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564(2 / 2)

加入书签

支起身子,从墙起的宝格上层翻出一瓶千军酿,胡乱拆封,一口就是大半瓶。

随后喘着粗气,砸回椅子怔怔发呆。

良久:“萧家列祖列宗在上”

“不孝子孙萧惠”

“要做叛臣逆将了。”

而书房不远外的另一处房中,萧母伫立窗前远望西南

顺着她的目光,延伸千里,便是辽都大定。

萧母此时并无女儿远归,家人团聚的幸福,亦没有辽阳局定,大事己成的安宁,而是

同萧惠一样,满眼悲戚。

“查刺啊,愿你莫要辜负了姑母的一番苦心吧”

大局已定,唐奕却是不能马上归宋,怎么说也是萧巧哥的娘家,十几年才回来一趟,起码要住上个把月才说得过去。

当然,萧巧哥享受难得的母女之亲的同时,唐奕也没闲着。

别忘了,辽阳还有一个麻烦没解决呢,那就是石全福。

这位爷赖在阎王营不走了,正等着唐奕自己找上门儿来呢。

当然了,见着唐奕,石全福第一件事儿不是要结果,而是

“王子纯这个王八蛋,老子早晚生劈活撕了这奸贼”

都特么过去小半年了,要是石全福还看不出王韶到底给他下了什么套儿,使了什么花活儿,那他也白在禁军混那么多年了。

如今,石全福恨死王韶了,这特么文人的花花肠子实在是多特么当初还一个劲儿的谢谢人家呢,结果一不小心就着了道。

“奶奶个熊的”石全福指着唐奕。

“唐疯子,你特么别拦老子,这回我非弄死他”

“行了,行了”唐奕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几年不见,石家老大还真是大变样儿。看来,阎王营还真是个历练人的好地方。

“你得谢谢王子纯,没有他,说不定现在你就回禁军养老去了”

“姥姥”

石全福一瞪牛眼,“老子是阎王营的营帅,我看谁敢动我”

“怎地”唐奕一挑眉头。“跟我叫板是吧”

“那行吧,收拾东西,明天就动身,去和你五弟做伴儿”

“啊啊”石全福一怔,立马萎了。

“别啊,老子可不想种地”

石全安已经从涯州军调出去了,被他爹石进武调到岭外去管农垦军团了。

“哼”唐奕冷笑一声。“不是没人能动你吗我倒看看,老子动不动得了你”

“别别别”石全福彻底软了下来。“您老可不是人”

“嗯”

“是神仙神仙,行了吧”

“”

唐奕一阵无语,石全福为了留在阎王营,可谓是拼了,软磨硬泡,能用的都用上了。

说实话,唐奕唏嘘之余,更多的是动容

阎王营可不是政事堂,这是玩命的地方,石全福这种属泥鳅的人物能下这么大的决心,足见他对这片军营到底有多爱。

语气缓和下来,“要不回京吧以你的战功,兵部、枢密院,想去哪都行。”

“不回。”石全福答的极是干脆。

抬头看着唐奕,“我的魂儿已经长在阎王营了。”

“算了”石全福一甩手。“也别争来争去的,没劲”

“大郎也别为我升到哪儿操心,给我一个军就行,不升不降,还管我的五千兵。”

“你这是将我的军啊”唐奕苦笑。

“现在你回大宋瞅瞅去,要是让百姓知道,守卫辽河口的功臣无赏,那我得让人骂死”

“真的”石全福愣愣的发问。“百姓都知道我石全福了”

“何止知道,都奉你为英雄呢”

“嘿嘿”只见石全福居然有些无所适从的傻笑。

“英雄谈不上谈不上,就是做俺份内之事。”

“行啦。”唐奕看他那傻样儿就想乐。“说你胖还喘上了。”

“总之,不回去也行,但是营帅你抢不过杨二哥。”

“人家毕竟是把阎王营一手拉起来的,于公于私,你都没他有资格。”

“也是。”石全福点头。“所以说,你就给我五千人,我就知足了。”

“五千人也不行。”

唐奕摇着头,“太少。”

“那你说咋整”石全福也知道为难。“要不”

眼珠子一转,“要不你把王子纯那个差使给我吧,让那个小白脸滚蛋”

“咱这纯爷们儿呆的地方,整个文人当后妈,算个啥事儿”

“想的美”唐奕撇着嘴。“宣政使是军改重中之重,你就别做梦了。”

石全福都快哭了,“那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让我上哪儿”

“看看吧。”唐奕甩给石全福一道圣旨。

石全福打开一看,“阎王大军参武官”

“这特么是个什么干啥的”

唐奕回答的也算干脆,“杨二哥老大,王子纯老二,你老三,就是这么个官儿。”

“啊”

没想到,石全福一怔,立马把脑袋摇的生风。

“不干不干老三老子还排在那小白脸下面儿”

“不干不干,打死也不受他的鸟气”

“你不干也得干”唐奕瞪起眼睛。“要么当小三儿,要么回去种地你选一个吧”

石全福暗骂,特么没你这样儿的啊

但是,眼前这不是别人,是唐疯子,真叫板,石全福自认还真没那两下子。

“好吧,小三儿就小三儿吧”

“那在辽阳跟我驻守的这一万人,什么时候回辽河口”

其实,石全福心里还是挺美的,小三儿

起码比五千人强吧

他这是着急回去过一过当小三儿的瘾。

没想到,唐奕闻言沉吟了起来。

过了半晌,“你还不能回辽河口。”

“啊”石全福大疑。“萧家不是已经”

“都降了,还在这驻着干嘛反倒让人家以为咱们大宋小心眼,防着他们似的。”

“再说了”石全福偷偷瞄了唐奕一眼。“这不是你老岳丈嘛,没这个必要吧”

唐奕一叹,他也想没这个必要,他更想不防着,可是

“至少现在,还不能撤”

一个月之后,唐奕南归返京。

同行的,自然包括萧惠、萧英、萧誉、萧欣,还有萧母,一并南下。

辽阳初降,虽无书面协定,但是萧家之人也要入京面圣,走一个过场。

上船之前,唐奕接到莱州来报,说是有一艘大辽官船请求进入渤海。

这本来没什么大不了,渤海虽然归了大宋,可是大宋也没那么霸道,一点不许大辽船只入海那是不可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