杭州和苏州自己该怎么处理城里的富户。
这是一个全心的课题,选择很多,既可以抢光对方把他们全部赶走或者送去做奴隶,也可以秋毫无范,和对方成为朋友,以后大家亲如一家。
还可以把他们都掳到琉球繁荣琉球的商业,但是各自都有自己的好处,也有各自的坏处,首先抢光是最不可取的,抢光之后固然能短时间得到大批金银,但是以后再想攻击某地商人们肯定会踊跃帮助城池守军死守。
抢了这一点钱,确得罪了全天下的商人,这个是非常傻的行为,张三肯定是不干,所以这一个选择可以忽略掉了,但是这个确要安抚好士兵的情绪。
第二个秋毫无范张三肯定也是不干的,那不是张三的风格,好不容易打下来,一点都不动,那不是等于白辛苦了一趟,要是一直这样手下们吃什么
第四百八十三章杨志前来投奔
一一第三个选择,把他们迁移到琉球岛是一个不错的注意,商人一般都是聪明人,历史证明市场经济也比张三现在的半计划经济要有活力,所以有一批聪明的商人会使得琉球的发展更好,更快。
但是问题也来了,这些人都的根本都在大宋,先不说他们愿不愿意迁到琉球,迁到琉球之后,会不会跟琉球一条心这才是大问题,会不会有人来一招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不是可能而是肯定会的。
再有就是,这些商人来了,那么琉球本地的商人的商业活动肯定会受到冲击,琉球新兴起的这些商人这就相当于跟张三一起打天下的新贵,而这些旧商人就像是前朝遗留的老贵族,现在老贵族七道新贵族头上,这些新贵哪里会干
这个不是没有可能,张三首先现在人多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也逐渐形成,而且张三给予武将和政府官员的薪水都很多,就像是杨泰这样的,职位薪水加上各种补贴奖金,一年都能拿超过五万贯。
其他团长级的虽然没有这么多,但是一两万贯还是正常的,这些人有钱了,要么买地买种植园买奴隶种植,要么就投资商业建立各种作坊,买店铺,买捕捞船等等。
就像下一步琉球政府计划推出政府主导的运输队伍进行专业化,大型化,把这些小船淘汰掉卖给本地商人,这个明面上看确实是琉球发展的需要,但是背后何尝不是有不少人看到海贸利益的丰厚想要张三开放琉球的海贸。
所以琉球自己的新商业圈已经形成,要是大量旧商人,肯定会使得新旧矛盾加剧,最后变得不可调和,更加关键的是可能引起张三手下人的不满,动摇了统治根基。
所以张三也不能这么做,既然所有办法都行不通,张三只有试试从历史上找办法,张三毕竟比大宋的智者们多了近千年的见识,这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比起那些智者不知要高深多少。
新旧资本在中华被冲击的最为厉害,清末民初的改朝换代商人的命运是悲剧的,不具备借鉴意义,之后的国家更是陷入动荡的军阀混战,直到伟人带来了马先生。
马先生张三是不打算请进来了,但是张三想起来打土豪分田地那个时期,这个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张三想到这个立刻兴奋了起来,也不睡觉了,起身铺开纸,开始写则计划。
这个打击土豪劣绅的行动,正是张三抢钱的借口,抢钱也要有借口,也要把人划分好,不能全部都抢,那等于得罪了一个阶层,也不能全都不抢,那么自己的手下也不好安抚。
所以把这些商人分成四种,一种是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发家的,一种是祖辈相传的,一种是依靠穷凶极恶的手段掠夺的,最后一种则是通过官商勾结谋取的。
张三可以打击两类人,安抚一类人,劝说一类人。打击的两类当然就是穷凶极恶的和官商勾结的,这两类前一种张三不屑于去结交,后一种就算张三结交对方也不会跟着张三混所以干脆都打掉。
至于需要安抚的就是那种靠着祖辈经营,祖辈相传致富的,这种人主要就是各地的地主,这些地主的田地多是祖辈相传一点点的扩大最后才形成的,这种人是封建社会的根基,轻易动摇不得。
还有一种是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发家的富一代,这样的人要鼓励他们劝说他们去琉球做生意,这样的人就是一个时代的人杰,也许里面可能会出现一个引领时代发展的人物也说不定,这种人能接受变革,也能在变革中迅速适应正是张三需要的。
但是常言说资本都是黑暗的,把这些人都拉到一起严格审查,恐怕一点问题没有的一个都没有,罪不至死的也是百不存以,这样的行动需要把握一个渡,张三需要设置一个警戒线,免得大家杀红了眼抢红了眼。
最后张三想了想定下一个什么样的犯罪目标还是太麻烦了,张三也没有这个时间,所以张三干脆让各地制作一个表格,恶人排排名,凡是名单最后的三分之一统统抢光人也拉到琉球去充入努力营。
张三写写画画的直到天亮,最后才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办法立刻让秘书处制成文高发往各地执行,当然张三的秘书处里都是男的。
扬州这边战事暂时停歇,在大宋的北方贩枣的晁盖等人终于等来了杨志的送货队伍,虽然晁盖这边换了一部分演员,但是杨志完全没有看出来。
杨志又一次悲剧的中招了,被抢了个精光,不过和原著不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