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23(1 / 2)

加入书签

了。

丁以群右手动着鼠标,扭头看蔡国强,脸色阴沉,沉声说道:“师父,您过来看。”

蔡国强俯身去看,只瞧了一眼,便觉得血往脑门上涌,脸都因为充血红了。

刘卫东也上前去看,眼珠子越瞪越大,而后嘴唇都忍不住都抖了起来,这是被气的。

“欺人太甚。”蔡国强怒吼一声,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桌上的杯子都给震了一下。

“混账啊。”刘卫东气的在发抖。

丁以群眉头紧锁,面色阴沉。

丁以群继续滚动了鼠标,又点开了几个帖子,蔡国强和刘卫东是越看越怒,身子都抖了起来。

这上面的内容很一致,全都是铺天盖地骂蔡国强和刘卫东的,挨骂不算什么,他们俩这段时间就没少挨骂,但是谁也没挨过这种骂啊。

报纸媒体要批评他们,也会讲道理摆事实,最后批评的话也会弄得比较委婉;业内前辈的们的指责,就算是脾气比较差的老前辈,也顶多骂上一句不干人事;哪怕是何向东好了,这仇怨足够大了吧,他在台上顶多也就说一声你死不死啊。

这都是现实中的人物,就算心里面早就骂翻了天,但至少在表面上还是会给人留上三分薄面的,让人面子上过得去,不会说的太狠的。

但是网络不一样啊,这里面谁也不认识谁,大家都是只有一个网名,鬼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你住哪儿,你家里什么情况。

所以网络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地方,这是一个没有监管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一种可怕的自由。

为什么说所有的自由都要在法律的监管下进行呢,因为所有的自由都得是有限度的自由,没有监管没有底线的自由,那就会变成道德沦丧法律无度的场所。

网络以其特殊的原因,这里可以是一个可以随意发表言论的地方,但这里的戾气相当重,因为这里发表任何不负责任的言论都不会承担什么责任。

不说04年了,哪怕是在后来网络实名制之后,监管都相当不到位,戾气一样重的可怕,实名制都是如此,就更不用说现在了。

网络是把双刃剑啊。

现在蔡国强和刘卫东就被刺的厉害,在网络上人家骂你一句王八蛋,这都不算骂人了,因为用词太温和了。他们不操你祖宗三代,就算是对得起你了。

那么这帮骂人的人是谁呢,向文社的粉丝,冬瓜藤。

冬瓜藤是何向东还有向文社粉丝的聚居地,商演开场有人捣乱还有何向东和张文海最后攒底的相声他们都听了,也都知道了。

何向东被人欺负到这个份上了,冬瓜藤们岂能容忍啊,又是上次那位网名叫“我爱岳父大人”的家伙,又发了一个帖子,矛头直指蔡国强和刘卫东。

这下子,众人暴动了。有义士登高一呼,应者如云。

不仅是冬瓜藤论坛,网络上稍微出名的论坛全都被这帮人攻陷了,有文采一点的,写讨伐文章,痛数蔡国强和刘卫东的罪过,指责他们打压民间艺人。

文化水平差一点的,就复制粘贴,不断刷帖,实在不行就去人家帖子下面刷回复。

脾气暴一点的,各种骂声就都出来了,蔡国强和刘卫东的祖宗十八代包括女性先人,全都被他们问候了个遍。

那些脾气暴一点的,文采还比较好的,就开始攥写蔡和刘二人妻子包括女性先人的各种风流韵事,情节跌宕起伏,惹人遐思,观后不得不叹一声,文采斐然啊。

蔡国强和刘卫东活了大半辈子了,平时都是以人民艺术家自居的,出去还道貌岸然,拽的二五八万的,他们什么时候挨过这种骂啊,还是铺天盖地的,简直是可怕的吓人。

一向冷静的蔡国强都淡定不了了,一把把丁以群推到一旁,瞪着要吃人的眼神,坐在了椅子上,笨拙地用鼠标看帖子,越看越气啊,最后气的心火都起来了,蔡国强眼前一阵阵发黑,血压也不知道升高了多少。

“竖子安敢,何向东,你欺人太甚”

“啪”的一声,桌子上的杯子摔得粉碎了。

再“咚”的一声,蔡国强气晕倒地,高血压患者终究是不能大怒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网络有风险,入网需谨慎。

这是蔡国强和刘卫东第一次经受网络暴力,结果很明显,两人被完虐,悲惨之极。

第六百三十二章 一时无两

何向东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是震惊的,论骂街,他可算是高手,骂人不带脏字,指桑骂槐各种技巧都娴熟于心。

但是看见这铺天盖地的粗鄙骂声,他愣还是给吓了一哆嗦,这原始的粗犷是真够吓人的,没有骂街的艺术感,但就是这种纯粹的赤裸裸最是可怕。

连何向东这种叱咤江湖多年的人看到了都感到了心悸,心中在想若是自己面对这种铺天盖地的唾骂会是如何,想了一会儿,何向东都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不过还好这事儿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发生在自己对手身上,这种感觉真的唉真的是爽的不要不要的。

何向东在电脑前都忍不住坏笑了出来,他学电脑蛮快的,现在已经会上网了,也会用一指禅敲键盘了。

这回冬瓜藤还真是给了他一个不小的惊喜啊,这种被人呵护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向文社一众演员瞧了此事,也啧啧称奇,纷纷惊叹,还真是恶有恶报啊,这回可真是够这两个人民艺术家喝一壶的了。

商演过后,向文社的名气更上一层楼,这可是目前曲艺界唯一一个能办不赔钱商演的社团啊,不只是不赔钱,他们还挣了很多啊,已经不比那些当红的一线歌星差了。

传统曲艺行当在现在还能取得如此成绩,这是一件多么振奋人心的事情啊,向文社真是给已经日暮西山的曲艺界打了一剂强心针。

尤其是相声界,许多不甘囿于体制内的演员已经躁动起来了,向文社已经珠玉在前了,他们已经趟出来一条可行的道路了。

他们已经用他们的实行行动证明了这条道路的可行性了,既然向文社可以,那为什么他们就不行了,难道这种成功不能复制吗他何向东是很强,但是我们比他差到哪儿去了

2004年年底时候,就有许多体制内演员打算去闯一闯民间的小剧场了,体制内的演出确实太死板了,已经是半死不活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