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38(2 / 2)

加入书签

楚南看着蒙恬说道。

“的确难看了些。”蒙恬附和,将那份画像撕为两半,扔在一旁的竹篓里。

这代表着蒙恬对于此事不再追究,因为现在他们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公子还望早作决断。”

蒙恬起身重新看着墙上挂着的行军图,看着上面所代表的路线,没有用多少的时间,便将蒙恬的整个思路都已经说完,对于进攻关内甚至是函谷关后的咸阳蒙恬都做了极为细致的分析,章邯看着上面的地图听着那些话语,有着蒙家三十万亲兵想要攻下咸阳似乎只是迟早的事情,甚至用不着三十万,只需十万秦军再加上扶苏公子的威望足以令咸阳内的军队闻风丧胆,对于能够辅佐新君,便是章邯也有些热切而且这很有可能成功。

然而蒙恬与章邯此时都陷入热切,或者是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但是楚南却觉得这件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扶苏抬头看着在场的三人。

“若是挥军南下,诸位将军有没有想过长城由谁来防卫,而且帝国的东部以及燕北并不平静,楚国农家现在皆已起事,若是贸然南下长城以北防卫空虚便很有可能给狼族趁虚而入的机会,现在便不是向内开战的最好时刻,这样只会加速帝国的灭亡。”

除非舍弃一些什么帝国才能够有机会重振旗鼓,这个道理蒙恬也不是不明白只是一个帝国又怎么可能会出现两个不同的君主。

扶苏看着下面似乎有话想说。

“论起对于东郡的熟悉没有人比他在了解了。”

楚南在以前便是东郡的郡守,由他去乃是最适合不过,只是他势单力薄。

“公子已经免去了你的叛逆之罪,难道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公子也说了楚某乃是叛逆之身,若是前往东郡又如何能够令人信服。”

扶苏处理帝国政务的时间不算短哪里不清楚楚南打的是什么注意,“说吧你想要什么”

“楚南想要一件信物。”

扶苏看着楚南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腰侧,在他的腰侧所佩着的正是天问。

似乎是懂了楚南的意思。

扶苏笑了起来。

“真是大胆,天问剑乃是帝王之剑怎么能够落在你的手中。”

“名剑若不出鞘,便永远也只是凡尘之剑。”

“说得好。”

扶苏拍手将腰间的天问解下放在楚南的面前,“只是希望你不会让这柄剑蒙尘。”

楚南接过天问,抚着冰凉的剑柄他能够清楚地感受到天问似乎在轻微的颤鸣。

“楚南绝不会让天问让公子蒙羞。”

现在名正言顺了。

正文 第二百九十章 咸阳宫中的胡亥

随着嬴政的身死,盖聂对于嬴政的预言似乎也在一步一步的实现,这个帝国是嬴政所创造出来的独一无二的庞大帝国,然而这个帝国最终便也会随着嬴政的身死而分崩离析,没有人能够阻止这个帝国的陷落。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似乎已经得到了某种印证,秦国三十六郡或者更多,当胡亥与扶苏分为帝国两派的时候三十六郡的反应各有不同,有些人选择支持胡亥有的人则是选择支持扶苏,然而更多的人则是选择隔岸观火或者是考虑事态的发展又或是想要从其中分一杯羹,没有人能够知道,不少有识之士似乎又看到了当初周王朝分封诸侯所带来的困扰,然而郡守不是诸侯,郡县制的施行就像是套在他们身上的枷锁。

胡亥坐于高位之上,看着桌案上几乎快要堆成山一样的奏章,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向父皇那样的明君,希望自己能够将这一个帝国好好地管理,然而现实终究是残酷的,他放下了手中的笔,将剩余的奏章大概的看了一下,不是天灾人祸便是六国遗族叛军所叫嚣的攻势,这些实在是让他头疼。

终于胡亥将案桌上的奏章全部推了下来无数的奏章散落一地,竹片落地的清脆声音响彻整座殿宇,“难道就没有一件事情能够合乎朕的心意。”

在殿外手中正捧着竹片的太监看着发怒的胡亥,早已经俯下身来,头额不断触地,表达着自己的恐惧与卑微仿佛是骨牌一般的效应一般,所有的太监与宫女全数跪下,胡亥正在殿堂内发疯。

没有人敢说话,也没有人赶劝解,自从胡亥继位以来,以前服侍嬴政的内侍以及宫女早已经被尽数遣散,或者杀死,这里的人全都是新人,每天的面孔都在不停的变换,若是有一日没有见到相熟悉的人,那么那人百分之九十已经死了现在不知道被埋在皇宫的哪处早已成为了花草之下滋养的肥料。

让胡亥如此发泄的便是他对于远在北部边疆扶苏的担忧,尤其是蒙家的三十万秦军,更是仿佛一座大山一般压在他的心间快要将他押得喘不过气来,他对于自己父皇怨恨更加深了。

在几名侍从的跟随之下身着相国袍的李斯匆匆而来,早有人将这里的情况告知了他。

那些匍匐在地的侍从看着已经进殿的李斯心中都松了一口气,李斯是相国,是朝堂之中文官之首。

李斯看着殿内一旁狼藉之景,俯身将散落在地上的奏章一一拾起,跟随着一旁的内侍哪里还敢劳烦相国,忙着收拾,他们收拾的速度很快,不少东西都被一一重新放好,或是换上新物,不过只一刻钟的时辰,整个殿内已经焕然一新。

“陛下。”李斯行礼。

“相国来了。”胡亥看着李斯脸色这才稍稍缓和,毕竟想要能够掌握帝国离不开李斯。

“相国有什么事吗”

“正好相国在这那么便劳请相国带朕审阅这些奏章。”

李斯迟疑一下,“陛下这是不是有些不妥。”

“在朕看来没有什么不妥。”

胡亥起身向着殿外而去,随行的侍从忙跟上,这殿内的压抑实在是快要将他整个人都逼疯了。

李斯看着殿外胡亥的身影微微叹了口气,看着桌案上的奏章却是坚定不少有些事情总是要自己来做的。

越过咸阳高大的城墙跨过无数山川大河,再把目光移向更北方。

遥远的山原上,乌云翻滚,狂风呼啸偶有飞鸟尖叫着从远处飞落下来,随后以更加锐利的声音重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