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2 / 2)
看到丁靖大军将西凉押运士卒驱赶,却未对百姓下手,又指导百姓就地休息、建立营地、发放食物,随行百姓无不扣首感恩。
很快,丁靖大军就将新安地界的西凉军伍全部赶回了函谷关,解救了还未穿过函谷关的迁徙百姓。丁靖粗粗估算了一番,自己大军解救下来的人口竟然有四十万,物资粮草等更是无数。
完成了解救行动后,丁靖立即安排士卒引导士卒北去孟津,再转回并州。
但是令丁靖没想到的是,四十万百姓里竟然有过半不愿跟他去并州,无论丁靖如何劝导引诱都没用,这些人就是不往北走,皆想各返回家乡。
虽然明知洛阳已被董卓焚毁,但是这些人就是要回去,死活不跟着丁靖回并州,而这就是华夏人骨子里留着的故土难离。
对于洛阳百姓的冥顽不灵,丁靖只能无奈叹气,只要肯迁往并州,他就给予诸多好处,如田地赐予、赋税减免等,可惜尽皆无效,这让他有种强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就在丁靖在帐中对民众不愿北行之事一筹莫展时,徐荣也找机会离开西凉大军,返回大营来了。
丁靖立即将徐荣请入帐中,对徐荣不停夸赞,道:“节武真乃猛士矣”
对于丁靖的夸奖,徐荣喜笑相受,随即对丁靖说道:“主公可是为民众不愿北去并州而烦心”
“正是正是节武又有解决方法”丁靖对着徐荣惊叫道。
“荣无能,并不能提主公解忧。”徐荣摇了摇头,随即说道,“不过有一人可助主公解忧”
“何人”丁靖问道。
徐荣也不回答,而是转身离开营帐,将一人带入营中,介绍道:“此人姓贾,名诩,字文和,吾前在西凉九寨时,他本看出吾的诈诱之策,却未声张,其有意投靠主公。”
听完徐荣介绍,丁靖却是惊得呆在原地,脑海里茫然一片,想不到面前文士竟然就是鼎鼎大名的贾诩。贾诩虽然此时没有什么名气,但是丁靖作为穿越者,岂能不知道贾诩的厉害之处,贾诩可是三国历史中排名最前的谋士之一,有“一策可灭国”的名头,被世人称为毒士。
贾诩用计虽然狠毒,但是却没有遭到任何报复,只因为除用计狠毒外,贾诩还有着趋吉避凶的远见。只凭他揣君之准,可与郦食其观将同论,就可见贾诩趋吉避凶的本事。
能得见贾诩这样的名人来投,丁靖立即起身相迎,握住贾诩双手,激动言道:“先生有计教我”
贾诩见丁靖如此重视自己,心中高兴,连忙说道:“主公可知耍猴人的训猴之策。”
丁靖闻言不解,摇了摇头,贾诩见状再次解释道:“猴性顽劣,驯服不易,若是用一鸡于猴前宰杀,猴观之后惊骇,必听人之号令。”
听完贾诩平淡的话语,丁靖本就是聪慧之人,心中瞬间了然贾诩言之所指。
原来这贾诩的计策就是杀鸡儆猴,让丁靖派大军对民众不要客气,只管驱赶百姓往北而去,若是有不前者、逃跑者的话,直接拖出来杀了展示给其他人看,其他人必定害怕,就会听从命令北走并州。
如此计策肯定有效果,只是实在太狠了,非善良者所为。
不过丁靖也算下了决心,他知道这样的世界不能按常规道德约束自己,若不无情狠辣一点,是不可能在这个乱世活下去的。
丁靖不再顾忌那一丝的同情理念,叫来士兵下令道:“叫徐晃、高顺带人强行驱赶民众北去并州,若有反抗不前者,就地格杀示众”
“诺”士卒立即领命而去。
见丁靖如此果断,帐中贾诩脸上露出笑意,连忙拜服丁靖道:“主公果决”
“妇人之仁岂能救天下苍生”似自我安慰般言毕,丁靖连忙扶起贾诩,高兴说道,“吾得文和,如高祖得陈平也”
听到丁靖话语,竟自比高祖,贾诩心中更是高兴,心慨自己的选择没错。
本章完
第33章 都是人才
丁靖采纳了贾诩的杀鸡儆猴之计,一时间整个随迁民众中,超过五百人被抓了典型,就地正法示众。
一时间民众哀叹惊恐不止,他们本以为丁靖乃是仁德之人,却不想也是残忍嗜杀之徒。见到丁靖大军如此狠戾,民众无不恐惧,只好按照大军指示,朝孟津方向迁徙。
就在丁靖大军强势驱赶民众北去之际,士卒突然见民众中有一家人,足有马车四辆,车上满载着大箱子,沉重无比,行路缓慢,还影响了大部队其他人的北迁行动。
立即就有军卒上去斥责,令马车快行,不要耽误了其他人的行进速度。
只是四辆马车的拉车马匹都是劣马,又不停拉车赶路数日,早已经是疲惫不堪,再加上去孟津没有规整大路,道路极不平坦,马车实在难行缓慢。
士卒却不理解这些客观事实,见马车依旧行动缓慢,立时大恼,就要将马车上的箱子等物卸下来丢弃。
“哎呦,别丢吾的书别丢吾的书”马车主人立即出来阻止士卒,只奈何他只是一五十余的老者,怎能挡住这帮彪悍健卒。
士卒将马车上的木箱尽皆丢弃,箱中物什立刻散落于地,乃是数千古籍书卷。老者见书籍被丢弃于地,瞬间老泪纵横,连忙拾捡想要放回车上。而这时前方马车上也下来一女子,头戴面纱,体态婀娜。
女子行至老者面前,关切问道:“父亲,身子可有伤到”
老者摆手表示自己无事,只顾低头捡书,女子也跟着帮忙捡书。
见老者和女子如此举动,周围几个士卒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就要对着老者拳打脚踢。
就在此时,周围围观人群中突然站出一人,口中大喝:“住手”
士卒们立即转头看向叫停之人,只见那人眉清目秀、衣冠楚楚,一副士族模样,士卒心存疑惑,问道:“你是什么人”
那人也不回答,径直越过几名士卒,走到老者面前,一齐帮忙拾书放于车上,并趁机仔细端详老者的模样,心中确认自己没有认错。
见三人如此无视自己,几名士兵更是大怒,就要将三人抓住处决惩罚,却不料那士族男子指着老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