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3(1 / 2)

加入书签

固然当斩,然其于宁有大恩,无飞则无宁末将愿以功抵其罪恳请将军恕之”

周瑜亦出列道:“主公,苏飞忠谨事主,乃义士也若兴霸为其作保,赦之可矣。”

甘宁对周瑜道:“多谢都督”继而膝行向前,叩首于地,对孙策道:“若飞有二心,请斩某头”

孙策乃赦之,喝令将黄射、陈就等皆斩之

鲁肃出列道:“主公不可黄射杀之无妨,若斩陈就,恐日后降者自危”

孙策大笑道:“子敬果仁厚之人也,似此不忠不义之人,留之何益”

鲁肃恰待再言,周瑜扯其臂道:“主公之言是矣若赦陈就,日后何人还愿坚守”鲁肃乃悟。

散帐之后,周瑜进言道:“江夏已得,何不顺势取江陵若破之,刘表指日可灭”

孙策道:“江陵乃南郡治所,定有大军驻守我军拢共不足五万,加之降卒也只六七万耳,恐兵力不足,且长沙刘磐若闻知,必往袭我军后路,如此,江夏危矣”

周瑜微笑道:“瑜有一计,取江陵或可不费吹灰之力”

孙策惊问何计周瑜道:“江夏城乃我军围而破之,并未走漏一人刘表固然探知江夏已破,但安知苏飞已降主公可令两万精锐,皆着江夏军衣饰,众将则扮作苏飞亲军,故作溃败,一路退往江陵,刘表定然无备,江陵便可轻易下之届时瑜领军固守之,主公则亲统大军,先击灭刘磐,然后取桂阳、零陵、武陵,全据荆南四郡再统军与瑜合兵于江陵,攻打襄阳以我军之锐,破刘表必矣然后顺势挥军入川则主公霸业可期”

孙策闻言,拍案而起大喜道:“策得公瑾相助,何其幸也若平定天下,必与公瑾共之”

鲁肃道:“主公,荆南贫瘠,恐大军粮草不继。”

孙策不由一怔,目视周瑜,面带询问之色。

周瑜羽扇轻挥,淡笑道:“子敬多虑了,若得江陵,何愁粮草”

鲁肃恍然,忽孙策又皱眉道:“依公瑾之计,南郡等地固然不日可定,但若曹操尽起大兵攻打庐江,如之奈何”

周瑜微笑不语,目视鲁肃。

鲁肃见此,轻咳一声,拱手道:“主公不必忧心,曹操每欲进取,皆被马超掣肘,且数战皆败,如今已兵退许都,数年之内,无能为也,况且马超聚大兵于幽并,曹操岂能再树强敌”

孙策闻言大悦,乃决

本章完

本章节首发网,请记住网址o

正文 第50章 暗流涌各方筹谋

建安十一年秋,孙策令周瑜为主将,引甘宁、蒋钦等,领兵两万,诈取江陵,然后自统大军战刘磐于长沙,破之斩首数千级。o幸得老将黄忠死命冲杀,保刘磐退往武陵。

孙策又令黄盖、潘璋统军径取桂阳、零陵二郡,斩桂阳太守赵范,擒零陵太守刘度,尽降其部。

刘磐见势不妙,领数千军奔入川中,往投刘璋。

刘表闻报大惊惶惶不可终日又因旧疾发作,竟病倒卧床不起,自知时日无多,乃遣人令长子刘琦入见。

蔡瑁闻知,大怒阴使人阻之。刘琦不得入见其父,只能于门外伏地痛哭,哀恸不已。

刘表见长子久传不至,岂能不知乃蔡瑁作祟然病势沉重,口不能言,忧愤之下,溘然而逝。

蔡瑁遂矫作遗书,拥立刘琮继位,自领大都督之职。

孙策闻知刘表已死,大喜即刻下令周瑜领水军攻打中庐,以阻刘琮退路,自统大军进击襄阳,于当阳长坂大破蔡瑁。

襄阳士族百姓一日三惊,纷纷举家奔逃。

蔡瑁心惊胆裂,遂修书向曹操请降,求其统兵来援。

曹操接书大惊,急令李通领兵救之。却被周瑜所阻。

孙策令诸将各统其部,分兵攻打襄阳各地。蔡瑁大惧且救兵杳无音讯,惶急之下,遣人出城请降。

孙策拒之数日后,襄阳城破,斩刘琮、蔡瑁、蒯越、蒯良等,又下令擒斩蔡、蒯等荆襄大族数千人并发掘刘表之墓,戮尸枭首,祭奠其父。鲁肃等苦谏不从

一时间,荆襄震动,天下失惊

武关,马超闻知刘备等皆已亡故,不禁暗自感叹。孙乾哀痛不已,愿投之,乞恳马超日后剪灭曹操,为刘备复仇。

马超允之。孙乾又请令留于青泥隘,打探徐庶等人消息。马超便令其权领蓝田令。又闻曹操已兵退许都,遂自领大军退回长安。

又数日,探马飞报,言称孙策击灭刘表,马超暗暗心惊,忖道:“孙策怎么还没死不应该啊现在竟然占据荆州了,加上扬州四郡,地盘比曹操还大以后也是劲敌啊是时候建立水军了,但是将领哪里来呢”思忖半晌,并无所得,遂下令召集李开等人商议应对之策。

少时,众人聚齐,马超开言道:“现今孙伯符一统江南,威震荆扬我军该如何应对诸公有何建言”

众人闻言暗惊,皆低头沉思。

这时李敢出列,扬声问道:“即便如此,与我军何碍”

马超一窒,心说:“李敢说的对啊就算孙策势力大增,短时间内,对我也构不成什么威胁,倒是曹操得头疼了。”

李开出列道:“存孝所言有理,孙策虽骁勇难制,但于我军并无冲突,可遣使往贺之,劝其北攻曹操,若灭之,则平分其疆土,与主公分治天下。然后徐徐图之可矣。”

马超闻言,深服其论,道:“此计大妙但何人可使”

李开道:“此事重大,故开请令一行。”

马超摇头道:“文优乃超之智囊,岂能稍离诸公可有人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