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32(2 / 2)

加入书签

十六年1643二月,贼寇把开封围困很久了,泽清奉命赴援。

因为朱家寨离开封城只有八里,他便领兵五千渡过黄河,沿河边在那里扎下营寨,又开挖沟渠引黄河水环绕在军营四周,想依次扎下八个兵营直抵大堤,然后修建一条两侧垒砌墙壁的通道,向城里运送粮食。

墙壁尚未砌好,贼寇过来争夺,双方相持了三天,各有伤亡。

泽清就命令自己的队伍拔营离开,一时间官军仓皇奔逃,士兵们为了争船,很多人掉在水里淹死了。

泽清为人性情懦弱,怀私观望。

他曾经虚报大功邀取赏赐,又假称自己从马上摔下来受了伤,朝廷奖给他医药费

四十两银子。

朝廷命令他赴保定剿贼,他不听从命令,每天在临清纵兵抢劫。

后来他率兵南下时,所过之处都被他烧光、抢光了。

在贼寇气焰极为嚣张的情况下,给事中韩如愈、马嘉植都谋求奉命到南方来,如愈曾经弹劾过泽清,他经过东昌时,泽清就派人在路上杀死了他,也没人敢把这事报告给朝廷知道。

京师失陷以后,泽清去到南京,福王把他任命为几个大兵镇的总帅之一,封他为东平伯,驻军庐州。

当时武臣各自占据着自己的防区,财政收入不上交,自己肆意挥霍,把领土、军事等事放在脑后一概不关心。

他们和朝廷中间的大臣相互拉帮结派,干预朝政,排斥异己,他们不断地递上各种各样的奏章,把朝廷中的纪纲破坏完了,其中泽清所提出的主张最为狂妄、谬误。

福王刚刚登基时,他请求就在今年五月改元,又请求赦免、放还原任辅臣周延儒被抄作军饷的赃款。

都御史刘宗周弹劾了武将们骄横不法的罪状,泽清便两次上书弹劾宗周,并且说“:皇上只要肯杀掉刘宗周,我就卸职。”朝廷不得已,只好用语气温和的诏书对他加以劝慰。

他又请求禁止巡按官员调查、捉拿犯人和对犯人进行追赃,请求法司严厉地通缉原任总督侯恂和他的儿子侯方域,朝廷都委曲变通地听从了他。

顺治二年1645四月,扬州告急,朝廷命令泽清等人前往增援,可是他已经暗中策划向大清投降了。

大清讨厌他反复无常,就绞死了他。

泽清很懂得一些诗文、经学,喜欢吟诗、歌咏,经常召引宾客一起饮酒唱和,他的幕府中养了两只猿猴,一唤它们的名字就到人前来。

有一天,泽清设宴招待一位朋友家的儿子,把酒斟到金制的杯子里,一杯约有三升左右,叫猿猴手捧酒杯跪着递给客人。

猿猴的样子很凶险,客人浑身打颤,犹豫着不敢接。

泽清笑着说“:先生这就害怕了”接着传令带来一名囚犯,在堂下打死后就剖出他的脑和心肝,放在酒杯里和酒,让猿猴捧到跟前来,一边喝着,嘴里还嚼着,脸色都不改变。

泽清为人残忍的事例大概就是这样。

第211章

随同完颜阿骨打一起出来的还有他毕生的对手耶律大石,

辽道宗大安三年1087年,耶律大石出生于上京,他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从小好学,善于骑射。兼通汉文、契丹文。天庆五年1115年,耶律大石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翰林承旨,他是辽史中记载的辽朝唯一一个契丹进士。后历任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

1122年辽天祚帝保大二年,金兵大举南侵,攻克中京,天祚帝不敢留守,西逃入云中。时大石等留守南京,遭到金、宋夹攻。为了安定人心,坚持抵抗,大石拥立耶律淳即位,称天锡皇帝,后世称北辽。耶律淳任命大石为军事统帅,负责守卫。

大石分析当时形势,决定向金称臣,同北宋结好。但是,北宋君臣认为这是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好机会,出兵二十万攻打南京。大石率军迎战,败宋军于白沟河,不久耶律淳病死,其妻萧德妃摄政,宋兵复来攻,奇袭南京城,在巷战中辽军再次取胜,使得兵心复振。

1123年四月,大石率军在奉圣州龙门壁附近抵抗失败被俘,逼迫为金兵带路偷袭天祚帝的青冢大营。后从金营逃脱,九月投奔天祚帝。天祚帝并不能原谅大石擅自另立皇帝的作为,也不能接受大石“养兵待时”的意见,这使得大石深自疑虑。1124年夏,在天祚帝准备出兵与金决战时,大石杀死了萧乙薛、坡里括二将,率领亲兵200人逃离。

1134年,东喀喇汗国阿赫马德汗死,其子易卜拉欣汗不得人心,造成康里人和葛逻禄人叛乱,被迫邀请西辽出兵协助平乱。大石很快平定了康里和葛逻禄,并把东喀喇汗国降为附庸,割取其北疆一带为西辽直辖领地。当年,大石定都于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改年号康国元年。

1141年西辽的控制区域东至高昌,西抵里海,成为了中亚的霸主。1143年,耶律大石病逝,享年五十七岁,庙号“德宗”。

关于耶律大石本人的宗教信仰,不同宗教的信徒有着不同的说法,世界征服者史的作者志费尼认为他“秘密成为了一位穆斯林”,另一位历史学家伊本阿西尔又说他是摩尼教徒,甚至还有景教徒称颂他是传说中的祭司王约翰。其原因也许是因为他表现出了极度的宽容性。

在统治区域内,他没有强行推进任何信仰,并且对不同的宗教一视同仁。伊斯兰教、佛教、景教、摩尼教、萨满教等宗教都在西辽赢得了不少信徒。对于其属国和附庸部落,大石要求他们按时缴纳贡金,并派遣一名“沙黑纳”监国监管,他们的头人要挂银牌表示臣服。其余方面一切依照原有模式治理。另外,他也采取了辽朝南北面官制,对南面的农耕居民和北部的游牧居民按其习俗分别治理。每户交一第纳尔税收。

由于他的这些宽容措施,西辽尽得民心,很快发展成为中亚地区首屈一指的强国,连成吉思汗的重要辅臣耶律楚材也盛赞其“颇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

其军事才能历来为人称道,他坚持“养兵待时”,虽然屡遭失败,但均能善于把握时机,随败随起。先率一城哀兵破十万宋军于燕京,后领数百铁骑开万里国土于中亚,将耶律氏的国祚又绵延了近百年。

安定后方之后,大石决定东征金朝,希望复国。1134年夏,大石指派手下大将萧斡里剌率军七万出征,因牛马多死被迫撤回。大石也彻底将扩张重心转向西方伊斯兰世界。

1137年,大石率军侵入西黑汗国,在忽毡击溃了敌军主力。西喀喇汗国遂向其宗主国塞尔柱突厥帝国求援。塞尔柱突厥苏丹桑伽号召伊斯兰世界对西辽的异教徒发动圣战,集合了呼罗珊、加兹尼等国的士兵约十余万,于1141年7月,与大石在撒马儿罕附近的卡特万决战。决战结果,穆斯林联军惨败,桑迦仅以身免。大石率军一直追击至起儿漫今撒马尔罕附近。此战之后,塞尔柱突厥的势力退出中亚,原属国西喀喇汗国和花剌子模均归属西辽。西辽成为中亚霸主。

1122年保大二年,金兵日益逼近,天祚帝流亡,大石与众大臣立秦晋王耶律淳为帝。淳死,立其妻萧德妃为太后,以守卫燕京。及至金兵到来,萧德妃回到天祚处,天祚恼怒,诛杀德妃并责备大石说“:我还没死,你怎么敢立耶律淳”大石回答说:“陛下拥有全国的力量,不能去阻挡一下敌人,抛弃了国家社稷远远逃遁,致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即使立十个耶律淳,都是太祖的子孙,岂不强似去乞求别人来宽宥性命”皇上无言以对,赐给酒食,赦免其罪。

大石心中不能自安,就杀死萧乙薛、坡里括,自立为王,率领铁骑二百乘夜逃遁。向北走了三天,过黑水,见到白达达详稳床古儿。床古儿进献马匹四百只、驼二十只、羊若干。向西行至可敦城,驻军于北庭都护府,会集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七州以及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