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1(2 / 2)
“尔今撤兵诏令已下,纵使朕颇有悔意,也只能这样了。”杨坚摇头婉惜道。
独孤后见夫君的情绪有所平复,遂接着方才的话题说道:“唯其伐陈大军北上,才更有结亲于后梁,对南陈加以牵制的必要。陛下试想,当我伐陈大军北上,南方军力空虚之时,倘若南陈兴兵来攻,又当如何应对呢如果在撤回伐陈大军的同时,陛下另差使者前往后梁提亲,则不但能使后梁向我大隋靠拢,疏远南陈,更重要的是,陛下可借助于后梁国中保有的数万军队,对南陈起到牵制的作用,一旦南方发生战事,陛下但下一道诏令,萧氏兄弟能不遵诏行事,充当与南陈作战的先锋吗”
“一个附庸小国,地位竟有如此重要”杨坚似乎已被独孤后说动,心思开始活络起来了。
独孤后见夫君心思有所回转,遂趁热打铁地继续劝道:“再者,陛下现在向后梁派出使臣提亲,于婚嫁礼节上只能算做第一步,也可趁机试探出后梁萧氏兄弟是否真心归附我大隋,倘若在萧氏诸位宗室女中不能找到一位与阿纵生辰八字相合者,这门亲事不也成不了吗”
“若是萧氏诸女中有生辰八字和阿纵相合者,萧岿兄弟又急于和朕攀亲家,朕就只有传诏阿纵迎娶萧氏女过门这一条路可走了吗”杨坚此时经独孤后苦口婆心地一番劝说,已大致同意了与后梁结亲,只是碍于上邦君皇的面子,故有此问。
独孤后莞尔一笑,起身亲手给夫君捧上一碗茶来,伸手轻轻替杨坚拂落掉落肩头的一缕长发,意味深长地答道:“只要萧氏兄弟应下这门亲事,到时是令其遣子至长安,还是逼令其与南陈一刀两断,不都任凭陛下做主吗如此一来,陛下既给阿纵这匹小野马套上了一副鞍辔,又在南方得一强助,可谓是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话说至此,杨坚自提起主动向后梁提亲便一直阴沉着的脸色才又舒展开来,顺势一把将独孤后搂入怀中,有意逗弄道:“朕膝下五子之中,现在观之,唯有阿纵一人于危难之时能助朕一臂之力,皇后不妨再替朕多生养几个像阿纵这样的儿子出来,朕庶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第346章 萧氏有奇女
杨尚希、杨素两位弘农杨氏出身的大才奉旨在关内、关东清剿匪患,很快就平息了各个州府的叛乱,稳定住了长安、洛阳两座都城附近的局势。
西北战场上,率军驻守弘化的虞庆则为报答杨坚重新任他为相的知遇之恩,与屯兵咸阳的太子杨勇和宇文忻紧密配合,将突厥大军成功地阻挡在了渭河北岸。随着高颖统率的二十万大军从江淮出发,向关中集结,帝都长安面临的压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待周边局势有了缓解,杨坚便传下诏旨,改任内史舍人裴矩为礼部侍郎,奉旨出使后梁,为晋王杨广向后梁宗室提亲。
裴矩之所以会被杨坚选中,做为提亲使者派往后梁,多半是因为他精擅占候,颇知命理的缘故。从长安临出发前,独孤伽罗特地将裴矩召至正阳宫中,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在萧氏宗室当中务必选得一位才貌品行俱佳、与杨广生辰八字相合的女子嫁入杨门。
裴矩受到皇帝皇后重托,自不敢掉以轻心,于领受诏命的次日一早便带着几名僮仆,匆匆踏上了前往后梁国都随州的行程。
大隋皇帝向后梁国主提亲的诏命一下,早有后梁安排在长安城中的眼线用快马将此消息传递到了后梁国主萧岿手中。萧岿闻讯后喜出望外,当即传命后梁国中的宗人府,备齐所有大功以内萧氏宗室女的生辰八字,以待隋使到达后与晋王杨广的生辰八字配合,以测吉凶,并任命身为国中宰相的皇弟萧岩为全权和亲大使,负责与隋和亲一应事务。
由于其时南陈始兴王陈叔陵锤伤其兄陈叔宝后,已遭到南陈朝廷的连番征讨,接连败北,完全失去了与陈叔宝争夺南陈皇位的实力和资格,萧岩自不会再与一位失势的南陈皇子密切往来,便打起全副精神,投入到了为杨广挑选王妃的一应事务当中。
更为可笑的是,当大隋晋王欲在后梁宗室女中选得一位王妃的消息在后梁朝中传布开去,包括国主萧岿的各位王妃在内的一应萧氏宗亲纷纷主动给宗人府送来自家女儿的生辰八字,以供隋使到来后与杨广的生辰八字相配合,大有争当隋朝亲家的态势。
眼见萧氏诸宗亲尽皆表露出各种各样的媚态来取悦刚刚立国仅一年的隋朝,身为南北朝时南梁武帝萧衍嫡系玄孙的后梁国主萧岿自心底里感觉到了一阵寒意:世态炎凉啊曾几何时,当世隋皇杨坚的父亲杨忠还是一位被发配至随州的军犯,谁能想到,仅仅十几年后,他的儿子已经身登九五,贵为雄霸中原的大隋皇帝了。回首往事,自己身为有着雄才大略的南梁武帝萧衍嫡系玄孙,如今却落到了要通过嫁女这种方式讨好隋朝,以求得一席之地继续生存下去的境地。
尽管萧岿心中不无感慨,可是却丝毫不敢表现出隋使的怠慢,于裴矩一行抵达随州的当天,就在王宫中接见并宴请了裴矩,当面对大隋皇帝派使节主动向后梁提亲表达了诚惶诚恐的谢意。
裴矩在后梁王宫中接受罢萧岿的宴请,刚刚回到下榻的馆驿,即被早已等候在门外的萧氏各家宗亲围了个正着。这些人手持大红封套的自家女儿生辰禀贴,竟要求裴矩连夜将带来的杨广的生辰八字和他家女儿相配合,以求能被选中,与隋朝皇室攀上姻亲。
裴矩出身关东士族,素闻江南祟尚儒雅、看重门第,因知杨坚一支并非出身关中世家――弘农杨氏,而是北魏六镇的军汉出身,原本料想杨氏如今虽贵为大隋皇族,但依近三百年沿袭下来的门第观念视之,与江南四大望族之一的萧氏结亲,尚属高攀,却完全没想到有如此众多的萧氏族人深夜等候在馆驿门外,排着队欲和杨氏结亲,在后梁和亲大使萧岩的陪同下站在馆驿门外,一时间倒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列位宗亲,国主有命,与上邦结亲,应先自国主亲生之公主中挑选,列位不必心急,待诸位公主与大隋晋王殿下合过命相后,如尽皆不符,再依血脉远近的次序呈递禀贴吧。今日天色已晚,裴侍郎一路风尘,亟需安歇、休息,列位宗亲还是请回吧。”萧岩边说边冲身后带来的一队亲兵使了个眼色,军士手持长矛,蜂拥而上,隔开人群,护送着裴矩一行艰难地进入到了馆驿之中歇息。
待得次日天刚刚见亮,萧岩便带领着后梁宗人府的宗正亲临馆驿,来为诸位公主配属命相了。裴矩无奈,只得拿出随身带来的杨广的生辰八字,先交由后梁宗正一一和诸位公主配属命相。
白发白眉、老态龙钟的后梁宗正在和亲大使萧岩的亲自监看下,颤抖着双手展开上写有杨广生辰八字的明黄色绢帛,再按照自长及幼的顺序一一和国主萧岿亲生的各位公主配属命相。
裴矩因临行前受皇后嘱托,要为杨广挑选出一位品貌上佳的王妃人选,陪坐在一旁,眼盯着老宗正凝神掐指,嘴里念念有声,替杨广和众后梁公主配合着生辰八字,本能地也感觉到一种莫名的紧张。每当老宗正摇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