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23(2 / 2)

加入书签

唉,多说无益,郎君,你得知道奴家是南宁国梦佳人大妃,不怕别国的红袖仙子,君子剑的君子正气,也无法伤到奴家。

郎君,请满饮此杯,奴家不想用强。”

“你这是真的让我喝酒了,可惜了。”

宝玉叹了口气,缓缓的举起酒盏,放在唇边。

梦佳人的眸子随着酒盏向上滑动,盯着宝玉的脸,凄凄的唱:“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宝玉一边听着,一边浅饮斟酒,刚听了一句,酒杯啪嗒捏碎,满脸的惊讶,那是怎么也遮掩不住。

梦佳人把这一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唱完,看看洒落的毒酒和酒盏碎片,叹道:“饮了一点,那也是够了,可惜郎君魄力不足,只饮一点,死前还要承受剧烈的痛苦。”

“不,我只是听到这首词,感觉太过可惜罢了。”

宝玉掏出文人随身的帕子,擦掉了梦佳人皓腕上迸溅的酒渍,古怪的道:“敢问姑娘名讳”

“不瞒郎君,奴家乃是南宁国梦佳人之首,乃是梦佳人大妃。

奴的名字不堪入耳,姓李名清照,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

易安居士

千古第一才女

宝玉倒抽了一口凉气,这名字如雷贯耳,也让他的脑海里,瞬间流淌过了眼前这位美人的详细资料。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女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着千古第一才女的绝世美誉。

而且迄今为止,宝玉的脑海里还躺着李清照著作的易安居士文集和易安词的残卷,以及漱玉词辑本和完整的李清照集校注

“可惜了,”

宝玉感觉到了力量的涌现,就在梦佳人的梦境中,他感觉到了自身的进士实力,而且,这种趋势是不可逆的。

他深吸了一口气,站起来,拱手行礼,声音极其沉重,也是极其铿锵

“末学后进,贾宝玉,恭送先贤赴死”

文人不敬天地鬼神,只跪父母天子,而此时,宝玉竟然行了文人对待恩师和圣人的那种,最为严谨的大礼。

他把腰肢弯曲,拱手、低头,把脸深埋在自己双手环绕出的空当里,脑海里,却想着李清照的事情。

曾几何时,在他还在二十一世纪的学校里的时候,读李清照的词,有如梦令的活泼秀丽,有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的孤独相思,也有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的真挚留恋,那种感动,直教人忍不住的想穿越古今,去抚平她哀伤的脸。

可是如今,他还是没能全了儿时的愿望,如此的佳人,今日就要故去了

人比黄花瘦,真个是人比黄花瘦啊。

宝玉叹了一声,抬起头,恰好,对上了李清照惊讶的眼眸

“你是说,死掉的会是奴家”

李清照惊讶又有点想笑的说话。

她会死真是可笑怎么说来着,她也是堂堂的梦佳人大妃,天下能杀她的实在不多

天下能杀我的,老夫子、守财奴、龙气老龙还有,正气天碑么

李清照捂住略显苍白的小嘴,憋着笑,略显苍白的,人比黄花瘦的脸都憋出了一丝酡红,

可是

“正气天碑”

她突然失声惊呼,有一种宏大而且正气到可怕的力量,正顺着她的能耐逆冲而来。

呼呼

呼呼呼呼

三年没变的梦境突然起了风声,李清照的娇躯也开始散落。她低下头,看见自己的身体好像阳光下的雪开始融化

“果然是正气天碑,郎君是真君子,谢郎君送奴家一程。”

李清照有一缕失落、两缕怅然,还有十足十的如释负重扬起了眉脸,又伸出秀手,笑问道:“敢问郎君,可有外界美酒”

宝玉点了点头,把手伸进袖口。

他的实力正在复原,挥手间拿出一坛美酒,放了酒盏,就破开封泥满上。

酒液迸溅,带着粘稠和馨香,宝玉取出的是洛水的千年佳酿,而且是其中最烈的伊人醉,李清照把酒盏放在嘴边,一抬脖颈,就是一口闷下。

这一口,醉得李清照身躯摇晃,从这酒液落下的一条线的内外,乃至全身,仿佛有灼热的火龙正在翻滚燃烧

“好酒奴家此生,无憾了”

她放下酒盏,冲宝玉行了个万福,瞬间散落成晶莹的光点。

宝玉看着光点,再次弯腰、拱手、低头

“后学末进贾宝玉,恭送恩师赴死”

梦佳人已死,靠梦佳人的力量维持的梦境,自然也在扭曲。

宝玉静静的站在原地,知道等梦境完全破碎,就是他回到八千里秦淮的时候

忽然间,周围扭曲、模糊的景色寸寸崩裂,却不是散碎掉了,而是朝着他的袖口龙卷而来。

宝玉的袖口滚烫,一甩袖口,竟然冲出了一张很是沉重的纸

“阴司已开,轮回初现”

宝玉的耳边响起洪钟大鼓,瞬间,他好像明白了什么,退后一步,任由刚书写的骊山老母的篇章自由行动。

这篇章牵连着子不语前面的篇章,以一种宝玉无法理解的力量牵连在一起,要把这里的某些东西,引到已经开辟的阴司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