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93(2 / 2)

加入书签

现在,是他的黄金起家时代。

要保住自己的发展势头,还要保住自己的根基。自我牺牲朱延平还没有那么伟大。他知道历史发展的络脉,没有比他更合适主掌这方天地,他当仁不让,谁挡杀谁。

孙海的话,朱延平没接,只是烤火,饮酒。

鸽子房,一名锦衣卫暗桩听到声音,猛地抬头展臂,接住降落的鸽子,轻轻抚着鸽子颈间顺滑羽毛,看向杨天石。

杨天石接住鸽子,看着鸽爪上的小纸筒,迟疑良久道:“后续到来的飞鸽,一律不准看。”

抱着鸽子,杨天石出门拐出巷子,登上马车前往东城。

传信的鸽子自然不止一只,最少也有五只。上面的密信,自然也是密文,不怕鸽子遗失。

东城城墙,杨天石连着鸽子一起交给何冲,何冲举着鸽子来到朱延平面前,解下纸筒递过来。

密封完整,朱延平抬眉看一眼杨天石,杨天石低着脑袋,他的行为已经很明显了,将主动权交给朱延平,换言之,他的行为背叛了厂卫的行为标准。

他不想死,就这么简单。

朱延平杀了他,也是白杀,白白死了毫无作用。若朱延平的心愿得到满足,所有人都能活下来,还有大笔的财富,还有高官厚禄

抽出卷成一团的信纸,朱延平看着密密麻麻的字迹,进行翻译:豺狼恶鬼行于世,钟旭岂可无爪牙。

“先生,请过目。”

孙海看着,目光凝着:“不好说,就怕是引君入瓮。”

杨天石也看了一眼,浑身轻颤,现在宫里说什么都是不可信的,形势变化摆在这里。现在,赌的就是双方的信任。

现在宫里说什么,如惊弓之鸟的朱延平等人,都不会死心眼相信。

其实宫里,也不会死心眼相信朱延平这些人不留后手,这件事暴露谁的地位最高,谁的损失就最大。真要铲除、清洗,宫里人也没把握。

哪怕以后朱延平报上去的阵亡名单,宫里人也不会相信,安排几个死士藏匿起来,以朱延平的地位来说,不是很难。

麻杆打狼,两头都怕,缺的就是信任。

京城,就是夜里了,各处胡同进行封禁,一家家与范永斗团伙有牵连的晋商店铺、家宅被查没,这项工作从今天开始,估计要持续很久。

曹少钦赴京,带来了平遥城中查抄的账册还有和老奴的书信,一直不露面的天启,在今日望朔日的朝会上出现,将一箱箱的黑账丢到朝臣脚下,铁打的证据摆在面前,谁还敢再叽叽歪歪拖延

这些证据的来源,被统一口径,栽到了晋王朱求桂头上。

这次彻查贼赃,宫里的净军第一回出动,还有厂卫,算上三法司及六部的联合人员,所有相关的大衙门都遣了人手,相互监视,必须确保这批贼赃能完完整整进入国库,也就是户部的库。

主管户部事的毕懋良冲在最前面,今年的亏空,终于补上了。

明年各项度支,也有余钱了,可以保证西南战场和东北战场充足的供养,不需要再拖欠,也不需要地方官去找人借钱过日子了。

可是,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晋商被河套贼打的元气大伤,现在定义成叛逆,朝野一起就能清除范永斗这一伙人的根基。

平遥屠城、太原血案这一系列震动国本的大案必须给个说法,似乎都是晋王朱求桂搞出来的事情。这件事情再麻烦,也不关户部的事情。

作为国朝的大管家,毕懋良要考虑的是,一系列晋商钱庄倒闭带来的恶劣经济影响。

如果你突然发现,代表近半身价的银票成了废纸,你会不会疯狂

和这些涉逆晋商有贸易往来的商会不在少数,又是一连串的麻烦事。

范永斗等人空出来的渠道,又是一轮新的争抢。

明年的经济,必然是混乱的,可能会衰落一大截。他感觉,自己这个户部的管事人要滚蛋了。

作为户部主事人,平头百姓日子过得再苦,也和你没关系。若是经济大规模衰退、混乱,绝对有人要发火。显然,户部就是首当其冲的衙门。

一队队往来于京师各处的飞骑将最新的查抄账目送到司礼监、内阁,两处一个内相机构,一个外相机构,各自有各自的忧心大事。可在一笔笔将要进入国库的银子面前,都露出了笑颜。

最高兴的就是崔景荣,为官四十二年,什么风浪没见过平遥屠城又怎么了能有贵阳、辽东惨咎由自取而已。太原血案又怎么了也就这么一个晋王,除非天下藩王一起搞事,那才是大事。

现在,大笔的钱粮进入国库。

别的他管不了,起码兵部的日子就好过不少,不说各方面争饷的,光是镇虏军他也能名正言顺收回来了。

不就是两万两的军饷拨给你就是,把虎符给爷交出来

天启宣泄一番后,抚着侍寝宫女的脊背,静静沉思。

坤宁宫中,张嫣提笔作画,又投入火盆,独自一人上二楼,看着火光照耀的京师各处。面容带着丝丝笑意,这就是大明朝,缺钱缺到了这种地步,逼得皇帝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情。

这是皇帝的耻辱,也是文官、士绅们,国家制度的耻辱。

火炉上的纸灰,隐约可见一名提铩冲阵的金甲将军,身影随着纸灰破散而破散。tby:dad8567276617477177 gt

第232章 春秋义战

宣大军精锐尽在延绥,留下来的若是能打的,也不会和马少先、虎大威玩儿捉迷藏的游戏

回京,是朱延平立下的事情。 小说网只要把兵马带过去,抱团住在一起,谁敢杀谁又能杀得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