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12(2 / 2)

加入书签

田丰笑道:“那就提前恭喜主公。”

“轻而易举的收回了雁门郡”

“不但如此,还顺便得到了代郡”

赵风罢了罢手:“此时就恭喜,还为时尚早。”

“不到最后做出选择,一切都还说不准。”

“虽然,我也认为,王家投靠我的可能性很大”

第五百七十章 王家投靠

田丰笑道:“既然主公都这么认为。”

“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赵风看向熊大:“通知下去。”

“到了午时,王家还没有异动,就把情报人员都收回来。”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议事厅,前去传达命令了。

等熊大走后。

田丰行了一揖:“既然王家投靠主公,已经算是十拿九稳。”

“那主公准备如何调配兵力”

赵风沉吟了一下:“还是等王家之事确定之后,在来商议调配兵力的事吧。”

“反正也就几个时辰的事了。”

田丰点了点头:“也好。”

“那我出去处理政务了。”

看到赵风点头示意。

田丰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一个半时辰后。

一守卫走进议事厅,单膝跪地,一拱手:“启禀主公”

还没开始说出下面的话。

就被赵风打断道:“三天前就已经颁布了新政”

“现在晋阳已经废除了跪礼”

“你们这些人,怎么老犯一样的错误”

“是不是要打几下板子,才会长记心”

这几天,因为还处于适应期。

大部分守卫进来汇报的时候,都按照以前的习惯,单膝跪地来禀报。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进来后是直接一拱手的。

初期对于这些犯错的,赵风也只是口头提示。

但现在都三天了,还有人老犯这个错误,赵风就要拿出惩罚的措施,来施压了。

不然,连自己刺史府的人,都不按照新政来执行,又如何让外面的普通百姓来执行

守卫站起身来,一拱手:“属下知错,保证不会再有下次”

赵风点了点头:“有什么事情要汇报,直接说吧。”

守卫喏了一声:“雁门太守王柔,在府外求见”

赵风哦了一声:“王柔果然回来了”

“去把他请进来。”

“另外,再去转告田丰,就说王家来人了”

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就转身退出了议事厅。

不到一炷香时间。

一中年男子,就走进了议事厅,对赵风一拱手:“见过赵刺史”

赵风笑道:“王太守。”

“你既然回到了王家府邸。”

“为何非要拖到今天才来”

王柔行了一拱手:“在下虽然在家,但还是需要与我弟王泽商议一下的”

“从这里到代郡,三天时间,也只够来往两次书信。”

赵风点了点头:“既然王太守,今天亲自前来。”

“可见你们王家,已经做好了投靠我的准备。”

“我们就开门见山好了。”

“有什么条件,不妨说来听听。”

“只要不是太过分的,我无不应允”

赵风这只是嘴上说的好听。

因为赵风心里十分清楚。

王家也不会提什么过分的要求。

王柔摇了摇头:“我们王家,没什么要求要提。”

说完,单膝跪地,一拱手:“一切都以主公马首是瞻”

赵风笑道:“什么都不提。”

“又一切都以我马首是瞻。”

“那么代郡之事,你们是如何决定的”

王柔一拱手:“只要主公需要。”

“我弟王泽,随时可以把投靠主公之事,昭告天下”

赵风沉吟了一下:“你们什么要求都不提,这让我不怎么安心啊”

说完虚空一抬手:“对了。”

“如今晋阳已经废除了跪礼。”

“所以王太守,以后无需跪我”

王柔喏了一声,站起身来,一拱手:“如果非要我们王家提一个要求。”

“那就请主公高抬贵手,饶过王晨和王凌一命”

“他们二人,现在是祁县王家,仅存的两条血脉了”

赵风笑道:“王晨和王凌,果然就在你们王家。”

“要饶过王晨和王凌一命,也不算什么难事。”

“不过最近风声比较紧。”

“我也不想与李傕、郭汜等人交恶。”

“你把王晨和王凌,送到摇篮书院去读书吧。”

“现在整个晋阳所有适龄之人,统统都需要去摇篮书院读书。”

“这读书的学生一多,也就不是那么好查的了。”

“另外,要他二人暂时换个姓,免得暴露了。”

十来岁的小孩,五官特征基本都还没长全。

只要过个三、五个月,就是把王晨和王凌,放你面前,如果不是十分相熟之人,估计都认不出来。

这也是王柔最开始,为什么要把王晨和王凌带去雁门郡的原因。

只要在雁门郡生活个一、两年,到时候在回来,就没什么问题了。

当然,改名换姓是必须的。

即便李傕、郭汜等人都死了,只要赵风还在,通缉令就依然有效。

除非赵风主动把通缉令给撤了。

王柔一拱手:“我替晨儿和凌儿,谢过主公”

“另外,祁县王家,主公准备如何安置”

“真要全部押送到长安吗”

赵风沉吟良久:“祁县王家,暂时不能存在了。”

“我会对外宣布,罚没所有家产,女的送去女闾赎罪。”

“男的就等李傕、郭汜派人来押解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