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8(1 / 2)
他真的不知道他要怎么面对。
此时此刻,他甚至开始恨起赵祯来,让他当个疯子不好吗为什么把这么大的国家,把这么多难解的问题都推给他
茫然的向外走,脑子里一个问号翻来覆去的转悠着:
一会儿见了曹觉和杨怀玉,我要说些什么
宫城之外,宣德楼下。
杨怀玉、曹满江、李方休、胡林、曹觉、秀才阎王营活着的四十七个脑袋都在这里。
百姓们围拢上来,看着热闹。
阎王营覆灭辽河口的消息现在传的沸沸扬扬,而京城老户对这一身亮银铠甲又怎会不记得
大家都不知道,这些曾经阎王营的人衣甲齐整,兵寒刃利地站在宫门口,这是要干嘛。
而出入宫城的宫员们侧是绕着走,他们比百姓们可懂行得多,这四十七个人哪有一个是好惹的
背景且不提,单是看他们一个个身上的头衔就足够显赫。
杨怀玉统领五万大军的旨意已经如告天下了,说是大宋新兴将领之首亦不为过。
那个独臂的更不得了,观澜武学院副院长,同兵部一把手,和宰相平级。
剩下的那些都是学武院的班底,最低也是从四品。
这帮人往那儿一站,代表的不单单是阎王营,而是大宋武将过半的势力。
此次阎王营出了意外。不用想也知道,这四十七个人定要发狂,谁敢上去触这个霉头
这时,唐奕从宫中出来,看着杨怀玉,看着曹老二
唐奕的眼神里竟露出一丝哀求之意:“回去别闹了”
杨怀玉不理,凝重摇头,“这不是闹”
“那是我的营”
“我要把他们接回来”
唐奕一阵头痛,又看向曹觉。
“老二,你们现在是武学院的人,不可鲁莽”
“哼”曹老二冷哼一声。
“放心,兄弟不让你为难”
说着话,向着宫城之内猛一抱拳,“臣曹觉,请调”
“愿,卸官为卒,重临战、阵”
“曹大哥”唐奕无法又看向曹满江。“你是副院长,你不能跟他们一样”
曹满江笑了,笑的唐奕心里一阵阵的发毛。
“大郎”曹满江开口,环视在场的四十六位阎王营老兵。
“四十七个,这是阎王营最后的根”
“根还在,阎王营就还有”
“你劝不住的。”
“因为,阎王营就是你一手打造出来的”
“你的兵,没给你丢脸,大郎应该高兴”
“”
此时此刻,不但往来皇宫的官员们有所动容,唐奕有所动容
宣德楼前,驻足观看的百姓们亦为这四十八个活阎王有所动容。
人们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感悟:
这就是大宋的阎王营,是大宋的兵胆
胆还在国不可欺
“好”
唐奕狠一咬牙,他知道正如曹满江所说,他劝不住,也没有理由去劝,阎王营是他弄出来的。
把手中的一卷白绢交与内侍。
“挂宫门前,让天下人看看”
“什么才是阎王营”
内侍不敢怠慢,急忙合力把一丈多长的白绢展开,挂起。
众人细看,只见白绢的最上头表着一纸诏书,那是当今官家调阎王营回京的圣旨,而石全福的血书也自然而然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阎王营一千八百一十四将士绝笔
生,为汉匪
死,亦汉鬼
不能守土荡寇,
但从王土共存
不知道为何,百姓们的眼睛湿了,寥寥四句,道出了阎王营的胆,大宋儿郎的忠
再往下看,有的人已经忍不住哭泣出声。
白绢之上,再无阎王营的绝笔,却是唐奕在圣旨之下加上了一行小字。
辽河之战,四千三百宋魂硬撼金十万大军,经五日,不敌,全军覆灭。
金蛮虽破城而入,然,未得片布、粒米,荡空城而归。
此役,
阎王营一千八百一十四将士,无一人生还。
辽河城十一万三千九百一十七民户,无一人罹难
第917章 超级铁浮屠
宫城前的那张白绢贴出去,不单单书写着阎王营的壮烈,它还代表着,大宋军人一个全新时代的开端。
那张圣旨,还有石全福代阎王营一千八百一十四员战将的绝笔,就像一个标杆立在那里,鞭策着每一个大宋军人,震撼着每一个大宋百姓。
唐奕默默地走到杨怀玉身边,默默地看着阎王营最后的四十七位老兵。
“别急”
“把阎王营重新立起来,打回辽河口去”
杨怀玉望着圣旨下方石全福的血书怔怔发呆,心中震撼,石家那个软蛋没有辱没的阎王营的威名。
重重点头,“给我半年时间”
“好”唐奕畅快叫好。
“有你这句话,那奕也给你一句话”
“粮饷军费,不设上限”
“兵源将校,大宋三军可随意选用”
“若有不足,民选兵源亦可”
“以上所说,只要阎王营开口,朝廷必遂之”
唐奕这些话说的声音很大,宣德楼前,不光阎王营的老兵听得见,百姓们亦听得见。
此时,唐亦激动的抬头看向在场的民众。
“请大家放心”
“大宋从今天开始绝不亏待一个英雄,更不会让我们的子弟兵”
“尸骨蒙尘”
“子弟兵”
所有人为之一怔,这个说法倒是新鲜,可是,这又是何等贴切
正是亲如子弟的阎王营,还有看似吊儿郎当的一厢禁军,保下了十一万辽河口百姓的性命。
子弟兵大宋子弟兵
“好”百姓之中有人叫好出声。
随之
“好”
“好”
宣德楼前一片沸腾。
此时,范仲淹与贾昌朝就站在宫门前,听着百姓们激动的呐喊,两个老头儿对视一眼,皆是愕然。
“子弟兵”老贾也是特么服气了。“这小子是怎么想出来的”
范仲淹则道:“这”
“这将会是大宋军民关系的一个开端吗”
“嗯”贾相爷撇着嘴。“大郎当众说出这些话,应该就是有这么一层意思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