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1(1 / 2)

加入书签

完了夏竦总算反过劲儿来,这回是玩大了。

夏竦心怀忐忑地正望赵祯,更是一哆嗦,现在是个人就能看出来,赵祯脸色不善。

赵祯何止脸色不善,简直就是怒不可揭。

“夏卿这是何意”赵祯声音都有些颤抖。

“臣”夏竦自知玩大了,但是箭尤在弦不得不发。

“臣请,告老还乡”

“夏卿可想好了”

夏竦心说,我没想好啊

“臣心意已绝。”

其实,夏竦早就打好算盘,官家只要稍做挽留,他就就坡下驴,收回请奏。反正今天干翻范希文是没戏了,只得以后再做打算了。

“准奏”

夏竦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没背过去。

一众朝官也皆是一惊,官家没按剧本来啊

就算是准其致仕,也得是几请几留,最后皇帝苦劝无果只得恩准,这样一来,皇帝落下礼贤下士的好形象,臣子也得了不慕虚名的好名声。

这怎么夏相公一本上奏直接就准了

“准夏竦卸任一切职权,告老归乡。”

众臣倒吸一口凉气,卸任一切职权看来,官家是动了真怒,这是把夏竦一撸到底,连个荣衔都没给。

夏竦此时只觉天旋地转,差点没晕在殿上。

茫然看向左右班列,平日里与之交好之臣、与之合谋之臣,与之幽幽排众竟无一人出班为其上言一辞。

苦笑无言

人未走但茶已凉

“臣,请奏”

“”

“”

正当夏竦绝望的准备领旨谢恩之时,一个谁也没想到的人开口了

范仲淹

“范卿,何奏”

范仲淹看了一眼身边形如走尸的夏竦,暗叹一声,上前一步。

“臣有异议,夏竦乃两朝重臣,功绩可彰。若白身离朝,必令天下心寒,还请陛下慎重”

“”

夏竦惊讶地看向范仲淹,万万没想到,会是他为自己说了一句话。

而满朝文武也不由在心中暗赞,“论心胸气度,当世唯范公可表。”

赵祯听了范仲淹之言,也是感慨万千。

此一幕不禁让赵祯想起刘后殡天,初临大朝之时,也是范仲淹,在赵祯想要清算刘后余党之时,为那些之前迫害过他的仇人请言,保全了朝局的稳定。

沉默良久,赵祯悠悠一叹:

“朕还是太草率了,夏竦辅政有功,虽辞,然青史常存,赐礼部尚书,封郑国公,准其致仕还乡。”

“臣领旨谢恩”

夏竦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几岁,颤巍巍地再次长揖谢恩,退到一边。

之后,范仲淹复辞之议再次提上朝议,赵祯好言相劝,极力挽留,然范仲淹去意已决,无奈赵祯只得准奏,赐尚书令,封楚国公。

可是,范仲淹坚决不授虚职,一心以白身离朝。最后,赵祯几乎是哀求地道:“范公当真要弃朕而去吗”

此言一下子触到了范仲淹心中的柔软,再加上曹佾、赵允弼、唐介等人都出班劝慰,就连宋庠都上前劝了一句,意思是,再不接,就有点矫情了。

无奈,范仲淹只得谢恩领旨。

之后,曹佾奏报愿捐地以助范公治学,赵允弼也捐钱千贯,众朝臣一看,此时不表现还待何时纷纷复议,由陈执中牵头捐出一月职奉,助学范希文。

夏竦呆愣愣地看着皇帝和曹佾、赵允弼一唱一喝,哪还看不出来这他妈是早就排练好的,就玩我老哥一个呢

吴育则趁着大伙演得正嗨,偷偷和宋庠说了一句

“公序实乃吾之恩人也”

而贾昌朝也出了一身的虚汗,心中庆幸没跟着夏竦那个老二货一起去送死,真是万幸万幸。

殊不知,夏竦哪是那么好相与之辈今日被贾子明阴了一道,也是暗暗把这老货恨下来了。

至此,包括陈执中在内都恍然悟到,范希文是真撩挑子了,他们千般算计,却是徒劳

人家范希文压根就没打算跟你们斗

第69章 极为光耀

下朝之时,赵祯起身而去,朝臣们也三三两两陆续步出紫宸殿。

“陈昭誉”

夏竦从喉咙里扯出一声低吼,面目狰狞地瞪着陈执中。

“为何不声援于我”

陈执中双手抄袖,面无表情地撇了一眼夏竦。

“子侨兄可能忘了”

“忘什么”

“忘了你要胁迫的人,是皇帝”

“”

夏竦只觉一股闷气压在胸口,拉风箱一般喘着粗气。

“既然胆怯,何不早说,有意加害于我吗”

陈执中摇摇头,和这种已入疯魔之人,他真没什么好说的。

正要躲开这疯子,却不想,贾昌朝横插了进来。

贾昌朝一脸惋惜地道:“唉夏相公太心急了,如此情形,让我等如果声援”

说完,摇着头、一步三叹地走开了。

夏竦眼前一黑

这回是真晕了

不说被内侍手忙脚乱抬下去的夏竦。

范仲淹步出紫宸殿长出了一口气,胸中说不出的舒爽、畅快

这一刻对于他来说是解脱,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范公留步”

身后一声高唱,不但让范仲淹一顿,退朝众臣也为之吸引,缓缓停下脚步。

范仲淹转身望去,只见陈执中大步出殿,在他面前站定。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陈执中缓缓

整冠、抖袖、双掌合抱、上身直下,长揖不起。

“范公此去,极为光耀”

陈执中几乎用尽全部的力气,高声大喊,显然用了真情。

范仲淹一怔,不禁莞尔,他为官三十多年,这已经是第四次离朝之时被人冠以“光耀”之名了,可这也是最后一次。

正要回礼,却不想殿前百官无不肃穆而定,躬身长揖,唱喝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