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4(2 / 2)
“我唐奕一向说话算话,各位可以安心,以前在大辽什么样,现在归大宋还什么样儿。”
“那毛纺”
好吧,各家关心的还是毛纺这个大头儿。
“放心。”唐奕笑道。“毛纺还是你们的。”
众人闻言,登时长出一口气。有这一条,那就都放心了。倒是吴育眉头微皱,但碍于场合,也没有多说什么。
“但是有一条。”唐奕面色微冷。“咱们得丑话说在前头。”
“生意归你们没问题,但是产销,包括粗毛收购,必须经观澜商合统一定价,统一调度。”
“这”各家面面相觑。
这样一来,那还算什么他们的生意
唐奕则是笑道:“怎么信不过我唐奕”
“不不是”
“放心,上了观澜的船,就算是我观澜的人。我唐奕还从来没让自己人吃过亏,统一调配对你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众人虽还是心里没底,但说心里话,被这煞神杀怕了,那日在幽州还没开口就先宰两个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大伙儿都怕说出一个“不”字,又特么得见血。
况且,如今的情形也由不得他们说不。
“全听唐公子的”
唐奕点头,既然他们都应下了,他也不废话。
入观澜的门到底是好是坏,现在说什么他们也自带三分忧虑。来日方长,且等时间久了,也就知道是不是吃亏了。
“还有一条”
唐奕话锋一转,眼中隐有杀机。
“毛纺放在你们手里,挣多少钱,那是你们的事,但是”
“谁要是把这门手艺漏了出去,不管是大辽的贵族,还是大宋的富户,到时,可别怪我唐奕翻脸不认人”
送走了燕云豪门,吴育终于忍不住了。
“大郎,就这么把毛纺这么大个摊子交给了他们”
吴老头很清楚,唐奕所谓的毛纺是多大的一盘棋。抛去利益上的收入,其战略意义就非同小可。
之前,为了筹谋燕云,唐奕把这门技术拿了出来,算情有可原,可是现在
燕云已复,这些北地豪门又都被唐奕治得服服贴贴,何不趁此良机把毛纺直接收回来呢
“大郎要燕云平稳过渡,完全可以许些别的好处,何必用毛纺这个利器呢”
唐奕闻声,知道这老头儿是心疼了,轻笑道:“相公当知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啊。”
“哼”吴老头儿撇嘴道。“狼你也就套来几个狗崽子。”
“”
唐奕无语,看向宋庠。宋状元也是摇头苦笑,吴春卿这是关心则乱,忽略了唐奕这么做的另一层深意。
“春卿以为,毛纺就算收回来,又当如何”
吴育扁嘴道:“当然是交给咱大宋自己的百姓来谋福利。”
宋庠又道:“那交给谁呢”
“给”吴育一下子卡住了,他现在才有点明白唐奕的用心。
宋庠也适时解释道:“不说燕云现在也算宋土,这些燕云豪族也算是宋民,单是毛纺收回来给谁这一点,就值得商榷了。”
“毛纺当然要用羊毛,而产毛之地无外乎大辽和西夏。就算是不情愿,但是天然的优势,让临近两地的河北两路、西北诸路成为了毛纺最佳的滋生地。”
这是地源上的优势,使得毛纺一旦铺开,必然会以北方为产销中心。
可是,别忘了,不管是河北两路,还是西北诸州,都是保守派的大本营。
如今燕云已定,通济渠通航在即。南北水路已通,下一步,唐奕只要一回朝,新政将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大宋朝堂的主题。
唐奕怎么可能把这么大的毛纺产业交到潜在对手的手里
“除了这些,还有两个原因。”
“一来,大辽贵族之所以怠战求和,就是因为我已经知会了司马君实,只要大宋与大辽继续保持相对和平,对于大辽的羊毛收购不会像以前那般苛刻。而把毛纺留在燕云,也算是我的一种表态。”
“最起码,他们还是与契丹人做生意,心理上会有所缓冲。且燕云豪族我都没动,说明我唐奕是讲信誉的人。”
“二来”唐奕说到这里卖了个关子。“您老不觉得,毛纺在燕云,北方各州的仕族看着会很眼馋吗”
说到这里,吴育哪还会不明白唐奕的意思。
“臭小子,就你精”
唐奕闻声,不以为耻,得意地咧嘴直乐。
而宋庠则是看着唐奕半真半假地笑道:“大郎还是快些把燕云这边的事务处理好吧,陛下可是盼着你这个人精还朝呢。”
“”
“盼我干嘛”
宋庠、吴育闻言,神秘一笑:
“有惊喜”
第630章 盖棺论定
宋状元说有惊喜,那就确实有惊喜,而且还是不小的惊喜。
燕云收复,大宋百年夙愿今朝得成,中原一统终于实现。
不说当下,就算放到后世,也没人能拿大宋不是大一统政权来说事儿了吧
而大宋百姓在雀跃之余,人们才猛然发现,收复燕云的头号功臣是那个名声极臭的唐疯子。
那个自己贴钱给大辽,背负卖国骂名,却从来没给自己解释过一句的唐疯子。
那个连状元都不要的唐疯子
原来,我们错怪他了。
一时之间,唐奕在民间的名声算是彻底反转,一时无二。
还唐子浩一个清白,还唐疯子一声喝彩,这样的呼声甚是高涨,甚至已经影响到朝堂上的相公臣子们。
而在朝中,文臣武将一边感受着民间呼声,一边也发现一个问题:
收复燕云
收复燕云啊
这是什么样的功劳
说句夸张的,就算官家直接封了异姓王,百姓肯定不觉奇怪,朝臣可能还觉得将将凑合。
而以白衣之身立此吞天之功的,以前有过吗
还真没有。
问题就在于,唐奕立此不世之功,却还是一介白衣
有朝臣甚至开始上表,要给唐奕“追封”官爵,否则显得朝廷太不任人知用了。至于真正的封赏,日后回京再说。
可是把赵祯憋屈坏了,当初要给唐子浩封官,你们一个个都跳出来反对。现在他立了功,拿回了燕云,你们又上表说得好像是朕的不是一样。
追封这字眼能用在活人身上吗亏他们想得出来。
总之,追封什么的,赵祯是没准的,马后炮的事情赵祯不会干。
但是,等唐奕回朝,那可就说不准了。
坊间甚至有传闻,封王虽不太可能,但是回京之日,就是其拜相之时,应该是没跑儿的了。
从白衣入政事堂,二十五岁任宰相,大宋朝升得最快、年纪最轻的相公就要诞生了。
这个惊喜够大了吧
大宋开朝百年,独一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