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36(2 / 2)

加入书签

四天了,狐狸终于露出尾巴了

对于军中是否存在奸细,一直是个谜,是猜测而已,为了揪出这家伙,陈括要顶受多大的压力啊,如今军中谣言四起,士气低迷,虽然在太平盛世中无关紧要,但谁知道战事什么时候就会爆发,最重要的,还是丢人啊

不过,现在好了,奸细终于冒出头了并且成功给他藏好密信,然后直接拿下。

“可有问出什么”陈括看着一名亲信道。

“回禀将军,那人好生倔强,竟宁死也不屈。”

“那就送他一程。”陈括显然是动了真怒,如果不是他夫人听了董策的猜测,恐怕过了二月二后,他很可能是一具尸体了

“王先生,劳烦你用这封信里的字另写一道。”陈括将一根笔杆子粗细的竹筒递给了王晾磊。

王晾磊接过倒出一卷纸条,看了一眼后点了点头,问道:“将军要让我写些什么”

“嗯”陈括沉凝片刻,便道:“就这样写吧”

一张大网被陈括悄无声息的撒了出去。

“呵呵,董议郎一路走好”大彭府最大当铺。钱记的掌柜子恭敬的将董策送到了当铺外。

这年头金银并非主流货币,但也可以作为交换只用,虽说一贯和一两差不多,但十两和一金差距可就大了。往往一金至少能换十一二两银子,再换十三四贯铜钱都不是问题。

不过因为没有钱庄,一般兑换,多是到当铺。否则,直接付金子董策铁定要亏。虽然这些金子不是他的,但兑换后多出来的那份,可就是他得了

对此,他自然是乐此不疲,几乎把大彭府的所有当铺都逛了一遍。

董策扫了一眼正在搬动两箱银子的张大贵几人,而后冲当铺掌柜拱拱手,寒暄一番后便准备往事先谈好的一名粮商府邸走去。

可这还没离开当铺几步呢,忽然街头一骑狂奔而来,马背之上一人连敲铜锣,口中大吼道:“陈将军攻克了祥云观。如今黄桑峪已经安全了,父老乡亲们以后可以安心路过,不要再担心”

闻听此言,街上行人立即沸腾了,无不是高呼赞颂着陈括。

“过两天,你们恐怕就笑不出来了”董策微微一笑,朝张大贵等人道:“走吧。”

似乎正如董策所言,当百姓还沉浸在陈括取胜的消息中时,大彭府的物价已经开始悄悄的上涨了

“终于来了”陆可轩坐在酒肆里,看着几名酒客因为酒价的上涨而抱怨着。

“董兄。为何只是咱们金陵涨价后,会导致全大宁都跟着涨”陆可轩有此一问并非无道理,以前金陵也涨过许多次,可只是一段时间过后。又慢慢降了回来,可这次,竟然在半个月内影响到了徐州。

董策微微一笑,道:“很简单,因为手中的货物少了”

“嘶”物以稀为贵,陆可轩自然明白。因为他做的就是这种买卖,但他却从未想过,要把普通的商品也变成稀品

这无疑需要庞大的财力,而宁州商人正好就有这实力,如今董策整合起来,大家从宁州开始横扫四方,导致货物稀少了,那价格自然涨了。

“只是如此多货物到了江南,恐怕会把价格压低啊”陆可轩现在才看出问题所在,不免担忧起来。

“低不了,因为咱们有国教这位大客户,如今江南几万人跟着国教吃喝,又因工钱上涨,江南百姓对涨价不再担忧,商贩为了不亏损,更不会把价格压下来,那么江南物价翻倍便是注定的,物价的增长会带动税收,而我们手里又囤积了如此多商品,外商想要到江南大赚一笔只能是痴人说梦,故此你不用担心手里的货卖不出去。”

陆可轩听后总算是安心了,他也看出,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涨工钱,难怪董策当初让他们给手底下的伙计涨钱,就是反之价格倒退,反正工钱涨后江南百姓的日子和往常并没不同,这也就注定了等等

陆可轩忽然一瞪眼,看着董策道:“董议郎,如此一来,我们是赚了吗”

董策看到陆可轩一副明悟的表情,微微一笑,道:“这是自然,毕竟陆兄手低这批货,对于如今的市价而言,简直便宜到让人拿头撞墙的地步。”

“可是也只有这批啊,以后还不是一样费尽心思只为了一批货,这到底值不值得呢”陆可轩有些迷茫了。

“付出多少,回报多少,如果陆兄没有把这笔钱用出去,那么可不是不赚,而是稳亏了”

陆可轩不是笨人,一听董策这话立即明白了,价涨越高,现钱便会更不值钱,唯有物资才是不变的,当然,这也要看你能否把这批物资换回钱了

而江南真好有一群二百五,为了得到名声,得到信徒,他们绝不能看着眼前的努力付之东流,那么只能继续投入巨量的钱财,养活这些能给他们带来崇高地位的灾民

几万人的口粮啊,还有衣物,还要建住处,他们的需求有多恐怖自不必说了,而太平道还要付出多大代价,才能真正得到这几万人的支持,恐怕他们现在已经在为此而感到恐惧了吧

随着一个个商人带着大批的货物回到江南,回到宁州,江南的物价不动了,因为商人们渐渐回过神了,但是他们却又不得不继续下去,因为现在退缩,只会血本无归,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保持现在的物价,然后把手里的物资卖出去,那必将会赚得流油啊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二百三十一章 朝堂

洛阳都城,一片宏伟壮观的墨顶宫殿正中是气势磅礴的乾阳大殿,此刻大殿内,大宁文武百官正坐于席地之上,唯有一名虎须武臣手持金笏站在殿央,行一礼后,低眉道:“禀陛下,徐州大彭府境内,藏于黄桑峪为乱的逆贼已被陈括将军攻陷,擒贼六十,伏诛三十,大彭府卫军伤八员,无阵亡,解救祥云观坤道八十六名,请陛下下旨犒劳大彭府卫军。”

“这么厉害呃”黄瑾一开口,就知道不妙,刚想伸手挠挠头,忽然听到一旁珠帘内传出一声咳嗽,吓得他赶紧放下举到半的手,轻咳一声道:“廉延将军认为应当如何赏赐”

“臣已写于奏折之中,陛下请过目”廉廷说完,立即便有一名小太监上前,接过他手中奏折弓腰从旁上阶,递与黄瑾过目。

黄瑾随意的看了一眼,便有递交给小太监,小太监很识趣的送到了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