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6(1 / 2)
一千五百元工资,请他常住在那里,只到装修完成之后,母亲再去代替他。
堂伯没想到孟文天还给他工资,连忙说不要,说自家人帮一点小忙怎么可能要工钱呢。就是堂婶也反对,说就算给工资也不能给这么多,最多给五百元就行了。
虽然孟文天坚决,但最后还是盛情难却,在母亲的劝说下,定下每个月一千元的工资。
解决了这些事情,孟文天跟母亲一起回自己家里坐了一会,聊了十几分钟然后告别她乘车回到了租住的对方。当然,跟母亲说的很模糊,只说回学校。他不是故意骗她,实在是怕她担心自己住外面没有人照顾。
“你是谁”孟文天掏出钥匙打开门进去的时候,里面有人看着他,警惕的问道。
孟文天笑着说道:“你是高三9班的马连道吧我是孟文天,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同居室友了。”
马连道还是思考“孟文天”这个名字好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另一个年轻人从里面睡房里跑出来,说道:“你就是孟文天我从房东那里听说了。,对了,你就是学校嘉奖通报里的孟文天吧哇哥们,你真牛”
马连道也恍然大悟地说道:“对对学校奖了你两千元,对不对哇草你太厉害了。,对了,你怎么知道我的”
高三年纪有十二个班有七百多人,相互之间见过面的肯定很多,但相互认识的却不到一半,加上孟文天之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自然有不少的人认不出他来。
孟文天说道:“你不是打篮球不错吗去年高二篮球赛的时候,你和我对撞,你丫的把我的鼻子都撞破了,忘记了”
马连道稍微回忆了一下,立马说道:“对就是你这丫的,把我的门牙都撞飞了两颗,嗨我你就是烧成灰我都认识你”
“还烧成灰呢,你想老子死啊。”孟文天乐了,问道,“呵呵,怎么不镶两颗金牙”
马连道则询问孟文天学校里流传他没有选择实验班而是真的去高三12班是不是真的。
因为有了这层关系,孟文天与原来的两个住户关系一下变得熟络起来,聊天时他们两个人也说起了他们住这里的原因:
他们其实不是郊区的人,而是离县城很远的地方的人,因为所住家庭不是属于南岭一中的招生范围,是交了钱才到这里就读的,其他待遇跟这里的学生差不多,但因为学校宿舍紧张就在外面租房住。
马连道、何佳军两人没有呆多久就急匆匆地回学校上晚自习去了,房间里一下只剩下孟文天一人。
孟文天就把书籍什么的拿到客厅里,坐下来安安静静地阅读着。
他现在要看的书实在太多。
首先是高中教科书,这不但是他答应了班主任马清泉的,保证考试成绩只能升不能降,而且他自己也希望考一个好的大学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完成父母的心愿。这个世界跟地球上一样,父母对孩子的最大期望不是希望孩子从小就能赚大钱,而是只要孩子身体健康,成绩好,能考一个好大学。
孩子就是赚再多的钱,也没有在别人面前说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全国最好的大学。
除了认真看高中教科书之后,他还得看和做新下发的模拟试卷,还得看高中参考资料。虽然他知道自己的记忆力好,思维能力强,但要想在短短几个月把成绩提上来超过班上那些学霸,接着超过实验班的那些学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知道即使是实验室的学霸,每年的考试也不一定能考上全国一流大学,像南岭一中这种学校一年能有一个两个幸运儿能考入华苑大学、燕京大学有就算不错了。
孟文天不敢奢望考入这两所超一流大学,但他还是希望自己能考入冰城工业大学、沪海交大、江汉理工大学等全国有名的重点大学,因为他知道自己有一颗被“优化”了的大脑。
他准备在余下的这段时间里,把所有课本知识都背下来,都理解透,同时做大量的习题。俗话说熟能生巧,也就是说他必须多练习多做题,只要滚瓜烂熟了才能真正提高考试成绩。要知道参加高考的考生没有几个不熟悉书本知识的,也没有几个真不会做考卷上的题,因为这些考题所覆盖的范围他们都已经学过,至少都似曾相视过。
学生们的最后考试成绩之所以千差万别,说白了只与学生们熟悉不熟悉题目有关,与学生们考试时的心态是否紧张和放松有关,与学生们当时动笔做题时的不同思路有关
还在找ot重生潇洒ot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 ot阅读悦ot 15万本热门免费看,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第291章 双女对轰
你知道怎么做这道题并不意味着你能拿这道题的满分,还需要你在规定的时间做出来,还需要做的时候认定方法,别做着做着转到了错误的方向
孟文天现在认真看书,就是为了让自己在考试的时候能够一看题就知道如何下笔就知道怎么快速地写下去、算下去。
其次,他要看的就是郭秋兰为他收集的那些专业书籍,这些书籍都是大学本科的教科书,专业是机械制造,而且都是她通过严威正等在大学教书的朋友用各种办法弄来的,基本都是名牌大学的在用教科书,每一本书都是大部头,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公式和定理。
这些书籍阅读的速度肯定快不起来,主要是很多内容自己要去理解,决不是能够背下整本书来就说明自己把书本里的知识掌握了。曾经自学过的人都知道自学有多难,有老师讲课帮助自己理解可比自己关在房间里学要轻松无数倍
即使只背,这么一本大部头全部背下来,凭借他现在记忆力超强的脑袋,也需要他八到十天的时间,更何况郭秋兰给他准备了一袋子的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