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33(2 / 2)

加入书签

王希孟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不在汴京,反而在一帮流民堆里,劫后余生的王希孟喜极而泣。

“你得换个名字。”

突然,一个极为陌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王希孟急忙看去,竟是一个老乞丐。

那老乞丐继续道:“有一个道长交代我,让你换个名字。”

王希孟一把拉住老乞丐,道:“可曾看见那道长的踪影”

乞丐挣脱开了王希孟的双手,道:“那道长交代完了早就走了,天黑,我也看不清路,只知道那道长往南方走去。”

王希孟对于那道长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加之一时间没了方向,心中的唯一动力就是寻找此人,报恩。

可惜的是,王希孟翻遍了全身竟然发现自己没有半个铜板,又如何能追寻那道人的脚步呢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了一个声音:“诸位,跟着我去梁山吧,那里有条活路”

就这样,王希孟阴差阳错的跟着流民来了梁山,这才有了后面的际遇。

众人听罢一时无语,想不到这个年纪轻轻的王希孟身上竟然背负着如此千古奇案。

宋清忽然大笑,众人不解其意,宋清笑道:“这道人是上天安排给我梁山送人才哩,如何能不笑日后在遇到此人,不肖希孟相报,此事算在我身上此人,于我有恩”

王希孟心头一阵暖流躺过,自己离了汴京或许是福不是祸。

众人陷入了沉闷,吴用急忙道:“哥哥今日召集我们来,可是有要事”

宋清这才想起来自己的目的,笑着看向闻焕章道:“这件事还是由闻先生和大家说吧。”

闻焕章急忙站了起来,对着众人做了个团圆揖后才道:“诸位,梁山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一山一寨,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我劝哥哥自领京东总管。”

吴用心中一阵的后悔,他原本也有这般的想法,但是想着打下来青州再说,想不到竟被此人抢了先。

公孙胜处理的事情大多关系着民政和官员,对于这方面感触甚深,笑着道:“闻先生此计甚妙,如此一来我们做事情就方便多了。”

梁山文官系统太混乱了,既有那朝廷的降将,也有草莽出身。这个喊哥哥,那个叫大人,实在让人费解。

见众人也是这般看法,宋清笑道:“总管不过是个头衔罢了,诸位仍然各司其职,至于其余佐官的分配,诸位可有看法”

闻焕章身为此计的提出者,自然责无旁贷的道:“总管乃是隋唐官制,山寨人员缺少,自然一时间凑不起来人手,不妨各自领一个头衔,方便做事罢了。”

宋清笑道:“闻先生既出此言,想来心中已经有了想法”

听到了宋清的言语,吴用心中一酸,想不到这闻焕章数日之间已经和宋清熟络到了这种程度,恐怕自己随杨志出军青州后,地位堪忧啊

正当吴用心中胡思乱想的时候,闻焕章轻咳一声,拱手对着众人道:“诸位军师、将军,既然哥哥点了名,小人就逾越了。”

众人纷纷回礼,闻焕章这才道:“小人窃以为不妨由加亮先生出任长史,公孙先生出任别架,朱先生出任司马。武将方面不做调整。”

听罢了闻焕章的话,吴用心中一惊:他竟然将我放在了长史,而不安排自己

第二百三十三章:程万里的汗水

相对于梁山欢天喜地的庆祝,东平府惨淡的许多。

刘延庆拍拍屁股回河北了,到苦了董平。实际上说起来,这东平府距离梁山的距离比济州近得多。在这般强人窝子边上,偏偏整个京东竟然没有一只可用之兵,实在让董平没有一丝安全感。

无奈之下董平找到了程万里,将梁山的兵力、战力说了个清楚,又道:“大人,梁山贼人已经成势,恳请大人火速请朝廷发兵,不然容易酿成大祸啊”

程万里知道事情的轻重,略一沉思便道:“请朝廷拨调军马自是不必多说,可是再快也得明年开春,不知我东平府能不能抵挡的下来梁山的军马。”

董平连连苦笑,就连那帮西军这样的百战之师都不是梁山的对手,单凭小小的东平府这两三千军马怎么能挡得住

程万里看着董平一脸严峻的道:“董将军,你我皆负有守土之责,不妨暂且磨砺兵马,招募士卒,修缮城墙,做好抵御梁山的准备”

董平冷笑一声,心道:若是这种计策对梁山有用就好了,人家济州城得比东平府城墙高大吧尚且抵抗梁山不过半日,程万里此举不过是妄想罢了。若真是事不可为,大不了自己跑了便是,只是可惜了那程家小姐。

想及此处,董平脱口而出道:“大人如此兵凶战危,小人情愿娶千金为妻,定可护的小姐一世周全”

程万里被董平这话说的一楞,这厮平日里还算机灵,怎么这个时候提起这件事情,是真傻还是假傻啊可惜的是程万里依然要仰仗董平守城,不由得强压了自己的火气,温言道:“董将军你是武将,我是文官,相赘为婿,正当其理。只是如今梁山就在附近,东平府危在旦夕。若是这种情况下许给将军,恐被人耻笑。待得退了贼兵,保护城池无事,那时议亲,亦未为晚。”

董平口上称是,心中却颇不畅快,程万里见状心中一冷,这贼配军惦记自家女儿多时,兵荒马乱的万一起了歹心可该如何是好心中却下定了决心,待梁山贼人退去,定要将这董平拨调的别处去。

一时间两人各有所思,厅中有些尴尬。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大人,大人,有紧急军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