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69(2 / 2)

加入书签

就好比丁七两,从步入江湖到现在,所战胜的,都是境界高于他不少的人。这便是兵家绝学的恐怖之处。

但要掌握那股气势,又谈何容易

面对远远强过自己的敌人,却要做到不退,世间有几人

面对气势如虹的敌军,却要一马当先,世间有几人

面对数量浩大的万军来袭,却要孤身奋战,世间又有几人

兵家绝学有时候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能做到的,从来寥寥无几。

帝月洛已经能感受到王鸿熙的气势。

他眼中依旧是轻蔑。不过一个九叶境界的莽夫,面对奔雷而来的秦军与自己这样的存在,居然敢如此鲁莽的冲锋而来。

但很快,帝月洛皱起了眉头。

王鸿熙冲入了秦军阵型之中后,如同一头发怒的巨象,开始不断地冲撞,蛮横到毫无道理可言的力量将秦军的阵型彻底搅乱。

短短十数息时间,便有近百人被斩杀,无一不是被正面击碎了盾牌而死。

这等力量,就算是九叶巅峰境界,恐怕也得使出十层十的力量。但帝月洛观察下来,王鸿熙的气息没有变,这说明这绝对不是王鸿熙全部的力量。

“有点意思,对手太弱,这样的仗打起来就很没必要了。”

帝月洛往前,身影一跃便是十数丈,几个起落间,帝月洛来到了王鸿熙身前三丈。

“报上姓名。”帝月洛多多少少对于强大的人还是有点敬意。

“老子乃王鸿熙是也”

王鸿熙一杆长矛怒挑而去,力道何止千斤

但在刺中帝月洛前的一瞬,看到了帝月洛异色眸子里绝对的冷漠。

“你站的太高了。”

长矛停住。

一股忽然而来的恐怖力道正在用泰山压顶的姿态将王鸿熙的膝盖一点一点压弯。

帝月洛很轻松的,一步一步走向王鸿熙。

直至走到了长矛前,任由那长矛对着自己的眉心。

“很有骨气,但你会是第一个,给我下跪的楚军。”帝月洛的神情淡然,因为这一切对他来说是绝对意料之中的事情。

他的手轻轻一握。

原本施加在王鸿熙身上的百倍重力变得更加恐怖。王鸿熙的长矛骤然间偏离了方向,这样的恐怖重力之下,他甚至无法抬起手臂。

即便是冷如此刻,大雪纷飞,王鸿熙也感觉到汗如雨下。

他的膝盖已经快要没有知觉了。

但王鸿熙到底没有跪下,皮肤呈现出病态的红,仿佛重力之下,血液都要从皮肤里面爆出。

若非王鸿熙的实力强大,换做其他人,早已经死于这样恐怖的重力之下。

但纵然还能坚持,也没有办法做出任何别的动作。

“东楚八将王鸿熙么我记住你了。很有意思,可惜”

话音未完,帝月洛便忽然一惊。

因为前一息里动弹不得的王鸿熙,在这一刻,慢慢的慢慢的站了起来。

“九月深秋兮四野飞霜,天高水涸兮寒雁悲怆。”王鸿熙渐渐抬起了手中的长矛。

“最苦戊边兮日夜彷徨,披坚执锐兮骨弃沙场。离家十年兮父母生别,妻子何堪兮独宿孤房。虽有肥田兮孰与之守,邻人酒热兮孰与之尝”悲怆而又豪迈的楚歌声中,帝月洛感受到了王鸿熙的体内某股力量正在不断变强。

“白发依门兮望穿秋水,稚子忆念兮泪断肝肠。一旦交兵兮蹈刃而死,骨肉如泥兮衰草毫梁”

王鸿熙终于站了起来,他的眼神里带着挑衅的意味,帝月洛与王鸿熙的对决让所有士兵愣住。

王鸿熙顶着数百倍重力,挥着铁矛。

这一次,帝月洛终于退了。

“赤发小儿也妄想爷爷给你下跪来,战个痛快”

一马当先意,在敌军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之后,王鸿熙的战意非但没有消减,反而越发的强烈。

以气势为力量,一个真正楚国军人的强大实力在这一刻展现。

此时的帝月洛能够感受到,王鸿熙的力量,不在自己之下。

长矛再次挥舞,带着山河破碎的霸气。

“让我来教教你,什么才叫狂”

终于把这个龙套补上了,最开始是一个书友要求的,不过刚好在东楚八将里有类似角色。是个刚正面的角色,我蛮喜欢的,下一章还没想好咋写,e 后面基本是想一章写一章了。

江湖深处 第六十六章:萧千业与皇帝

一马当先意催动到极致。战意爆发的猛兽的在这一刻,连天帝意志都无法将其束缚。

帝月洛骇然的发线,王鸿熙长矛挥舞的速度越来越快,几乎已经快要无视天帝意志恐怖重力的阻碍。

帝月洛的天帝意志并没有催动到极致,但他再尝试增加重力,似乎也没有办法阻碍王鸿熙的行动,一马当先者,当不受世间任何滞碍,冲锋在先,勇不可当

铁矛带动着强大的气劲,帝月洛身前砂石飞舞,他甚至无法靠近王鸿熙,也无法阻挡王鸿熙

而其余将士也只能远远的看着,因为天帝领域,不是他们可以进去,一旦踏入便会被恐怖的重力毁灭掉。

眼下的局面,东楚八将对战帝星将。

一对一。

“我得承认,我小看了你,王鸿熙,我会记住你的名字,你不是一个喽啰。”帝月洛虽然震惊于王鸿熙实力疯狂提升,以至于连如此程度的重力都无法束缚王鸿熙,但说到底,帝月洛并没有真正使出全力。

惊讶归惊讶,帝月洛却并不认为自己会输。

“这是你我的战斗,也是秦楚之间的第一场战斗,那个猎人已经退了,希望你能支撑的久一点,不然楚军所能带给我的乐趣,就太少了。”

王鸿熙自然明白帝月洛话里的意思。

“哼,你以为我会退”

自然不能退,这场对决的胜负便决定着秦楚两军交锋的先机。一马当先之人,自然最为明白这一个先所代表的意义以及价值。

铁矛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