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4(2 / 2)
厮杀在敌群之中的李承乾感觉剑刃有些钝了,肩甲,胸甲均以脱落。
敌军长枪刺向李承乾,李承乾不退反进,口中大叫甚好,长枪夹在腋下,挥剑刺穿此人眉心,利剑离手,李承乾挥舞长枪。
“十八般兵器,孤样样精通,虽不比九道,但取下尔等狗命,足矣”
杀戮上头的李承乾再次称孤,身后的将士大声叫好,他们认为恒山王理应为太子。
长枪如龙,龙出海,海浪翻腾,屠杀。
在李承乾的带领下,大唐将士迅速向前压进,不能让李承乾被包围在敌人军中,便是这股气势稳稳压制契丹将士,或许他们不弱,但是他们不如大唐恒山王勇猛。
李承乾在杀戮,眼前的敌军在他眼中仿佛不是敌人,而是一阶阶登上皇位的阶梯,他无需在证明治理国家的能力,每击杀一人,便是一份军功,军功累计,李承乾不信李治能拿出什么能耐与他相争太子之位。他已经杀红了眼,以不记得杀了多少人,但他感觉肩膀很痛。
或许是刚才那一箭,或许是方才那一刀,但这已经不重要了,我李承乾愿为太子之位赴汤蹈火,赴死战场,只愿在我死去的墓碑上刻有皇帝二字,这是李承乾的梦想,梦想便是他勇猛的动力。
契丹退兵了,没有将领能抵挡大唐的这位将领,不是因为他们武义不敌,而是想起了大唐的那位霸主,太像了,简直是一个模印刻画出的。
虎父无犬子李二是真龙。
李承乾一战成名,威名传遍安东,一个类似于反叛的名讳传出。
太子恒山王。
但这名讳李承乾没有承认,这仅仅是第一仗,而且他自信太子的位置永远属于他,已经刻上了李承乾的名字。
父皇,儿臣曾经或许不孝,但儿臣绝会将大唐推上一个顶峰,问鼎整个世上,万国称臣,儿臣坚信。
这一战李承乾夺走了所有人的光芒,斩敌三百余人,但李承乾拒绝行军录事记录此项军功。
“将所有军功分给战死的将士,没人三级,以此军功犒赏给战死将士的妻女,无妻女者转交父母,无父母者换为官职追封。”
李承乾自顾包扎的肩膀的伤口,他还不是皇帝,身子没有那么金贵,但这种过继军功的事情行军录事从来没有听过,更别说此时让他这般去做,迟疑的站在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许久后李承乾发现录事还在身旁,微微皱眉,沉声道。
“难道还需本将在重复一遍”
“将军,这。。。”
“告诉你怎么做就怎么做,你是老子的行军录事,这是命令,不是商议。”
肩膀上的疼痛与行军录事的迟疑引起了李承乾的怒火,怒吼过后行军录事低头落寞离开,这可是杀头的罪名,看着行军录事的背影,李承乾叹了口气。
“这件事情由是衡山往下的命令,不用理会五蠡司马,他若敢言语,送他去前线征战。”
行军录事跪拜在李承乾的营长内。
“殿下,下官知晓了。”
“慧武候可有来信”
“不曾。”
“下去吧。”
李承乾仅仅皱眉,他也悄悄给钱欢传递了书信,质问他到底为何砸了小月的振武,长安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书信已经送出一月之久,李承乾没有收到任何回信,他在长安的眼线已经全部被李二拔了,此时的他如同瞎子一般,对安东以外的事情一概不知。
钱欢到底怎么了,为何不给予回信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不止李承乾没有收到任何消息,长安的钱欢也是一头雾水,为何他送出的书信没有任何回复,难道钱虎已经去了安东难道崇义在忙
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夜晚,钱欢唤来黄野。
“老黄,你带人走一趟,如果你到了安东,将我口述给你的话告诉承乾,我怀疑有人在拦截我送出的书信,这封白纸你带着,遇人弃信速反,万不可战斗,懂了么”
黄野趁夜离开,长安皇宫,渊鸿悄声出现在李二面前。
“陛下,钱家小黄动了。”
“拦下,这是对承乾的考验,不能让钱欢这小子插手。”
正文 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张白纸引发的血案
长安外,黄野如同叫作业的孩子一般,乖巧的将钱欢准备好的白纸书信交给渊鸿,随后转头便跑,眨眼间消失在黑夜中。
这一次他十分听话,钱欢让他退他老老实实退走,他便退了,最大的原因还是打不过。
黄野退回钱家如实交代,钱欢点点头算是知晓了,他早感觉不对劲,但是没想到李二还在遵守当年他下的命令,禁止钱欢与安东的人联系,恐怕经历了今晚这见事情后,钱家的人想出长安都难了。
李二还在酝酿什么计划
“老黄,你说陛下一天天这么算计他累不累”
黄野双眼看房吧儿,闭口不言,这话可不是他能说的,钱欢也没指望黄野能说出个子午卯酉来,叹了口气,起身来到窗前对着窗外大喊。
“来人,熬一锅补汤,然后老黄你去送给陛下。”
让黄野送这一句话让黄野的脸色变得比茄子颜色都深,苦着脸哀求道。
“侯爷,您就放了小人吧,您那一封一个字都没有信应该正摆在陛下面前,陛下已经觉得您在戏耍他。”
想起那张白纸,钱欢的脸色有些抽搐,不做死便不会死,还是不要入宫了,先给自己补点免得被打死。
此时长安皇宫中。
李二对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