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84(1 / 2)

加入书签

过呢,他现在也回北京了,他觉得也要找一个合适的时间上门去一趟比较好,不然就有点不像话了。

第二天,何向东又去向文社演出了,文工团给了他一礼拜的假,他也没有多少时间是用在休息上的,每天都要去演出,忙得很。

向文社的客人数量目前挺稳定的,一百来人的样子,好一点的话能上二百,支付了房租水电等支出之后,他们这些演员的收入也蛮不错的。

当然何向东的目标也不止于此,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但是现在想迅速提高向文社的知名度,增加观众数量,这比较困难,苏小娅之前也想了不少法子,可惜都是收效甚微。

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捧出一个角儿来,只要这个角儿腕够大,自然能吸引更多观众来。

这也是为什么何向东愿意跟着文工团进行好几个月的西线文艺汇演的根本原因。

现在汇演结束了,他在等,等那个他应得的机会。

下午的演出一切正常,何向东的人气挺高的,昨晚上他没演出,但是张文海这些人都把何向东回来了的消息告诉了观众,还跟他们说明天就有何向东的演出。

观众也很捧场,今天就来了不少人了,超过一百五了,这还是在工作日呢,要是周末估计还会多一点。

散场之后,何向东把大褂脱下来,给了钱让陈军买饭去,他自己在后台歇着脚,还没多坐一会儿,就有访客来了。

“小东子,外面有人找你。”张文海进门对何向东如是说道。

何向东正把脱下来的大褂挂起来呢,闻得此言,他回头诧异道:“找我谁啊”

张文海下午也演了三场了,累得够呛,就直接躺在躺椅上了,漫不经心地说道:“我哪儿知道去啊,就一老头,说是来找你的,就在外面,你自己出去看看吧。”

“老头儿”何向东先是一愣,然后心跳猛地漏跳一拍,一瞬间,何向东感觉自己头皮都麻了一下:“难道是他”

何向东不敢再耽搁了,立刻往外跑,一直跑到向文社的大门口,他才终于看见了那个老头儿。

这位老者背负双手,须发皆白,但是人非常精神,面色红润,他正抬起头饶有兴趣地打量向文社这块招牌,仿佛招牌上每一处破旧都是值得研究的历史烙印。

何向东看着老者,瞳孔微微一缩,虽然上次他只看了老者一眼,还是在出租车后座透过后挡风玻璃看的,但他还是认出来了。

这位老者就是王弥苇,就是给自己录音的那位老爷子,也是掌握着

王弥苇似是也感觉了旁边有人在看他,他便微微侧头看向何向东,眼神不温不火,很有一种看透世俗的沧桑感,他放下负着的双手,对着何向东微微一笑,颔了颔首。

饶是已经混迹江湖十几年的何向东此时心跳也不争气地快速跳动了起来,不能不激动啊,单口相声的一代宗师啊,就单从他给自己的那一段录音来看,何向东就敢断言这位老爷子绝对是当今单口相声的第一人。

而老爷子来北京的目的他也很清楚,就是要把

何向东强行压下内心的激动,慢慢迈步走到王弥苇老爷子身边,走到近前的时候他才发现老爷子个头挺高的,比自己还高半个头,而且老爷子身上有一股让人闻起来很舒服的味道,他分辨不出来,但他很喜欢。

“王老先生,小子何向东向您问好。”何向东循着江湖规矩,抱拳作揖行礼。

王弥苇老爷子慈眉善目地看着何向东,他是越看越喜欢,脸上始终带着笑意,眼睛都眯起来了,问道:“何向东金口银舌的徒弟”

何向东一愣,有点纳闷,但还是应道:“是的。”

王弥苇微笑颔首,又问道:“相声门的师承是谁啊”

第三百五十四章 师承

何向东答道:“我师承方文岐。”

“方文岐。”王弥苇念了一声名字,杂乱的白眉微微一皱,稍稍思索了一下,又问道:“师爷呢”

何向东道:“郭宝凤。”

王弥苇眉头又是一皱,摇摇头道:“师太呢”

何向东又道:“贺伯福。”

“哦。”王弥苇应了一声,眉头没再松开了。

其实相声的历史不长,从清末到现在不过传了一百五十年左右吧,何向东这一辈属于明字辈,德寿宝文明,往上还有两辈,拢共就七辈人。

第一辈是开山老祖穷不怕,还有他代拉的几个师弟,拢共就四五个人,第二辈的人也不多,都数的出来。

真正多起来要从德字辈开始,那时候最出色的是相声八德,然后香火传承一直传了下来。王弥苇现在就有点纳闷了,他刚才都问到寿字辈的了,怎么这个贺伯福自己还是没有听说过呢

连着翻了三辈自己都没听说过,这种情况还真是少见啊。王弥苇也就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了,他算是知道了何向东这枝儿还真是名声不显啊,看来这孩子一身的单口相声功夫应该主要归功于张阔如了,跟他的相声传承无关。

何向东一直保持着微笑,一点不恼不怒,也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好意思,自己的师承的确不怎么样,这是事实,没有什么好回避或者难堪的。

师爷郭宝凤和师父方文岐是相声艺人,但是一直没有拜师,没有师承名分是入不了相声家谱的,这些人在行内被称为海青,在旧社会遇见同行还会被盘道携家伙,连吃饭的家伙都会被人拿走。

哪怕是在当代新社会,没有师承的相声演员依然会被同行看不起和排斥,演出卖艺都会很不方便。

何向东的师父师爷当初在旧社会时期就吃了不少没有师承的苦头,因为他师爷自己还有徒弟,带着徒弟再去拜别人为师,就不是太方便了,别人不一定会收的。

他的亲师叔范文泉后来也拜了他人了,当然双方师长都都同意的了,范文泉其实是拜了两个师父,一马双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