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4(2 / 2)
朱延平吃着葡萄,刘时敏将一叠飞骑报来的密报递给老魏,老魏翻了翻一笑:“呵呵,他们也只能摔个杯子,打打女人。还以为这些人会聚集在午门前,一个接着一个撞死,太失望了,若是李东阳在世,海瑞在世,说不得会骑马提刀来杀咱。不过这两位在,还有咱姓魏的什么事”
抛给朱延平,朱延平翻开一看,干咽一口唾沫,全是朝廷六部五寺大员的今日的资料,派家里什么人买菜,买什么菜花了多少钱,和什么接触过,说了什么话都有。
还有各位大佬知道这件事情产生的种种反应,左光斗甚至气晕了,魏大中抽了自己女人一巴掌,甚至还看到太常寺少卿,一个叫做吴亮嗣的五十岁官员吐血而死,犯不着这样吧
果然,厂卫力量复苏统合在一起,文官就不足为惧。今年之前老魏只是东厂提督,今年年初就提督厂卫,多了锦衣卫这股庞大的力量,别说东林,整个文官都被老魏监控了。信息不对称,这还怎么斗
估计老魏现在就怕辽军或登莱军入京清君侧,不敢弄的太过火,甚至连天启皇帝暴毙都不怕,毕竟皇帝的唯一的儿子也有他老魏家一丝血脉。
“厂公,这位太常寺吴少卿怎么”
老魏眼皮一抬,一哼道:“他是楚党的头头,熊延弼又在天牢里待着,又没了旁的人,这人拖着病躯不愿离开,死撑着,现在倒是撑死了。现在的楚党算是完了,没啥好提的。”
觉得没意思,老魏让人取来地图铺开,准备给朱延平讲讲故事,这是一张老地图,看上面的标注和名称,应该是土木堡战役。
老魏开始讲述这一战的隐秘,这一战后世有个电视剧朱延平看过,主角是于谦。他最大的印象就是王振这个人演绎的很坏很蠢,英宗、代宗皇帝和袁彬很帅气。
“当时英宗皇帝率军去大同,仓促间尽起京营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当时秋雨连绵,行军不断军士疲敝,到大同后得知七大仓说是无粮可运,又得知京中有变,当即挥军折返回京。”
魏忠贤手指在宣大长城一线来回画着,眼皮一抬看一眼认真听讲的朱延平说:“宣大当时足足有十五万边兵,却让也先带着瓦剌主力翻过长城一线,沿途烽火台、火墩、戍堡没有一处发觉咱年轻时逃亡去过宣大一带,那里可以说是处处烽火台,一座连着一座,也先是怎么带着主力进来的他的粮草辎重哪来的”
“当时英宗与京兵从大同离开,得到的却是宣府镇的密报,说是瓦剌入塞,发起了追击。英宗皇帝遣恭顺侯吴克忠率后军断后,在自家门口后军却被伏击,吴克忠兄弟战死,全军覆没又遣成国公朱勇率五万骑救援,再次被伏击,还是全军覆没”
朱勇是成国公朱能的儿子,朱能跟着成祖南征北战,功封成国公可见其本事和战功。朱勇也跟着打过蒙古,还奉旨当总教官教习京中勋戚各家子弟兵法,甚至还挑选天下精兵十万补充京营,这是个非常能打的将军,诡异的是也是全军覆没。
当时军中还有英国公张辅,这位也是尸山血海爬出来的,安南那边的猴子就是这位平定的,当时猴子号称有七百万大军,直接让张辅给推平了
魏忠贤声音冷肃,手指划出一条撤退路线,继续说:“京营兵本就疲惫,又失了粮草,后军与朱勇两部就在宣大境内作战,而宣大军按兵不动你看,从大同镇回京有两条路,一条是经宣府镇外侧居庸关,内侧是经蔚州走紫荆关。瓜蛋子都知道走蔚州、紫荆关一线安全,可英宗皇帝走的是宣府居庸关,小崽子,你可以想想,当时为什么不走蔚州紫荆关”
朱延平看着地图,双眉紧促道:“当时京营兵马、将领多是成祖旧人,又有英国公这样的宿将,绝不会犯糊涂。英宗皇帝走居庸关,自然就有走居庸关的无奈。”
“啪”
魏忠贤点头,含怒狠狠一巴掌拍在地图上,骂道:“世人眼瞎都说是王振要带着英宗回家乡蔚州炫耀,这才导致土木堡之失可去大同走的就是居庸关,来的时候也是居庸关,根本他娘的就没去蔚州还瞎扯什么王振担心军士踩踏蔚州乡亲的庄稼号令缓慢行军不准踩庄稼,没去蔚州他娘的怎么踩”
车厢内的随侍的宦官、女官纷纷跪倒。
“英宗皇帝与京营兵途经宣府镇,别说入城,连粮秣都没得到随后,就在土木堡扎营,土木堡就在河边上,他娘的上游早有瓦剌兵截断水源然后就是国耻,逃回去的五军营将士被于谦革除军籍,然后五军营没了,有了各省班军,自然五军都督府也就失去了权职。”
“成祖旧将、京中能打的勋戚尽数死于这一战,从此之后,文官独大英宗皇帝复辟后,杀于谦,杀的好,杀的大快人心”
第一百零三章 天启的箭
老魏对王振的冤屈一顿咆哮后,又谈起刘瑾。 无弹窗广告刘瑾并非无能之辈,也未曾将国事当作儿戏。刘瑾自知水平有限,将奏章带回私第后,都与他的妹婿礼部司务孙聪及华亭人张文冕商量参决,再由大学士焦芳润色,内阁李东阳审核之后颁发,还是颇为慎重的。
用事期间,他针对时弊,对各项制度作了不少改动,推行过一些新法。即所谓“刘瑾变法”。改正了部门运转中出现的职能倒退,勾结或有疏漏的地方,总共吏部二十四事,户部三十余事,兵部十八事,工部十三事,及四部,包括人事、民事、军事方面共85项措施。
刘瑾和很多官员一样,极度崇拜朱元璋,恢复西厂、内厂,典明刑纪,肃正风气。让很多的官员怕他,怕到不敢犯法。
又设立了罚米例,对犯法论罪的官员重者罚五百石,轻者三百石以下,如果对方选择辞职则惩罚一半。
然后,犯了众怒的刘瑾要倒霉了,他不仅得罪了所有的官员,还将其他大太监给得罪了。内掌握御马监的张永和杨一清平叛的时候,联合起来将安化王造反的原因推在刘瑾身上。
正德皇帝没做处置,喝的醉醺醺的时候又有人说刘瑾谋反,正德皇帝当即发话,酒醒之后又迟疑起来,问内阁李东阳,李东阳一锤定音,正德皇帝亲自带人抄刘瑾的家。
玉玺、龙袍什么的自然是不缺的,甚至刘瑾随身携带的折扇里都藏有两枚小刀,有人说这是用来弑君的于是,刘瑾被千刀万剐。
朱延平只知刘瑾为害,没想到还有另外一面;前面那位王振,也提拔了不少清廉官员,可在文官的笔下,是不会记录太监们的好,只会记录太监们的坏。
甚至刘瑾变法的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