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01(1 / 2)

加入书签

父也应该把自己的名字录入家谱了。

可哪里知道张阔如一直认为他还在学艺,还在等着有一天能够再相见,能再续师徒情缘呢,也就没有一直给他放进家谱中,但其实何向东的资料已经送去门内修家谱的负责人那里了,若是张阔如此生无法再见何向东,那何向东的名字也会归在他张家一支,算是给他一个出身了。

艺人行内有很多老传统,也保留了一些江湖气,像相声啊,评书啊,都讲究师承门户,你没有师父,同行会看不起你的,这种无门户的艺人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海青”。

艺人行当里面特别重视师承关系,师徒父子,其实还是为了维护师门长辈的地位和尊严,你不拜师,人家是不会把本事教给你的。

每一门艺术里面都有很多窍门和秘诀,单靠你自己摸索是绝对不行的,只能靠师父教,而且是手把手的教。

学艺其实不适合大班上课,他只能是一个师父领着几个徒弟,一一说活,讲解,带着一起表演,跟大学的研究生导师类似。

很多人批评传统的师承关系如何落伍,老套,是封建的糟粕,但恰巧就是这样的封建糟粕却培育出无数响当当的大角名角出来,传统曲艺戏曲更是兴盛一时,受到无数人追捧。

可现在呢,引进现代化教学方式,大办曲艺学校,培养出来几个大角名角出来了传统曲艺传统戏曲更是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何其悲哉

一个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模式却被一个被时代抛弃的封建糟粕虐的体无完肤,问题出在哪里值得深思。

千万不要说是艺术被时代抛弃了,艺术是不会错的,也永远不会过时,过时只有艺人。你说传统艺术不被现代人接受了,那只是你艺人表演的传统艺术不被接受罢了,而不是这门艺术。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真的是这门艺术不被现代社会接受了,你艺人就不能改吗传统艺术也是经历过无数次修改的,你到现在就不能改了吗就眼巴巴看着吗那要你艺人干嘛

一门艺术想要振兴想要复兴,要靠国家,要靠社会,要靠观众,要靠机缘,要靠运气,需要仰仗的东西很多,但归根结底是要靠艺人本身的。

艺人完了,这门艺术也就完了。

也幸好向文社里面的艺人一直在努力,努力把最具魅力的相声带给观众,也一直在努力探求观众喜欢的相声到底是怎么样的。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向文社里面也发生了好几件大事,第一件便是吴萧离开了,这个嘴上没有半句人话永远沉浸在自己世界里面的家伙走了,走的很突然。

在吃晚饭的时候,毫无征兆地突然说了一句我该走了,然后连筷子都没放下就跑了出去,便再没有回来。

来的很突然,走的更突然,若不是明白他的心性,何向东一定认为这人是疯了。

吴萧一直在追求心中难为被外人理解的理想,何向东也并不明白,但还是尊重他的选择。

遥敬一杯酒,祝他唉也不知道应该祝愿他什么,祝他身体健康吧。

第二件大事,是一件大好事,张阔如正式进驻向文社,说评书,不多,隔几天表演一次。而且他严令何向东不许把他的来历说出去,连真名都没挂,只写了一个张闻风,张阔如自号闻风先生。现在有很大一部分观众都是冲着张阔如的评书来的,园子里面演员也算是真正见识了当年金口银舌的风采。

说书人在说完一段之后,都会留下一个扣子,好吸引观众下次来看。扣子是留下了,但是张阔如却好几天不露一次面,观众心里都跟猫爪子挠似的,经常跑过来问张先生到底什么时候再说书。

何向东只能是无奈苦笑,说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事完全得看人家的心情。

田佳妮也往园子里面跑的勤,有时候也上台唱一段大鼓,效果很不错,观众很喜欢。

这些老艺术其实并没有被观众抛弃,爱听的人还是很多的。

第三件事,远在上海的方文岐也给何向东送来了一份大礼,他请了一位南方的相声艺人进京加入了向文社,那人叫李泉江,三十来岁了,比何向东年长,但是是跟何向东是一个辈分的。

何向东也试过他的基本功,也让他上台表演了几次,是一个有实力的相声演员,何向东也看出来这位肯定也是在地上捡过钱的艺人,功夫很深。

最关键的是,李泉江的人性很好,见人永远是乐呵呵的,也没有什么脾气,吃什么,睡哪里都无所谓,可给何向东省了不少事。

何向东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师父一直在默默关注着自己,很是感动,当即就想马上跑到上海去探望师父,可是却柏强却说他师父肯定不会愿意的。

无奈之下,何向东只能试着给师父写信,师父也回信了。尽管师父心里的坎儿还没过去,但至少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

想要让师父彻底放下心中的负担,看来只有自己凭借着相声闯出一片天地的那一天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新年新气象

97年结束,向文社蓬勃生机,是快速发展的一年,虽然没有挣很多钱,但是观众数量是稳步上升的,尤其是肯花钱听相声的观众越来越多。

这似乎又回到了那个花钱听玩艺儿的时代了,观众也没有之前那种抵触情绪了,也渐渐有了一些死忠观众,今年过年何向东就收到了好几份观众给的礼物,他是园子里面所有人力捧的角儿,有此人气不足为怪。

其实在下半年之后,张阔如表演次数反而少了,因为现在园子里面的生意还不错,也不需要靠着他吸引观众了。

他也是为了给何向东腾路,现在园子还小,只能有一个角儿。评书只能是一个人说,又不是相声里面还有捧有逗的,所以为了不抢何向东的风头,张老先生在10月份之后就再不表演了。

虽然不在园子里面表演了,张老先生也经常来园子里面看看,教导何向东评书,他很喜欢园子里面这种氛围。

郭庆因为经常泡在园子里面,也得到了张阔如不少指点,张阔如倒不是一个藏私的人,也愿意指点这些晚辈。

当然了,范文泉对此也是持乐观赞成态度的,没有范文泉的同意,张阔如到也没有那么莽撞到好为人师的程度。

艺人行内其实规矩挺多的,有老话说“宁舍一定金,不舍一句春”,就算你愿意把你的本事教给外人,这也不是说教就教的,无门无户的倒是无所谓。

人家有师承的,你就不能那么莽撞了。人家是有师父的,就算教的不好,那也是人家家事,你一个外人非急吼吼去教人家徒弟,这可是很大的忌讳,很容易引发冲突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