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23(1 / 2)

加入书签

用身后,听着老将军的自语。

不那不是自语,而是

那个时代的对话

白沟河以北。

蜿蜒官道黄尘弥漫,三骑并进,一路向南。

血甲、伤兵、长路、飞骑

还有三骑手中,举得笔直的,三面大红龙旗

白沟河以南。

大宋军卒照常寻边,狄帅虽已北进,然这里还是大宋的边境。燕云的消息一日不回,他们就还要在这里寻守一天。

蓦的,眼尖的边卒猛然望见对岸有三匹飞骑奔来,高举的红旗格外刺眼。

“红旗”兵卒激动大吼。

“是红旗”

红旗南下,代表燕云复宋了。

一队边卒登时面色潮红,激动莫名。

白沟河,再不是边境

待三骑过河,寻边守卒立时打马跟上,随着红旗向南狂奔。

雄州城上,王守忠翘首北望,隐约间,宋燕大道飞马急来。

红旗

不知为何,看到红旗烈烈的那一刻,这位殿前司大将眼眸竟瞬间湿润。

“传我将令,昭告全城,燕云复宋”

大红龙旗由远及近,眨眼冲入雄州城门。

“前方捷报,燕云复宋”

“燕云复宋”

雄州守军一伍旗手手擎红旗,一边紧跟三骑狂奔,一边沿街大喝,昭告全城。

百姓闻之,稍有错愕,随之眼见正道上红旗飞扬,瞬间沸腾。

燕云复宋我汉家的地,又回来了

好事者无不奔走相告,复传喜报。有甚者,更是效仿传报骑兵,高举红旗摇曳全城。没有红旗亦是不妨,红衣、红被套,只要应景,尽数取出高挂。

只是片刻,雄州上下即被红色所染,满城尽是欢腾雀跃。

而那三骑高擎红旗,北门入城,南门冲出,一刻不停,继续南下。

真定城上,眼见红旗在望,立时于城头高悬血色龙旗呼应。霎时间,州府、东西两市、府街正道,无数面同色龙旗烈烈飞扬。

早就等侯多时的一队旗手,迎着红旗,迎着燕云复宋的捷报,飞马跟骑

邢州。

相州。

大名府

三骑所过,无不被染成红色

同时,以宋燕大道为轴,燕云复宋、红旗南下的消息以惊人的速度向四方扩散。

大宋由北而南,万民欢腾,万里江山红旗飞扬

开封城中,繁华依旧,守城禁军无不凝神北望。

那边,数千骑士马蹄震地,神彩熠熠,每个人手中都擎着一面大红龙旗。

旗海招展,拱卫三骑直临京师。

封丘门前,各州护旗卫队勒马立定,不得入城。

而那三骑也在城门前分开,一骑继续南下,两骑飞驰不停。

马行街。

东华门所过之处,尽是蹄急马嘶。血色长旗飘荡长街。

终于,皇城正前,宣德门外,擎旗之人勒马停下。

翻身、下马,长旗矗地

一身战甲残痕累累,一脸血污掩去真容,唯额头的金印,熠熠生辉

曹觉,擎旗傲立,抬眼看,宣德楼上,大宋天家亦是一身大红龙袍,眼神热切地等着他的答案。

狠咽了一口唾沫,润润发干的喉咙,猛然提气,狂声大吼:

“汉土归一”

“燕云复宋”

回山。

杜衍安详地躺在院子里的一张躺椅上,看着山下。

这里风景甚好,不但可以把整个观澜书院看得真切,连山下的街市,远处的码头,亦可尽收。

范仲淹坐在他身边陪着。

“外面风大,世昌还是进去歇息吧。”

杜衍微笑着摇了摇头,“再等等”

范仲淹轻笑,“世昌不够豁达啊。”

“看与不看,有何分别图增嗔恶尔。”

杜衍依就看着山下的方向舍不得眨眼。

“心有不甘啊”

范仲淹玩笑道:“是要下地狱的哦。”

“”

杜师父却是不再答了

老目之中仿佛看见码头上冲出一员兵将,手中红旗烈烈刺得老人双目泛起泪光。

杜师父笑了,笑得满足,笑得释然。

“值得啊”

说完,缓缓闭目,留给这世间最后的一个表情

就是那抹满足的笑意。

第627章 胜一时,而不能强一世

“尔等闲时且可北望,红旗南下之时,即是燕云复宋之日”

唐子浩的这句豪言,实现了。

从十年筹谋,为之计,到阎王营铁血怒战,现之力。

从赵德刚以命相保,表之忠,到申屠鸣良最后时刻绝命冲锋,为之义。

从赵祯倾举全国之战兵;

从周四海抬棺北上;

从司马君实独舞龙潭;

从王德用白发披甲豪饮杨公祠。

大宋朝终在建国整百年之后,才完成了中原一统。

祖魂有灵,当可含笑幽冥。

此时,唐奕与狄青卓立古北关上,狄青心怀大畅。

“自唐末之乱,天下分崩,今终得复,汉土归一,汉人才算真正的站起来了”

唐奕无声摇头,怔怔地看着关下一队人马自南方而来。

“汉人站没站起来不在土地。”

“而在”唐奕看向狄青。“在这儿”

唐奕指着胸口的位置,“一颗自强不息的心。”

说完,大步下城,朝着那南来之队迎了过去。

路还很长,燕云,也只是一小步罢了。

马队行至关下,缓缓停了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