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57(1 / 2)

加入书签

战役更是让一些问题提前暴露出来,首先是军队战斗力底下,不要说张三前期用科技发明,就是后期硬碰硬的对干,大宋禁军也是被轻易的怼翻啊。

大宋损失了这五十万禁军,基本上是天下大空,京城防御几近空虚,张三估计自己要是有五万骑兵就能直接打进汴梁,所以张三觉得战争结束大宋肯定会立刻全力招兵造船搞好防御,以预防下次危机爆发。

但是大宋朝廷并没有这么干,先恢复的是花石纲运输,先造的船是运花石的船,不想着怎么安抚百姓,先想着怎么收税,江南人口被张三移走了七成左右。

剩下的要么是实在不愿意走的,要么是提前跑了,后来战争结束又跑回来的,又有这段时间听说江南有地种从各地陆陆续续回来的流民。

流民之所以成为流民就是活不下去的,人家刚从地主家租到地,还没来的及种上庄稼,你这边就去收税,所以江南地区怨声载道。

而且大宋除了东京招募了二十万新兵之外,其他地方并没有大规模的招募士兵,似乎大宋并没有打算一次性恢复全国兵力,而且各地船厂恢复了制造花石纲船制造之后,也没有全力制造战船。

朝堂上讨论的也是西夏问题,似乎大家已经把南方的战争给忘记了,辽国和西夏和亲,现在西夏这口气算是吊住了,所以大宋朝堂在争论着要不要继续打西夏。

还有就是加税的问题,原来大宋君臣不是不想加强南方的防御,而是没有钱了,所以大家在商量着加税还有增加专卖物品的种类,提高盐价等等。

去年蔡京等人刚刚搞了一个茶叶专卖,今年又想着把更多的物质纳入专卖系统,因为随着张三的崛起出现了不少新奇事物,例如蛟油专卖。

这个蛟油就是鲸油了,琉球现在几乎垄断了大宋的中高端灯油市场,使得原本这个不起眼的商品进入了大众的视野,琉球蛟油即好用价格又便宜,既然赚钱就要朝廷专营。

所以朝堂上正在研究把蛟油列入专营然后加价贩卖,张三对此无语,其他的还有罐头、肥皂、玻璃、等等这些东西大宋都想专营。

至于提高盐价打击私盐也是和琉球有关了,琉球推出晒盐法之后,经过两年的发展现在技术愈发成熟,盐价又一次降低,所以现在沿海地区都在卖琉球的私盐。

更有方腊和梁山等势力把盐卖到更深处,给大宋官盐进一步的冲击,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大宋盐税收入下滑了近三分之一,为了应对这个变化大宋官员的想法就是打击私盐和提高盐价。

其实按照正常的逻辑,自己的东西卖不掉不是应该降价么但是垄断的逻辑就是不让别人卖,光自己卖,这样不就赚钱了么

张三对这个是反对的,因为这样会触犯琉球的利益,减少琉球货物的销量,但是人家关起门来自己讨论,张三也没有什么办法,总不能派个大使去谈自由贸易协定吧

所以张三打算等大宋搞出实际行动之后,在去应对,毕竟现在去说,明显的告诉对方自己在他们朝堂上安插了间谍,也会挑动大宋紧张的神经,张三还是希望自己能低调发展的。

第五百三十二章张三的老婆们

新年搞了吃晚宴,年后按照风俗准备元宵灯会,张三对于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铺张浪费甚是不喜的,但是也不好破坏节日气氛,就把这事交给宫里的一帮女人让她们随意发挥。

吴双是贫苦出身,做事以节俭为主,所以带动后宫的嫔妃也是不敢铺张,张三这些天也难得清闲就陪着大家一起在后宫玩闹,带着大家在琉球微服逛街。

男人哄女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买买买而张三又非常有钱,所以那逛街就像扫货一样,后面跟着的几辆马车都装不下了大家也乐此不疲。

其实对于后宫张三没有倾注太多的精力,张三即没有去奉行什么一夫一妻,也没有广选天下美女,现在加入后宫的也都是当初那些人。

吴双作为后宫之主,下边有甘兴泰的妹妹甘元姬,张元霸的妹妹,还有杨泰的妹妹杨若男,乐和的姐姐,还有刘赟的妹妹,还有庞万春的妹妹庞秋霞,扈家庄的扈三娘,花荣的妹妹花逢春。

九个人也不算多,但是这九个人身后确代表这八个势力,吴双不用说,吴德才的妹妹,和张三李四是青梅竹马,所以李四也是支持她的。

甘元姬是甘兴泰的妹妹,甘兴泰是琉球第一个中将,更是琉球海军司令,所以海军系统非常支持。张元霸的妹妹看着没有什么背景,但是他的哥哥可是琉球第一神将,张三的干弟弟。

现在的张元霸俨然是张三的贴身保镖兼第一打手,而且自身攻城拔寨,杀敌冲正阵无往不利,可谓是战功赫赫,更是被一帮蛮牛行武将崇拜,所以能量也不能小觑。

杨泰更不用说,作为张三的第一个武将,从张三卖小吃时就跟着张三一路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如果说甘兴泰是海军第一人的话,那么杨泰就是陆军第一人。

现在杨泰更是琉球禁卫军统领,荣升陆军第一位旅长,而且部队扩编后也会是第一任师长,禁卫军里还有张三的琉球防御舰队这一支琉球最强舰队,可谓是心腹中的心腹。

乐和自然不用说,自身担任着后勤部长,乐和的姐姐以前更是主要负责印刷和宣传工作,后来封为贵妃卸任交给了公孙胜但是自身的实力也不能小看。

刘赟看似没有什么背景,但是他和张三从东京开始一步步走来,先后拜师杨泰,王进还有周侗更是得到张三的亲自传授,现在突破到超一流境界,可谓是比较努力的一个。

庞万春是琉球弓箭第一人,自然不用说,还有扈三娘和花逢春是山东势力的代表,张三手下不少将领都是山东出身,利润阮氏三兄弟等人所以支持者并不少。

最关键的是,当初张三自己每天天南地北的到处跑,手下的孤儿学校可是全部交给这些女孩打理,所以这些人在孤儿眼中都像自己母亲一样看待。

所以这几个人在孤儿中都有不少的簇拥者,所以张三最后干脆把他们都娶回来,先把这些势力牢牢绑在自己战车上再说,至于以后的问题,就等以后再说。

张三也知道娶这么多开国功臣的亲属做老婆后患无穷,但是这个也是没有办法,至少现阶段这样做还是利大于弊的,所以张三只能这么做。

张三现在体会到,皇帝建国后杀功臣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些人在建国的过程中积累了太多的威望,当皇帝还在的时候,自然能镇压这些异心人员,但是要是皇帝的儿子上,怕是就难以控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