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6(1 / 2)
“你以羊毛收税,我收你的羊毛。”
耶律洪基拧眉道:“就是你给耶律重元的那个毛纺能收那么多”
唐奕笑道:“只比六百万多,不会少。”
“不干”
耶律洪本来有点动心了,一看唐奕那个邪笑,登时脑袋摇得生风。
“上次与你两州之地换了百万岁入,结果却是失了燕云”
耶律洪基信不过唐奕,怕又被他坑了。
唐奕依旧笑得邪性,“你没有选择”
耶律洪基顿时不愤,“怎么没选择信不信朕把大军就压在古北关下,让你得了燕云也久无宁日”
唐奕摇头,不与他制气。
“不说大辽还有没有那个能力与大宋开战。也不说你的皇家近卫还剩多少。”
抬头紧盯耶律洪基,“单是契丹各部的怨气就够你折腾的。”
“羊毛,不但可以让你得到喘息,而且用于安抚各部是最好的选择。”
说到这里,唐奕慢悠悠地补了一句:“一个没有皮室军的皇帝,总要给各部一点好处,人家才能踏踏实实地跟着你吧”
“你”
耶律洪基心里一口气憋的难受。
不等他说什么狠话,唐奕下一句直接把他堵了回去。
“朋友,这不是威胁,而是出于朋友的苦口良言,查刺想想吧。”
说完,唐奕转身大步离去。
他不想再多留,因为多留一刻,他都可能心软
阴谋、权术,实非他所好。
“搞定”
唐奕见到富弼的第一句话,就让老相公差点没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这就搞定了
等唐奕把事情一说,富弼无语了。
“还不如许他岁币”
羊毛税看似不用大宋出钱了,可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税钱最后还是要加在毛纺加工的成本里,还是大宋来买单。
有这么多钱给辽人做甚补贴国库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多吗”唐奕笑着反问。
一点都不多
富弼当然不懂工业化的威力,特别是作为工业革命起因的纺织业的巨大能量。
只要唐奕把大宋的纺织技术进一步改良,再解决粮食问题。以大宋的人口基数和劳动力水平,达到后世欧州的产业规模是没有问题的。
到时候,只要大宋的织布机一开动
羊毛就是吃人的狼支配权力的剑
而作为下游产业,原料供应地的大辽,将彻底被大宋掐死了命脉,成为大宋的附属产业国。还谈什么威胁
唐奕现在把一部分利益让给耶律洪基,让他乖乖上了这条贼船。等他反过味儿来,想下船却是由不得他了。
富弼听明白唐奕的小九九,不由暗暗乍舌。这么说来,耶律洪基还不如不要岁币,更不要这笔税收,闷头吃哑巴亏来的舒服。想敲一笔,却是又被唐奕坑了。
“唉”唐奕苦声一叹。
“对不起人的滋味果然不好受。”
“权谋,非我所长也啊”
富弼恨不得踹死这臭小子,说瞎话都不带脸红的。
第633章 唯一不能发疯的问题
“权谋非唐奕所长”
富弼仔细想了想,唐奕说的有点嘚瑟。
但,也对
他好像确实不太喜欢棉里藏针、一步看百步的权谋之术。
除了国与国之间的大策大略没办法要勉力为之,他解决问题的手段,更多的则是“疯子”那一套。
想来也是无奈,这小子的处事之道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
简单粗暴。
能用拳头解决的问题,却是从来不用脑子。像从前的潘国为、张尧佐,朝堂上的贾子明、曾公亮,无不是一路以力碾压过去。
而能让他动脑子去解决的问题,除了燕云,似乎就只有一个汝南王府了。
想到汝南王府,富弼不禁玩味地看向唐奕,“大郎对那一家人,似乎有些”
唐奕反问道:“有些什么”
“有些另眼相看,太过仁慈了。”
这么多年,连富弼都觉得这不是唐奕的行事风格。
细想唐奕经历的种种磨难,几乎都与那家人有关,可偏偏他最没把对手怎么样的,就是那一家人。
“大郎是个从不吃亏的人。站在大郎的角度,或者以唐疯子的行事作风,那家人到现在还能安然于世,清名得存,老夫倒真有点儿想不通。”
唐奕闻言,苦笑摇头,“相公这是在考我吗”
富弼则笑,“无关考不考,只是好奇。”
“相公不会真的以为,我不想把那一家人摁死吧”
严肃地看向富弼,“我想天天都在想。但是,不能。”
富弼眼神微眯,“哦”
唐奕暗自无语,以富弼之能又怎么会不知道,想来是想听他亲口说出,才会安心吧。
“我不能开这个头儿”
富弼闻声,畅怀大笑。
“所以,曾公亮也好,张尧佐也罢,大郎也都没有赶尽杀绝。”
唐奕面色凝重,“抛开个人的心思,陛下也不希望我赶尽杀绝。甚至为了大局,不得不刻意下手很轻。”
富弼满意地点着头,“大郎与陛下还能保持这份清醒,实属不易”
这件事看似很难理解,其实很容易理解。
刚刚唐奕提到了一个词“大局”。
那么是怎样的“大局”让皇帝连觊觎皇位的人都可以宽容,让唐奕连几次三翻构陷于他的人也可以轻描淡写地就放过了呢
不外呼一个“稳”字。
如果换做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大局”,可能都不用这么憋屈的求“稳”的。
大宋的政治相对华夏任何一个时期都太温和了,温和到终宋一朝没死过一个文人,处死的武将也是少之又少。
臣子结仇还局限在政见之争,君王之怒也只到于“眼不见为静”的程度。
甚至“党争”还只存在于欧阳永叔的文章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